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元明时代的审计,系指从1271年成吉思汗定国号为“元”到1644年明朝灭亡,历时370多年间的审计。一、元代审计。从1271年至1368年,历经98年的元朝实行财审合一制度。(一)财审合一制度。元朝的户部掌理财政经济,并兼有审计职权,主要负责审计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官府的会计报告。户部设置金科、外度科、粮草科和审计科等机构。审计科负责户部的审计事宜,行使勾覆财赋簿籍的职权。元代的财政不统一,不仅户部执掌财权,而且各部门也分掌财权,处于政出多门、一国三公的分散混乱状态。在中央的有些部门也设有审计性质的机构和职…  相似文献   

2.
清代监察官的兼职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因袭明朝,仍设都察院作为监察机关。地方按省区划分十五道,各道有监察御史数人,其职掌与审计有关的是纠察内外百司之官邪,在内刷卷,稽察部院诸司,在外巡盐、巡漕、巡仓等。十五道稽察在京各衙门事务,如河南道照刷部院诸司卷宗,稽察吏部、詹事府、五城等;江南道稽察户部、宝泉局、京仓,总督漕运,磨勘三库奏销;山西道稽察兵部,总督仓场、坐粮厅、大通桥监督、通州二仓;陕西道稽察工部、宝源局,复勘在京工程;江西道稽察光禄寺。其稽察主要是注销文卷,各部院一般是每月一次造册送道注销,如“乾隆十三年奏  相似文献   

3.
头脑清醒,是一种境界。在向新 世纪的伟大事业而进军的征程中。我 们需要有更多头脑清醒的干部。 清代有个官员叫陈鸿,道光二 年,奉命稽察银库,其妻贤良聪明,对 他说:“现在你可以把我们母子送回 老家了。”陈鸿感到吃惊,问其故,妻 说:“稽察银库是个美差,假如一沾上 污点,投其所好的人就会像苍蝇一样 群飞而至,祸将不测,我不忍心看见 你被送到菜市(北京街名,清代行刑 之处)斩首。”陈鸿指天发誓,一定禁 绝贿赂。正说着话,庭院中就已有人 送来了几盆鲜花。陈鸿赶紧挥手令来 者拿走,花盆坠地而碎,内藏金钱。陈 鸿见此情…  相似文献   

4.
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在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创新审计工作,这是我们审计战线的同志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首先,创新财政审计。第一,要突破“同级审”和“上审下”的制度框架,要坚持以“上审下”为主,兼顾“同级审”,要创新“财政同级交叉审”制度,而且要形成一种制度确定下来。“交叉审”既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又能真正发现问题,更能帮助审计机关保持好对本级政府与对上级审计机关负责的一致性,真正发挥审计财政的监督作用。第二,创新财政审计方法。财政审计要从预算的编制,直至人大批准后到下达预算、执行预…  相似文献   

5.
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监督,是《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职责。在当前突出审计事项的“真实性”审计,尤为重要。一、要认真抓好“真实性”审计当前对审计事项的“真实性”审计,尤其显得重要和紧迫。(一)抓好“真实性”审计,是落实《审计法》的客观要求《审计法》规定国家审计机关的职责,就是对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监督。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是实施审计的重要环节。因为,只有通过审计,了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才能进而了解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  相似文献   

6.
我国审计学界部分研究者,仅仅依据片面截取的《汉书·宣帝纪》中的一句话,就形成所谓御史审计的说法。这是中国审计史研究中一个值得澄清的学术问题。文章分析了西汉御史大夫的职掌,详细论述了“御史察计簿”根本谈不上是什么“国家审计”。文章提请注意,在中国审计史研究中,确实存在一种将国家审计庸俗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明朝开国之初,设有比部,但洪武二十二年(1389)朱元璋把比部给取消了,从此再也没设,审计职能主要通过监察官兼职执行。 明都察院“都御史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明史·职官二》)隶属于都察院者,有十三道监察御史,其与审计有关的职掌是纠内外百司之官邪,巡视光禄、仓库,巡盐,茶马,巡漕,查算钱粮等。明十三道监察御史,与以往历代监察御史最大不同者是除各理本布政司、分道纠察州  相似文献   

8.
一、一位审计官员违法犯罪的教训 清代,朝廷派遣监察御史对税粮的装船起运、运输途中、到京入仓等进行专项审计监督,以防止税粮运输过程中被盗卖、侵吞,也为了纠查沿途地方官员干扰税粮运输的不法行为。执行这种审计职责的监察御史被称作“巡漕御史”。  相似文献   

9.
对改进财政审计方式之浅见苗丰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中较高层次的一项专业审计。多年来,财政审计通常采取“上审下”的单一式财政审计方式。即各级审计机关财政审计对象的范围是下一级政府本级的财政收支。审计机关对本级政府的财政收支没有审计监督权。笔者认为,“上审下...  相似文献   

10.
林卫 《广西审计》2001,(3):51-51
责任追究制度台湾审计机关的主要职责是依法完成对财政决算的审核向“立法院”提出审核报告,并具 有维护财务纪律的职责。为保障审计机关履行维护财务纪律职责,《审计法》第二条规定了 审计机关具有“稽察财物及财政上之不法或不忠于职务之行为”的职权,赋予审计人员在审 核各机关决算的过程中揭发各机关一切收支、营缮工程、财物购置定制变卖、一切财物管理 、运用等有关事项,以及各机关人员财务上违法、不忠于职务的行为,依法予以稽察,行使 财务司法监督的职权。《审计法》所称“不法或不忠于职务上之行为”是指“财物及财务上之行…  相似文献   

11.
《审计文汇》2010,(5):47-48
随着预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对预算管理和监督的不断强化,如何搞好“大财政”审计工作成为新势下对审计机关提出的新要求、新课题、新挑战。本文拟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谈谈如何创新审计理念和审计方式方法,科学把握县级“大财政”审计的主线及着力点,不断探索开展“大财政”审计的路子,构建“大财政”审计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是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有效履行审计法律职责,是深化财政审计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进一步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是近年来审计署提出的财政审计的崭新课题,也是各级审计机关在财政审计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重点。在财政审计工作中,我们地方审计机关从最初坚持“一盘棋”的指导思想和“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到现在落实构建大格局的安排部署,已经探索多年,取得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我们认为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在客观评价财政审计的成效和经验的前提下,注重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强调,要“提高财政保障能力,注意防范财政风险”。加强财政审计监督是提高财政保障能力,防范财政风险的重要环节。我们审计机关学习.落实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就要把如何进一步深化财政审计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一、进一步增强做好财政审计工作的责任感 财政审计肩负着维护正常的财政秩序,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依法治税,提高财政保障能力,防范财政风险的重要职责。李金华审计长最近指出“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  相似文献   

15.
对地方税务部门的审计(以下简称地税审计)是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同级审”)和财政决算审计(“上审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分地税审计有利于提高预算执行审计和财政决算审计的质量。当前,财政体制和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地税系统已经建立和正在完善“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财政改革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从“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将侧重点放在财政收入方面,逐步转移到既重视财政收入,也重视财政支出的格局,并在财政收支管理上推出了一揽子改革措施。我们不仅要看到当前财政改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不应忽视十多年来,特别是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开展以来,财政审计对财政改革的“审,帮,促”作用。我认为,当前的财政审计工作必须不断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认真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不断提高财政审计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一、实行“同级审”,对财政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在本级政府首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从而拓宽了原有财政审计的领域,确立了“同级审”和“上审下”相结合的新的财政审计体制。这对财政审计的目的、内容、方式方法、执行程序等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是财政审计目标更具宏观性。财政是国民经  相似文献   

18.
0年代末,本来曾在历史上闪射过光芒的中国审计事业深受挫折。国民政府忙于内战,政府审计名存实亡,导致贪官污吏日趋猖獗,种下了政府败退的种子。大城市资本家纷纷迁厂来港及海外,民间审计奄奄一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审计事业在中国内地已不再存在。原因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的财政经济工作,凡是有党的领导和监察,就有政府部门的财政,有一个“财政经济委员会”领导财政部和税务、金融部门的工作,也有党的监察委员会监察。社会主义改造之后,社会上只有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对外贸易又统一由国家进行,因此,过去…  相似文献   

19.
搞好延伸审计是保证财政审计质量的关键北京市丰台区审计局韩文发,徐文题郭振乾审计长指出:“对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是关系到能否贯彻落实《审计法》,关系到审计工作兴衰成败的大事。”通过实践,我们感到,搞好财政“同级审”的关键是提高审计质量,提高审...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审计已走过了二十年的风雨历程,二十年的财政审计也没有停止其与时俱进的步伐,财政审计理论和实践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财政审计理念日益得以更新。“大财政审计”意识的提出和树立便是明证。 究竟什么是“大财政”?什么是“大财政审计”?近些年许多审计人将其作为时髦的名词时常挂在了嘴边,却对其涵义不甚了解或一知半解。其实,李金华审计长率先提出“大财政审计”这一理念,是源自他对国际国内审计深入研究的成果。涵义明确,定性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