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地方财政能力将会面临经济增速放缓、结构和动力变化的挑战。本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地方财政能力评价模型,运用2000-2014年15年的数据从财政汲取能力和公共物品供给能力两个维度评价了陕西省的财政能力。研究发现,2012年经济步入新常态后,陕西省地方财政公共物品供给能力有所加强,但宏观经济增速的放缓弱化了财政汲取能力,整体的财政能力受到抑制。应当从财税体制改革、优化供给结构、以支促收等方面努力增强陕西省的财政能力。  相似文献   

2.
陈龙 《财政研究》2020,(11):21-32
财政能力是国家能力的基础和核心。从财政汲取能力和公共产品供给能力研究财政能力,并以财政收入的量和财政支出的效率作为衡量标准,不能充分揭示财政能力的内在特质,并限制了其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本文分析了财政能力的基本问题,并提出"需要"的满足过程亦即风险的形成过程,"三种需要"的矛盾运动是公共风险产生的根源,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是财政能力的逻辑起点和最终体现。从公共风险视角,基于国家治理的"3+1"架构,提出了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中的财政能力集,以及财政在伦理道德中的规范和引导能力,并提出风险分配的公平与正义是财政的基本伦理。本文还提出这些财政能力并非平行的,而是具有层次性。财政能力的延展,呈现出不均衡向均衡动态发展、协调性日趋增强等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财政运行过程视角,将地方财政治理能力分解为预算能力、执行能力和平衡能力,并构建了地方财政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4—2019年数据,在采取熵值法对地方财政治理能力进行测算的基础上,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我国地方财政治理能力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次之,而中部地区最低,存在一定的“中等地区”现象;第二,收入分权和国地税合并对地方财政治理能力的影响为正,而经济波动、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对地方财政治理能力的影响为负;第三,东部地区财政治理能力受经济波动的影响最为显著,西部地区受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最为显著,而中部地区受收入分权的影响最为显著。最后,系统提出提升地方财政治理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2009-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对其财政汲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上,过高的财政压力显著抑制了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的提升;财政压力能通过税源流失、转移支付依赖等方式在有效性和规范性层面抑制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的提升,在与政府竞争的共同作用下还会降低政府财政努力动机;财政压力对财政汲取能力的抑制效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财政分权程度下具有显著异质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基本内涵、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出发,在对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理想状况及其反差原因进行思考的基础上,从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各级政府财政方面权责平衡协调发展的视角,对促进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合理化建设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梦想与辉煌     
弹指60年,邯郸财政在一代代财政人的努力下,实现梦想,铸就辉煌。过去的60年,是邯郸财政事业深化改革、蓬勃发展的60年:是邯郸市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的60年:是邯郸市财政体制不断完善、支出结构优化提升的60年。在这60年里,邯郸财政逐步建立起了“公共财政”、“民生财政”框架,财政实力快速提升,财政职能不断拓展,财政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7.
基于地区间公共支出成本差异的视角,引人人均财政收入指数、人均财政转移支付指数、人均财力指数的概念,根据公平与效率原则构建了地区间财政能力均等化模型,并对2000—2008年河北省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的适度性进行了检验,结论是河北省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一贯遵循效率优先的原则。根据模型所测算的2008年河北省地区间财政能力均等化分配的模拟结果显示,在目前的财政体制下,要想实现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均等化,应考虑进行横向转移支付。  相似文献   

8.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的地方财政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地方财政内部控制的总体目标地方财政内部控制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为防范地方财政风险、保持地方财政稳固与平衡、促进地方经济稳步发展、提升地方财政的公共服务能力、维护地方财  相似文献   

9.
《中国财政》2016,(4):22-24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财政局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新常态下财政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模式,开辟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不断提升现代财政管理能力,努力放大财政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效应。随着财政实力、保障能力和理财水平不断提升,一支"忠诚、勤勉、清廉"的财政干部队伍也在不断的创新实践中锻造而成。  相似文献   

10.
公共财政的特征决定了财政运行的首要目标就是促进经济增长、促进社会经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而如何有效提高财政保障能力,积极统筹城乡各项事业发展,是县级财政责无旁贷的重要课题。有鉴于此,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大力培植财源。有效提升县级财政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1.
陶东杰  李成  张青 《财政科学》2022,76(4):43-57
文章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探讨地方财政能力与营商环境之间的关系。理论模型分析表明,地方财政能力与营商环境之间存在正向反馈效应,形成了均衡路径依赖,即财政体制重大变革所决定的地方财政能力水平一旦形成,会对营商环境造成长期影响。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证实了地方财政能力与营商环境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文章结论为从财政体制改革的视角优化地区营商环境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基于许多理由,对各级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做事前、事中和事后评估都很重要。此项努力的焦点是评估财政可持续性,进而帮助评估现有政策与项目是否需要以及怎样进行调整。财政上不可持续是需要立即调整的明确信号。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财政可承受性评估指标有五类:现金偿付能力、财政运营能力、长期债务偿付能力、债务率、收入—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3.
蔡伊文 《财政研究资料》2005,(7):48-48,F003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财政问题。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振兴国家财政.并把它作为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任务写进党的纲领性文件。党的十五大精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财政地位,提出了集中财力、振兴财政的三个基本要求,即理顺财政分配关系,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适应所有制结构调整变化和政府职能转变,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强财政供给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正在对县乡财源建设以及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能力和投入行为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也使这两个方面成为地方财政支农工作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矛盾统一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县乡财源建设,壮大地方财政实力,提高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能力,是当前各级地方政府和财政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湖北襄樊市、四川德阳市、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和上海嘉定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各区域财政能力与金融能力变动的对比入手,证实了我国各区域均存在"强金融,弱财政"现象。用财政压力指标替换财政能力指标,详细论证了区域财政压力增长率与区域FIR增长率之间存在的反向变动关系。最终说明了区域财政压力差异性造成地方政府干预金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激励不同,并最终导致区域金融发展速度差别这样一个连锁反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加强能力建设,是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河北省常务副省长赵勇到财政厅调研时要求进一步提高财政干部的五个能力,其中的制度创新与政策设计能力更是关系到财政的未来发展和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17.
加强能力建设,是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客观要求,而提升财政制度创新与政策设计能力则是加强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能力建设中,应注重运用系统思维提升财政制度创新与政策设计能力,力求做到以下五个结合。  相似文献   

18.
我国理论界和财税部门对县级基本财力保障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县级财力构成,县级基本财力保障的状况,基层财政困难、财政保障能力薄弱的成因,建立和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意义,提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对策建议等五个方面。现有研究的不足是缺少针对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整体分析框架,对县级财政保障范围、县级财政保障能力的衡量标准、提高县乡财政保障能力的办法等问题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9.
张玲  许航敏 《中国金融》2023,(22):46-47
<正>省以下财政体制是政府间财政关系制度的组成部分,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省以下财政体制是政府间财政关系制度的组成部分,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可更好地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财力保障、统筹调控等方面的作用,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6月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对相关工作进行了战略部署,也意味着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但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且财政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在直面问题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稳中求进来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经济社会风险加剧,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更是激化了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矛盾.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下,现有临时性、分散性的财政应急治理机制已无法适应现代经济社会风险管理的需要,财政应急治理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改革势在必行.将韧性理论和财政应急治理理论相融合,衍生出"财政韧性"这一新生概念,包括收支管理结构、应急阶段结构、政府间层次结构三种逻辑结构;以财政韧性为统领、以完善财政应急治理体系和提升财政应急治理能力为目标,构建了财政应急治理现代化的一种新思路;从引入突发事件防控基金制度、建立应急预算管理制度、构筑财政韧性信息网络三条路径实现我国财政韧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