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货膨胀预期是指社会公众对未来通货膨胀的方向以及程度进行的事先估计。通胀预期是一种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无法直接进行测量。因此,本文主要在公众通胀预期的基础上,通过选取和测量的方式,分析通胀预期对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而后提出相应的措施,从而提高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在引入通胀预期这一因素后,根据2002—2011年样本利用VAR方法对通胀预期、通货膨胀和农产品价格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三个变量具有很强的趋同性,通胀预期和通货膨胀均有明显的惯性,并且通胀预期对通胀的影响要大于通胀对通胀预期的影响;农产品价格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农产品价格受到通货膨胀56%的决定性影响,而农产品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仅为14%。  相似文献   

3.
通胀预期测度是通胀预期管理的前提。文章基于通货膨胀持久性特征,在无套利假设下,将实际通胀率这一宏观变量纳入传统的因子模型中,并运用银行间债券市场收益率数据对我国居民通胀预期进行了估计,结果显示我国居民通胀预期并不完全满足理性预期假设,而是与实际通胀之间存在有规律的系统性偏差,短期实际利率的变动是造成偏差的主要原因。文章认为通过强化货币政策前瞻性可以消除这种偏差,从而抑制实际通货膨胀水平。  相似文献   

4.
通货膨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通胀预期对通货膨胀的发生有重要的诱导作用.分析了通胀与通胀预期的关系,并就当前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务件下如何避免国内通胀预期真正转变为通货膨胀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通胀预期的运行特征、态势及有效管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胀预期主体的分层性、通胀预期基础的混沌性、通胀预期过程的持续性、通胀预期强度的波动性是当前我国通胀预期的基本特征。近期国内通胀压力日益加大,强化通胀预期的因素不断涌现。为了防止严重通货膨胀局面的出现,短期内应坚决运用包含加息手段在内的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收缩流动性,长期内则必须摆脱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政府投资驱动的模式,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构建了分区制附加预期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模型,构造物价一致合成指数作为通货膨胀变量,基于时变概率马尔科夫区制转移(MS-TVTP)方法分析通胀预期对通胀形成的差异化影响并研究通货膨胀状态的时变转换特征。结论认为,在适度通胀阶段,通胀预期最易于形成通货膨胀;在高通胀状态下,受到经济基本面和通胀"惯性"的影响,通胀预期对通胀的影响程度减弱;低通胀区制中的通胀预期往往难以自我加强,通货紧缩的循环不稳固。此外,MS TVTP模型中通货膨胀时变区制转换概率的估计结果表明,相对于推动通胀上升,需求和供给因素驱动通胀回落的时滞更长,并且需求和供给因素对通胀状态转换的作用由稳定向逐渐增强转变。管理好通胀预期,提高通胀调控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将成为稳定物价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浅析通胀预期、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之间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华钧 《经济师》2012,7(3):200-201
通胀预期、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是当前经济领域学者们议论和关注的热门话题。文章剖析了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后,围绕加强通胀预期管理,积极治理通货膨胀;处理好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货膨胀成为"两会"关心的今年最大的经济风险之一。那么,为什么在通缩的形势下就产生通胀预期呢?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有利于通胀演变的研究,有利于通胀预期的管理,有利于最终防止通货膨胀的恶化。  相似文献   

9.
《经济研究》2016,(9):17-28
本文立足于公众预期的有限理性,将三种适应性学习过程引入混合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构建刻画通货膨胀非均衡运行机制的动态模型。使用2001年1季度至2015年3季度实际数据估计参数的基础上,遴选出合意的学习模型。模拟分析发现:(1)在适应性学习预期下,通货膨胀运行呈现出非均衡特点;(2)降低通胀预期和通胀惯性在通胀驱动机制中的影响力可以有效抑制均衡通胀,通胀惯性的影响力度大于通胀预期;(3)公众预期的理性程度提高有助于降低实际通胀对均衡的偏离度。本文认为稳定物价的货币政策应从两方面推进:(1)通过提高公众预期的理性程度降低实际通胀对均衡的偏离;(2)长期内须引导经济收敛于一个合意的低水平均衡通胀。本文建议货币政策应结合制度建设长短配合共同抑制均衡通胀;同时预期管理要规避短视化倾向、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在长期则须提高国民的经济学受教育程度、增强公众对经济状况的判断力。  相似文献   

10.
温涛  陈思 《当代经济科学》2012,(3):35-42,125
本文基于具有微观基础的混合式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利用1985-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预期因素、需求冲击及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动态过程及其地区差异。研究发现:总体上,无论是适应性预期还是理性预期对当期通货膨胀都有较强的推动作用;作为需求冲击的居民消费支出、固定资本形成以及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都具有正向拉动作用。从通货膨胀持久性的地区差异上看,西部地区的通胀持续性最长,中部最短。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本轮通胀预期在本质上是超额货币供给引致实际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结果,这表明近年中国持续高货币增长并非简单用"货币透失"所能解释.为检验我国通胀产生动因.本文通过引入产出缺口、货币缺口进行建模,发现产出缺口对通胀有短期正向冲击.而货币缺口是导致我国通货膨胀主要且持续的根源.同时,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房地产市场对我国通胀效应具有助推效果,实证结果表明房价的攀升对通货膨胀和货币缺口有着直接而显著的影响,因此控制房价也应成为管理部门调控通胀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媒体报道对通胀预期的影响以及预期对现实通货膨胀的驱动效应。文章根据发行量排名、影响力和覆盖范围选取媒体库并计算相关媒体报道的量化指标,通过调查数据获得现实中公众对未来的通胀预期,进而检验媒体报道是否对公众预期通胀率具有显著影响。文章还进一步构建了基于微观基础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用以考察通胀预期对现实通胀率的驱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媒体舆论显著驱动公众预期,媒体舆论对公众预期变化的解释程度接近30%;单份报刊每增加1篇关于物价上涨的相关报道,公众预期通胀率会上升0.1%~0.2%;同时,公众预期又对现实通胀率具有显著驱动效应,公众预期通胀率每上升1%,现实通胀率上升0.3%~0.7%。因此,我国存在着从媒体报道到公众预期再到现实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合理政策有效引导通货膨胀预期对当前中国经济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EGARCH模型捕捉央行沟通对通胀预期及其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央行沟通传递的货币政策信息被市场有效捕捉和解读,实现了通胀预期管理目的,增加沟通频率能有效降低通胀预期波动;但央行的"言行偏离"加剧了短期通胀预期波动,降低了央行沟通和货币政策操作的实际效果;通胀预期存在分布厚尾性和右偏斜,市场出现极端预期的概率较大,且更倾向于预期通胀上升,通胀预期波动的群聚特性表明其具有阶段性自我强化特征.研究结论为央行沟通的有效性提供了实证支撑,揭示出的通胀预期分布特征对提高央行预期管理措施的针对性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胀预期测度与管理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胀预期是人们对未来通胀率的趋势性判断。西方国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证券名义收益利差法和计量模型对通胀预期进行测度,并采取多种方法对通胀预期进行管理。我国经济启稳回升后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相继出现。对此,近期应采取多种应急性管理措施,远期则应致力于通胀预期管理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多次强调,防通胀将成为今年宏观调控的核心任务,这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了印证。但是如何才能有效防止通胀,目前仍有诸多分歧。我们的观点是防通胀没有必要拘泥于什么所谓的流派,一定要从导致这轮通货膨胀成因着手,才不至于贻误时机,取得预期的效果。要控制通货膨胀形势进一步恶化,对策至少应该包括对应的三个方面:首先是要改变流动性过剩、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国际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入手,论述了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现状,管理通胀预期的重要意义,美国、欧盟,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国通胀预期管理实践,并对其通胀预期管理主要方式如央行沟通和预期锚定管理比较评析。认为央行信息披露能够减少央行决策层与私人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起到管理引导通胀预期的作用;中国货币政策属于相机抉择型,实现通胀预期锚定条件在短期内可能还难以达到等。并提出相应政策含义:强化专门针对通胀预期的调查监测体系,主观指标结合客观指标;提高中央银行公信力,稳定公众预期;把央行信息披露和沟通作为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重要工具等。  相似文献   

17.
通货膨胀持久性是通货膨胀的动态特征之一,与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密切相关。为了扩展和完善我国传统通货膨胀理论,本文对通货膨胀持久性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归纳和综述,在分析通胀持久性来源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估计持久性水平的单变量方法和多变量方法,并分析经济结构、价格机制或货币政策变化对通胀持久性的影响。同时,文章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描述了通胀持久性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指出制订货币政策时低估通胀持久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包含各类实际冲击和消息冲击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定量分析影响中国通胀预期的主要因素,并探讨这些因素对通胀预期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包括通胀目标冲击在内的七种经济冲击能够解释大部分的通胀预期波动;消息冲击对通胀预期的影响比实际冲击更为重要;消息冲击对通胀预期的作用机制与实际冲击有显著区别。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认为政府在管理通胀预期时,应从实际冲击和消息冲击两方面构建通胀预期的监测网络,并在明晰实际冲击和消息冲击对通胀预期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消息披露和实际干预工具,稳定公众的通胀预期。  相似文献   

19.
中国通胀惯性特征与货币政策启示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通胀惯性与货币政策效果紧密相关。本文应用具有统计无偏性的"Grid Bootstrap"估计法和未知断点结构突变检验法,研究了1980—2007年中国通货膨胀的惯性特征。本文发现,在低通胀环境下通货膨胀仍然呈现相当高的惯性特征,这暗示着我国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依然非常明显,通货膨胀对政策变化的反应速度缓慢。计量结果说明,中央银行至少应该在出现通胀压力前一年采取措施,来应对高通胀惯性环境下的政策滞后效应。因此,新时期货币当局不仅需要保持对通胀抬头趋势的适度警觉,而且应该关注高通胀惯性对政策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介绍我国通胀预期测量与估计方法的基础上,分析差额法、正态分布概率法、均匀分布概率法和Logistic分布概率法下通胀预期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通胀预期的理性或适应性的判断取决于我国居民对未来物价预期所服从的分布,均匀分布下的通胀预期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并且这种分布直接影响着政策制定部门抑制通胀的侧重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