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蒲宏万 《中国报业》2012,(6):109-110
体育赛事转播中,植入性广告是将广告信息融入到体育赛事转播内容中,发挥对观众的潜移默化的广告作用的广告形式。这种媒体广告具有隐含性、渗透性、情趣性和为受众易于接受性的特点。在体育赛事转播中,应当首先进行广告的品牌定位策略,其次还应重视传播目标的锁定,明确品牌的诉求,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等植入式广告策略。随着广告市场的发展,体育赛事转播的植入式广告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王伟亮 《中国广告》2002,(12):67-70
近几年来,新闻媒介中"经营行为介入新闻业务"的现象屡禁不止,其中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隐性广告的泛滥。隐性广告使受众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一些广告冠冕堂皇地占据了本应属于新闻的重要版面、黄金时段,一些广告、准广告的说词也冠以新闻式标题、新闻导语或开头,或出自一些手执话筒的"采访者"之口。传统媒体上的隐性广告"按下葫芦起来瓢"的困扰尚未解除,网络中的隐性广告就如一匹黑马,在广告媒体中脱颖而出了。可以说,如果不对目前这种隐性广告泛滥的现象加以有力的规制,必将会给消费者、企业和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害。由于广告法仅调整商业广告,并且存在问题的往往也是商业广告,因此,本文仅对隐性(商业)广告问题从法律层面做一浅显的分析,希望有助于此问题的澄清与规制。  相似文献   

3.
隐性广告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形式,在经历了成长初期迅速的发展之后,显示出与传统广告形式无法比拟的诸多优势,同时又面临着重大的困境和转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隐性广告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消费者也乐于接受这样的广告形式,针对隐性广告现有的不足之处,除了尽快健全法律法规来实现对隐性广告的约束和保障以外,更要从其自身出发,让隐性广告真正的隐起来,这才是隐性广告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4.
浅论电影中的隐性广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传统的广告日益受到轻视,而一种比较容易被人接受的广告形式——隐性广告正逐步发展壮大。文章对电影中隐性广告的优劣势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发展我国电影中隐性广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广告大观》2005,(5):22-23
春晚除了常规开播广告、报时广告、企业贺电、鸣谢字幕等形式外,最引人注目的是隐性广告大行其道,如朱军、冯巩《谈笑人生》中啤酒广告、《祝寿》中的可乐广告、《浪漫的事》中的牛奶广告等,暗藏了不少隐形广告。  相似文献   

6.
刘宏  宋晓添 《商场现代化》2005,(25):163-164
目前,传统的广告日益受到轻视,而一种比较容易被人接受的广告形式--隐性广告正逐步发展壮大.文章对电影中隐性广告的优劣势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发展我国电影中隐性广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浅论电影中的隐性广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传统的广告日益受到轻视,而一种比较容易被人接受的广告形式一一隐性广告正逐步发展壮大。文章对电影中隐性广告的优劣势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发展我国电影中隐性广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隐性广告现状分析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传统形式的广告可信度越来越受到质疑,大众对广告更加地警戒,甚至到了排斥的程度。此时,以非公认形式出现的隐性广告悄然而起,并以多种形式进入大众的视野,部分还收到了相当好的效果,受到越来越多的广告商的垂青。所谓隐性广告是指与显性广告(在媒介中位置固定、自成体系与媒体的正常内容界限清晰、容易分辨的广告)有着很大不同的商业宣传,  相似文献   

9.
《品牌》2014,(10)
隐性广告在影视作品中的植入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我国影视作品植入的广告量不断增加,但隐性广告的制作与运作水平的低端,致使隐性广告的传播效果与资金投入不成正比,如何提高我国影视作品中隐性广告的传播效果就成为了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0.
广告传播在本质上是与目标受众沟通的说服过程,21世纪初期初露端倪的隐性沟通成为一种新型广告传播策略。隐性沟通与显性沟通的重要区别既解决了受众对广告狂轰滥炸的高频率投放的反感、受众对广告信息的可信任度的质疑等若干问题,但也同时引发了广告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的利益冲突、公益广告传播中商业信息的隐性诉求等问题,对隐性沟通的立体化认识与纵横性思考有利于学界与业界进一步了解和把握广告对受众复杂的作用方式与过程,并为广告说服受众策略的制定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张洁 《商》2012,(14):182-182
随着大众媒介的不断发展,显性广告无处不在,堆积式的广告强攻策略让消费者的腻烦抵触心理逐渐增强,广告效果也直线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与显性广告相对而言的电影隐性广告开始登上大舞台。本文主要通过探讨我国影视隐性广告的现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及措施,以期我国影视隐性广告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隐性广告在电视节目中的运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樊传果 《中国广告》2009,(2):114-119
隐性广告在各类电视节目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无论是在电影、电视剧,还是在娱乐类和新闻类等节目中,隐性广告都在积极地发挥着作用。电视隐性广告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对产品及品牌名称的植入,如节目冠名、台词植入等;也有对产品实物的展示,例如道具植入、奖品植入等;还有对产品属性的植入,如角色植入、情节植入等。电视隐性广告既具有成本低、接受性强等特点,也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在运作过程中必须遵循事先介入、认真做好策划创意等原则。  相似文献   

13.
鲁飞 《广告大观》2005,(5):49-49
市场进入成熟期和竞争的加剧使广告对于销售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企业对于媒体广告的投放也比较谨慎,但对于隐性广告这样一种非常有创意的投放形式,企业还是很愿意去尝试一下。  相似文献   

14.
目前,名人微博中隐性广告已开始为实务界所运用。本文对名人微博中所植入的隐性广告的特征、模式进行了描绘,通过采用PKUVIS微博可视分析工具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提出目前植入广告活动中表现出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以名人代言机制和病毒式传播模式为核心理论,对如何更好地运作名人微博植入广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隐性广告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广告传播方式,因其具有成本低廉、广告空间大、接收环境好等独特优势而受到企业界的青睐。我国隐性广告起步较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隐性广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对我国隐性广告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隐性广告如何投放才能更加有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广告也称植入式广告,它是将产品或品牌策略性的融入电影、电视剧、文体演出、电视节目或电脑游戏中,通过场景再现,让观众对产品或品牌留下深刻印象,从而达到成功营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广告主青睐隐性广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广告从蒙昧开眼,到谨慎开窗,再到大胆开门,走了20多年的路程。在新世纪(21世纪)、新时代(数字传播时代)、新经济(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当美国纽约的麦迪逊大道上的另类广告公司越来越多时,一个新的广告时代来临了,一种不象广告的广告——隐性广告逐渐盛行。  相似文献   

18.
陈相雨 《现代商业》2008,(5):256-257
电影隐性广告,在中国的时间不算很长,但已经显示出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广告风格与特点.中国巨大的电影市场与广告市场,决定着中国电影隐性广告巨大的发展空间.尽管电影隐性广告在操作上尚显稚嫩,优良广告传播效果一时也难以实现,但作为中国电影与广告的一种双赢尝试,影响其效果实现的诸多瓶颈,必将被日益成熟的电影人与广告策划人所突破.  相似文献   

19.
步履蹒跚 渐露锋芒——隐性广告破茧化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熙 《广告大观》2005,(5):37-40
隐性广告要长大 当越来越多的平面、广播、影视广告象空气一样无处不在的时候,隐性广告孕育而生。虽然起步蹒跚,但发展的势头正盛。当传统广告魅力渐失——部分消费者闻广告色变,当麦迪逊大街的另类广告公司开始发挥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时,隐性广告的风头更盛。稍微关注一下几年来国内隐性广告的发展,就不难发现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电影隐性广告作为一种新型的广告形式,其"随风潜入夜"的传播方式,消除了消费者对广告的戒心,赢得了广告主的青睐。然而,它在告知、态度、行为三个层面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效果恶化,其传播效果的优化,有赖于广告策划与创作者从广告目标受众、隐藏尺度、内容与角色性质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