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博弈论在女性劳动供给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同偏好模型由于无法解决家庭成员个人偏好与共同偏好之间的冲突问题,进而无法解释清楚离婚、家庭内部收入结构、法律关于婚姻财产的规定等因素对女性劳动供给行为的影响。合作博弈模型和非合作博弈模型,定义了家庭成员独立的个人偏好函数,并通过博弈的方法分析了包括劳动供给在内的家庭内部决策过程,打开了家庭内部决策的黑箱,为解释女性劳动供给行为提供另一可行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2.
随着招工难、用工短缺问题的持续蔓延,从微观角度特别是家庭角度来剖析劳动供给行为的基本规律,显得愈发重要。本文从家庭劳动供给的决策模式、家庭特征变量与外部环境变量的影响、家庭成员间的交互影响、公共政策的作用等五个维度梳理了国外对家庭劳动供给行为的最新研究成果,这对引导我国家庭劳动供给决策、缓解工业劳动力供求矛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郑爱文  蒋选 《经济学动态》2020,2(5):101-116
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劳动供给问题已成为决策者和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对老年劳动供给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老年劳动供给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分别梳理和归纳了国外学界有关健康、养老金和家庭三类因素对老年劳动供给影响的主要研究成果,重点概述了每类影响因素背后的机制,分析了经济学理论在这一应用研究领域的重要性。最后,本文总结了老年劳动供给问题研究的特点,以及对我国老年劳动供给的深入研究所具有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家庭非农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秀云  秦富 《技术经济》2007,26(6):94-99
非农劳动供给在家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利用四川和安徽12年12乡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影响家庭非农劳动供给的因素做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年龄轻、家庭平均受教育程度高、家庭初始经济能力有利于家庭非农劳动供给决策和非农劳动时间的增加;家庭中男女劳动力的比例对非农劳动供给时间具有不同的影响,土地资源匮乏是家庭从事非农劳动供给的重要原因。文章认为,政府应当在教育培训、信贷支持、通讯设施建设方面加以完善,以增加农户家庭的非农劳动供给。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6,(10)
文章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劳动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一些理论流派所适用的20世纪70~80年代的"滞胀"具有本质性的区别;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同样不是"滞胀"问题。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不拒绝需求侧管理,而且在很多环节需要需求侧管理进行配合。如在处理劳动关系时,就要结合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和原则进行系统梳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和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会如何改变新发展阶段中国劳动力供给的长期趋势?本文实证发现中国家庭隔代抚养提高了家庭生育率和女性劳动供给,这意味着延迟退休年龄可能通过家庭隔代抚养渠道影响劳动力供给。本文在内生人口和经济增长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了家庭隔代抚养文化,发现延迟退休年龄后,家庭隔代抚养程度和年轻人劳动供给下降。劳动力数量增长速度的变化方向取决于生育成本的家庭隔代抚养弹性。如果生育成本的家庭隔代抚养弹性较高,那么劳动力数量增长速度将降低,反之亦然。劳动力质量增长速度的变化方向取决于生育时间成本。延迟退休年龄提高了年轻人的生育时间成本,在生育数量和质量替代关系的作用下,劳动力质量增长速度将提高。本文创新之处是将研究前沿的统一增长理论与中国特色的家庭隔代抚养文化结合,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经济影响,从新的视角拓展了内生人口和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对研判中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效应也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弓秀云  秦富 《技术经济》2008,27(9):82-87
本文利用1990—2001年我国四川省沐川县、安徽省金寨县480户农户的数据,采用Translog函数和C-D生产函数对样本林业主产区农户在林业、种植业、畜牧业和非农业的影子工资进行估算,并利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了影子工资、影子收入、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负担等因素对农户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林业主产区农户的影子工资与劳动供给时间存在负向关系,闲暇对于农户家庭中男性和女性来说是劣质品;农户家庭劳动供给的联合决策特征非常明显;农户家庭劳动力存在主次之分,该结论对于说明农户家庭内劳动分工以及劳动力流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贫困地区就业的典型特征是自我雇佣,很少从事有酬劳动。如何在没有工资的情况下估计劳动供给行为就成为一个难题。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影子工资和影子收入来观察农户及其成员的劳动供给行为,为我们研究农户劳动力配置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析工具。本文利用Translog和C—D生产函数对四川省沐川县、安徽金寨县农户在林业、种植业、畜牧业和非农业的影子工资率进行估算,并利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了影子工资率等因素对农户劳动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地区农户的影子工资与劳动时间之间是负向关系,闲暇对于男性和女性来说是劣质品,家庭劳动供给的联合决策特征非常明显,家庭劳动力存在主次之分,该结论对于说明家庭内劳动分工以及劳动力流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熠  陶旭辉  宗庆庆 《财经研究》2021,47(5):94-108
流动人口的储蓄率和劳动供给远超过非流动人口.文章利用理论模型和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了落户意愿以及居住地资产情况对储蓄和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落户意愿的流动人口会因考虑未来收入下降而储蓄率更多,劳动供给更高,这支持劳动跨期替代假说;而本地无房的流动人口储蓄率更高,劳动供给更多,这支持安家成本假说.流动人口的高储蓄率、高劳动供给行为在不同人群中有不同的原因:子女、父母未随迁的家庭和相对低技能的流动人口之所以更努力工作和更少消费是基于跨期替代,而携子女、父母举家迁移的家庭和相对高技能者则是为了能够解决安家成本以融入当地社会.对于前者,政府可通过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积极促进返乡人员就近就业以及返乡创业,减弱跨期替代的影响;对于后者,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提高外来人口公共服务可及性,降低落户限制,则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
《经济问题探索》2007,(2):107-111
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数据,采用Tobit截断回归模型来实证分析我国城镇已婚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因素.回归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与城镇已婚女性劳动供给正相关,女性受教育程度是已婚女性劳动供给的主要影响因素.城镇已婚女性年龄与其劳动供给之间呈负相关.丈夫月收入与城镇已婚女性劳动供给呈负相关.家庭中六岁以下孩子的存在作为已婚女性减少市场劳动时间的决定因素是不显著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老人的劳动供给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2000年农户抽样调查数据,测算了中国农村50岁及以上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并分析了影响农村老年劳动力劳动供给的因素。研究发现,农村老人的劳动参与率较高;影响老人是否工作的因素主要是年龄、健康状况、所承担的责任、性别、居住方式和土地等家庭因素,与经济因素关系不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农村家庭的核心化和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流迁,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冲击,必须在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个人所得税前后经历了六次改革,而历次改革对劳动供给影响如何?或者说劳动供给对个人所得税的反应程度(敏感度)如何?都需要运用有效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进行检验.我们应用微观模拟方法,对我国2008年和2011年两次个人所得税改革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男性的劳动供给缺乏弹性,因而这两次的个人所得税调整主要对女性劳动供给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效应,而且2011年的税改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程度更大.就劳动供给结构而言,不同所有制企业女职工劳动供给的税收敏感度呈差异性,不同收入阶层女性劳动供给的税收敏感度也呈差异性,税改对中低收入阶层女性劳动供给的激励作用最大.因此,建议政府根据不同群体的就业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财税政策及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13.
徐芳 《经济学家》2003,(4):125-126
1.扩大了生产要素概念的范围十六大报告关于分配制度改革的有关论述是分配领域的一次全新突破,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劳动、资本、技术、管理都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这一认识突破了传统劳动价值理论的局限,确认了劳动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也同样创造社会财富,同时为财富赋予全新的含义,这是分配理论的重大创新。同时,报告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既是对过去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原则的继承,更是一种创新和发展。这一原则的确立不仅扩大了生产要素的范畴,也明确了分配的依据,是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老人的劳动供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2000年农户抽样调查数据,测算了中国农村50岁及以上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并分析了影响农村老年劳动力劳动供给的因素。研究发现,农村老人的劳动参与率较高;影响老人是否工作的因素主要是年龄、健康状况、所承担的责任、性别、居住方式和土地等家庭因素,与经济因素关系不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农村家庭的核心化和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流迁,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冲击,必须在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个人所得税税制的设置是否符合量能负担和税负公平原则,被看做是一国个税税制是否合理的首要因素。本文针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修订对于调节收入、提振消费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三方面意义进行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个税税制主要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改革提出了将地区和家庭列入个税考虑范围、加快“综合税制与分类税制相结合”税制改革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聂丹 《财经研究》2007,33(10):95-106
文章通过融入了劳动供给的生理约束条件的多时期模型对经典劳动供给理论进行了拓展,并分析了农民工工资决定中的多重均衡,以此说明了当前我国外资企业中农民工工资过低的国民福利损失及农业剩余劳动转移完毕之前农民工《最低工资法》的经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外来人口的就业能力影响其自身职业向上流动和城市融入,也关系着中国未来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要素的国际竞争力。该文在系统述评西方就业能力研究文献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与研究对象的特性,构建基于个体自身微观、个人环境中观及需求与政策宏观因素三者互动地分析外来人口就业能力的理论框架。应用京、津、沪、穗四城市调查数据,进行以因子分析为主的实证研究,发现基于社会保险的福利享有、社会交往、社区支持、家庭环境、文化素质和工作环境这六大因素对其就业能力影响较大,最后作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18.
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家庭内部成员,主要从夫妻二人拥有的比较优势角度,分析了家庭的形成及其家庭内部劳动分工格局。从理论上阐述在比较优势条件下,专业化和交换将导致整体联合利益增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家庭内部成员劳动分工的劳动力供给均衡点的形成及其变动情况。这一经济模型表明,为了提高家庭质量,实现整个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必须实行家庭内部劳动分工。在充分信息和较低交易成本的前提下,一方面,从纯经济学角度分析家庭的形成及其变动;另一方面,也可以透视出家庭实际变化及相关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通过国家立法手段,在劳动者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依法获得经济收入、物质帮助和生活服务的社会保险制度。它对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推动改革事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均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