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市是定期聚集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形式.乡村集市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它在满足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济人类学研究范围通常以小型社区为主要单位,而集市作为农村的基层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我们可以从经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以集市为一个切入点,通过研究乡村集市更好地研究农村经济的运行方式以及农民的生产生活.  相似文献   

2.
西双版纳州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都取得较大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急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地区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城乡之间、山区与坝区之间差距较大,山区及边远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还有近13万人没有稳定地解决温饱问题;三是农业结构调整缓慢,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影响了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四是科技教育发展缓慢,劳动者素质较低,缺乏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五是社…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结构优化与升级在地域空间上的一种必然反映.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山区肩负着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贮备、经济增益、民族和谐发展、国防安全保障等重大战略责任,也是我国城镇发展的主要分布区.随着“四化同步”战略构想的提出,城镇化进程也面临着加速发展,如何保护好有限的宝贵土地、架构合理的城镇空间格局、建设优美的城镇人居环境等问题凸显出来.云南作为一个“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省份,在推进城镇化提升的过程中,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城镇用地上山的理念并付诸实践,有效的保护了坝区(云贵高原对山间盆地的称呼)农田,走出一条符合云南实际的城镇化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农村产业结构是一个多层次、多级别组合而成的整体,是农村经济结构的主体。它具有整体综合性、系统协调性、有机相关性、地域差异性、动态合理性等一系列特点。因而我们在研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时,要有生态经济系统的观点,在动态优化中寻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师宗县位于云南东部,面积413万余亩,其中,耕地占16.6%,森林覆盖率14%,荒草地和稀散林地占55%。有海拔730米左右的亚热带河谷区,也有海拔2400多米的高寒山区,以及海拔1800米左右的坝区和半山半坝区。全县各族总人口26万6千人,平均每平方公里90人左右,全县总人口中坝区占32.88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区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演进过程。产业结构是经济地域的主要物质内容,是其基本骨架和象征。各种经济活动的投影在地理空间上形成一定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山区农业是云南农业发展的一大难题,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是西部开发战略的核心,实现经济与环境持续发展,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依托地域优势,采用积极有效的经营机制,对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态能力,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建立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面对的问题。面对云南山区农业令人担忧的现状,以生态农业产业为出发点,对云南山区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云南山区生态农业产业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云南是个多山省份,地貌、气侯等自然条件适宜不同野生植物的生长和饲草作物的栽培,且具务发展草食动物养殖的科研及技术基础。根据不同地域的自然和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发展草食动物,以多种模式发展草食动物养殖,改变不合理的传统饲养方式,在加强饲料基地建设,提高养殖效率和载畜量,重视特产经济野生动物养殖,同时抓好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必将促进云南山区经济的振兴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乡一体化视域下的西安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镇与乡村作为一种非均质的地域经济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活动和发展的地域实体。通过对西安市1985~2007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系数进行定量分析,得出西安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依然明显,城乡分治政策使得原本属于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特征深化为制度性安排而长期存在的结论。建议通过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断提高西安市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城镇与乡村作为一种非均质的地域经济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活动和发展的地域实体。通过对我国1978~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趋于变弱,但依然呈现高强度和超稳态的特征。建议通过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破解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就业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服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起源、文化崇拜,向人们展现一个民族不可复制的生活环境和独特的地域文化。长期以来,云南境内25个少数民族勤劳耕作,和谐相处,共同创造了云南灿烂的民族文化,其中少数民族服饰堪称云南民族文化的瑰宝。因云南相对封闭的地域特征,这些服饰大多以原生态的特质保存下来,形成云南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文化全球化,云南少数民族服饰也面临失传和异化的危险。在文化建设的新形势下,保护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是一项艰巨、复杂而又十分紧迫的工作。本文在探讨云南少数民族服饰面临冲击的同时,提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建立一个有效的保护、抢救、传承、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研究分析云南省坝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指标对促进区域行业用地集约利用具有重要作用,是对工业用地进行精细化管理的主要措施,也是保护云南省坝区耕地、缓解用地矛盾、实现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手段。文章以坝区典型工业企业用地数据为基础,通过行业用地集约评价、统计与计量分析等方法,尝试探讨分析坝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指标。结果显示:(1)从用地结构、用地强度、用地投入和用地产出4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据测算出的综合分值显示坝区不同工业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集约利用水平差异较大,总体上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处于中等集约水平,工业用地集约发展潜力较大。(2)通过岭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分值与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结合实际评价结果提出各行业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建议控制值,如容积率和投资强度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各行业均有所有提高,建筑系数控制下限提高到40%,绿地率等指标可按国家标准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2.
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它要求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与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公正与和谐以及公众积极参与发展的基础上,它特别强调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生态合理性。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城镇与乡村之间、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区域之间、区域内部各单元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及经济发展、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规范论证与数理分析,对生产企业内部跨区域分工合作的内在经济激励、外在约束、演进规律进行微观均衡分析.本文认为,企业内部跨区域分工合作有利于在比较广阔的地域空间进行专业化生产协作,改进企业激励机制,促进区域发展.也有利于协调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及各经济环节之间的关系,减少企业内部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14.
乡村社区空间界面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家君 《经济地理》2012,32(5):107-112
乡村社区空间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网络日渐复杂的条件下逐渐变化,界面作为物流、能流、信息流比较活跃的区域,对乡村社区发展功效显著。从空间界面理论着手,深入探讨空间界面在乡村社区各空间中的具体应用。结果显示:空间界面是乡村社区各相应空间的相对活跃区域,乡村社区各活动空间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从空间界面出发制定乡村社区发展方略具备科学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资新盆地丹霞地貌景区地处南岭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诸多优势。但必须以丹霞风景名胜为依托,突出自然回归主题;挖掘乡村地域文化内涵,突出地灵人杰意境;加强乡村环境资源保护,确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云南民族自治县主要经济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各民族自治县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发展失衡容易引发地区性社会风险。基于县域经济均衡发展为目标,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社会民生和资源支持四个方面构建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失衡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发展失衡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对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失衡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民族自治县都存在失衡现象,并且绝大多数自治县已处于较严重的失衡状态。为使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均衡和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地对策以降低失衡效应。  相似文献   

17.
杨春燕 《经济师》2013,(1):239-241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以兼顾旅游者利益和乡村居民利益为出发点,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以乡村自然、人文环境为依托,开展旅游活动,注重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乡村文明进步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文章在分析云南乡村旅游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探讨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的经济作用和影响及云南乡村旅游发展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主要经济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发展失衡容易引发地区性社会风险。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的表现形式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发现各民族自治州、自治县之间,以及少数民族地区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失衡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针对此现象,为使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立,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降低发展失衡效应。  相似文献   

19.
资新盆地丹霞地貌景区地处南岭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诸多优势.但必须以丹霞风景名胜为依托,突出自然回归主题;挖掘乡村地域文化内涵,突出地灵人杰意境;加强乡村环境资源保护,确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云南民族自治县主要经济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各民族自治县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发展失衡容易引发地区性社会风险。基于县域经济均衡发展为目标,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社会民生和资源支持四个方面构建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失衡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发展失衡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对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失衡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民族自治县都存在失衡现象,并且绝大多数自治县已处于较严重的失衡状态。为使云南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均衡和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地对策以降低失衡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