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 一、“国民收入超分配”与超国民收入分配前几年我国经济运行中连续出现了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对这一问题,不少同志认为是“国民收入超分配”的结果。这种提法不仅与社会分配的机理相悖,而且难以从国民收入核算中找到理论和实际的依据,不能从国民收入  相似文献   

2.
初次分配指国民收入在直接参与生产的各要素之间进行的价值分配,其各部分间的比例关系即初次分配格局。通过国民收入三大部门分配的比例关系,特别是我国现阶段劳动报酬率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不均衡,即主要向政府部门倾斜的结论。这种不均衡的初次分配格局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应该努力提高“两个比重”,始终把劳动报酬、居民收入放在初次分配的核心位置,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个劳动者。  相似文献   

3.
徐敏 《经济问题》2012,(7):27-31
投资消费失衡严重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民收入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住户部门之间的不合理分配是导致我国投资消费失衡的根本原因。国民收入分配对投资消费失衡影响的数理分析和实证分析表明,对投资率、消费率最有影响的是企业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其次是政府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影响最小的是住户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4.
对调整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分配份额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计算了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最终分配的基本格局,并将我国与美国、日本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当前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居民最终分配比率不断下降,国民收入最终分配格局处于向政府和企业倾斜的失衡状态;然后,本文分析了引起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的原因,即企业利润侵蚀了劳动报酬,政府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降低了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微弱使居民收入分配份额无法提高;最后,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分析了应该采取的政策措施。政策着力点应该在于四个方面:一是增加居民收入,二是减轻居民负担,三是缩小收入差距,四是解除或缓解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5.
在强调市场作用和政府再分配政策背景下,国民收入差距程度反映了一个社会分配制度的效率、公平与正义。从党的十三大首次提出“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原则,到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以增进民生福祉,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然而,仅仅采用传统货币收入指标很难准确衡量实际收入分配差距,也不可能据此衡量共同富裕。本文在系统厘清和评价公共服务与国民收入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构建广义国民收入理论分析框架,将基本公共服务纳入国民收入分配体系,赋予国民收入新的内涵;实证论证基本公共服务对广义国民收入的影响路径及其程度,以此证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异是影响国民收入水平差异的直接因素;在分析现行财政体制难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向均等化收敛的基础上,聚焦对广义国民收入影响突出的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两大基本公共服务,突破现行事权划分和公共服务的财政供给制度限制,提出一套完整的制度性改革方案,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均等收敛,缩小国民收入差距,客观评价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和住户部门三方博弈的结果。中国的国民收入分配谈判机制是在政府主导和企业偏向的制度环境下进行的。住户部门所占份额偏低,政府偏向、企业偏向严重是这种国民收入分配决定机制的必然结果。我国特有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过分追求以及经济增长目标与提高住户部门份额之间的矛盾,导致我国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总是被动的。在全社会建立起平等的国民收入分配谈判机制,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平等的工资谈判机制,是我国国民收入格局进入良性循环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论西部大开发国民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艳红  王修志  高峰 《经济师》2002,(1):102-103
现行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在西部存在一些不足 ,不能有效地满足西部地区开发所需的资金要求。我们要本着“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原则 ,在西部地区实施倾斜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 ,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资金配置的若干问题□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张根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郭永中我国社会资金配置呈现多元特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融资渠道发生重大变化。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来看,随着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向个人倾斜,居民货币收...  相似文献   

9.
尹继志 《经济师》1992,(10):16-17
<正> 最近的一个时期,对国民收入分配变化问题的争论很多,看法不尽相同,对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变化合理与否的判断,有的同志以1978年或改革初始的某个年份作为标准,认为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下降了,进而把国家财政收支困难,宏观调控乏力归咎于此,有的同志用居民个人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认为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了,出现了消费膨胀等等。  相似文献   

10.
裴晓勇 《经济师》2013,(12):61-62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出现了分配严重不均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滞后,我国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制度不合理。文章认为,我国可以通过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壮大私营企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第二、三次分配制度来解决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出现的多种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收入分配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董全瑞 《经济学家》2003,1(1):41-49
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应放到全球化语境下进行研究,这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关键之处,而目前学术界在研究这一问题上的缺陷就是把生产和消费的世界性同分配的世界性隔裂开来,作者认为,应把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放到全球化的背景中去考察,以便在更广阔的视野中认识和解决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2.
谈FDI对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商直接投资(以下简称FD I)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中国吸收FD I的地区分布呈现出非常明显的非均衡特征。这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市场竞争、收入分配、综合竞争等方面阐述了FD I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An analysis of cross-section and time series data for 83 countries confirms some, and contradicts other work on income distribution. New findings include: a dualistic socio-political system is highly unfavorable for equality. Neither the extent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the economy nor the rate of manufactured exports are systematically related to income distribution. The analysis confirms that there is no systema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equality and the rate of economic growth. Educational participation and a reduction in the share of primary exports in GDP are both favorable for equality. There is some support for the Kuznets hypothesis that inequality increases as per capita income rises to about $400 and then declines, with further income increase, but the empirical support is not strong and may be weakening over time. These findings lead to more optimistic conclusions then other work: that rapid growth in a mixed economy is quite consistent with unchanged, or even improved, income distribution, even at early stages of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4.
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长期影响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有不同的影响,其中,政府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均对经济增长有正的促进作用,但政府支出却加大了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税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均为负,其中,间接税缩小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而直接税却拉大了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collects and extends the available data on siz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by country, and then uses these data to develop an hypothesis about the relation of stage and mode of development to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In particular, the author attributes the increase in income inequality which often occurs in the early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the uneven spread of capitalist modes of production, which leads to a dualism which separates the capitalist sector from the rest of the economy. The author goes on to discuss the role of this dualism in increasing the inequalities existing in the society. Finally, the author contrasts the income distributions found in socialist countries with those of capitalist ones, and concludes that it is not economic growth per se , but rather the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which creates income inequalit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6.
论税收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我国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一方面税收收入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劳动要素分配份额迅速下滑,资本要素分配份额逐渐上升。本文的理论分析表明,税收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影响要素收入分配,前者改变了生产中要素相对投入比例,从而改变了税前要素收益率,后者则是通过直接税影响到税后要素收益率。本文利用系统GMM估计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税收对要素收入分配具有明显影响:就直接税而言,企业所得税降低了资本分配份额,个人所得税中对劳动征税部分降低了劳动分配份额;就间接税而言,增值税明显降低劳动分配份额但对资本分配份额的影响不明显,营业税明显降低资本分配份额而对劳动分配份额的影响不明显。因此,如果从有利于调整要素收入分配格局角度考虑,我国有必要进一步调整现行税收政策、完善税收制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经典消费函数的两个基本变量,融合收入分配理论,构建消费函数的收入阶层假说。这一假说为政府制定扩大居民消费的政策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16个社会群体的收入水平与人口比重对应关系,研究中国阶层收入分配格局演变趋势与规律。在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经历的两次重大变迁过程中,第一次使得农民阶级分化出农民工、私营企业员工、乡镇企业职工、个体劳动者及私营企业主等阶层;工人阶级分化为白领工人、个体劳动者、国有企业职工、其他企业职工、离退休人员、民营企业职工、城镇集体职工和企业经营者等主要阶层;知识分子则发展为企业经营者、自由职业者、公务员和部分白领工人。第二次变革使得其他企业职工、国有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先后进入中产阶层范畴,公务员则进入上产阶层。现阶段,其他企业职工、国有企业职工、个体劳动者和白领工人四个阶层属于中产阶层;上产阶层由公务员、自由职业者、企业经营者和私营企业主四个阶层构成。  相似文献   

19.
拉弗曲线的深度分析--兼析中国个人所得税制的政策涵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中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已对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不利.个人所得税应成为再分配的调节工具之一,适当的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机制并不会像想象的那样伤害效率.但强调效率的人会以拉弗曲线为依据,主张降低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本文对拉弗曲线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证明拉弗曲线在说明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与税收之间的关系时,存在一定的理论缺陷和局限性.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应该加重高收入者税负,尽量不伤害中间阶层,减轻低收入者税负.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asymptotic marginal rate of individual income tax which maximizes China's social welfare 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 based on the elasticity of China's labor supply,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the social objectives of redistribu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ptimal direct taxation theory.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optimal direct taxation model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income effect, it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combined with China's reality, the asymptotic marginal rate of individual labor income tax in China should be between 35% and 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