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国家改革了医疗机构药品加成政策,规定医疗机构按实际购进价顺加15%作为零售价。文章对山东省13所医院2005—2007年的经济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由于药品加成下降,样本医院自2006年开始出现亏损,医院的负债也大幅度增加,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影响。建议应通过建立财政,物价联动补偿机制、科学有效的药品价格管理机制,加强对医院的监管,规范医院医疗行为等措施来改善医院的经济运行环境,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6年,国家改革了医疗机构药品加成政策。文章对山东省13所医院2005—2007年医药费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中发现,现行的药品加成政策下,医院的药品差价率大幅度下降,但病人的医药费用并没有下降。药品加成政策未能对降低医药费用起到有效作用。作者就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回答我国政府能否通过药品价格规制来解决“以药养医”这一问题,本文首先构建理论模型分析药企面对价格规制的策略性反应。理论结果表明,药企会针对价格规制来调整药品投标价格和返利额度,以保证医生处方选择的激励;这种调整会提高招标价格,从而部分抵消价格规制对药价的抑制作用。在实证部分,本文将药品中标数据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和各省的医保目录中的药物名单进行匹配构建数据样本,并使用此数据分析基本药物制度和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药品招标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药物制度导致招标价格提高约8%,而取消药品加成制度则导致招标价格提高约9%。可以看出,药企的策略性定价行为部分抵消了价格规制对药品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瑜 《经济研究导刊》2010,(12):184-186,188
在"新医改"方案中关于药品价格的治理主要措施是取消药品加成政策.从药品出厂定价、流通、医院采购和医生用药等方面分析了药价虚高原因,指出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有助于降低药价,但效果是有限的.要破解药价虚高难题必须从药品最本质的商品属性出发,通过建立和完善药品市场,充分尊重医生人力资本价值,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强化政府对药品的质量监管,放松对价格的直接干预,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才能使药品价格回归价值.  相似文献   

5.
背景:药品价格"虚高"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也是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经济负担的原因之一。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我国重新开始药品价格管制,主要措施包括实行政府定价、强制性降价、集中招标采购。但是,对政府价格管制政策的效果却存在巨大争议。目的:验证近年来我国药品价格政策对医院药品价格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价格指数分析1998~2005年北京市5家三甲医院部分抗生素价格的变化趋势;采用差分方程来分析降价政策下药品的价格一需求弹性,从而推测医生选择不同价格药品的行为。在计算价格-需求弹性的时候,采用了difference in difference模型来分析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实施以后的价格-需求弹性变化。结果:1998~2005年,强制性降价和集中招标采购把抗生素的拉氏价格指数压低了48%,但是帕氏价格指数仅下降15%,特别是2001年进行集中招标采购以后,帕氏价格指数几乎没有下降。模型分析显示,抗生素的药品价格变化与使用量的变化呈正相关,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实行后,这种正相关性进一步加强。结论:药品强制性降价和集中招标采购政策的效果被厂家生产、流通选购和临床上选择使用高价格"新药"的对策大大削弱了,并且这类价格政策及机制、体制的不完善和政府监管之不力又助长了药品生产与使用行为的扭曲。因此,强制性降价和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并不是解决药品价格虚高问题的最好方法,推进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薛源 《当代经济》2016,(32):136-137
本文采用来源法和比较分析法,通过分析实行药品零加成政策对医疗行为各方的影响,结合社会现实和科技发展趋势提出建立药事服务补偿机制的创新思路.医疗机构和医药商业零售企业在药品销售终端各有优劣势,可以结合二者优势进行建立新型药事服务补偿机制的尝试.药品零加成政策导致医疗机构收入下降,将影响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可采用PPP模式结合互联网+对药事服务的补偿渠道进行创新,以期更好地保障民生权益,保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研究韶关市取消药品加成及综合医疗体制改革政策执行情况。方法:通过对韶关市实地调研,以及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数据来源《广东省卫生统计年鉴》和广东省卫生厅提供的《广东省卫生系统财务报表》(电子版)。结果:在政策导向下,医院药品收入下降,医疗收入上升,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以及政府投入不足引发系列问题。结论:韶关市以取消药品加成制度为先导的综合医改对降低药品费用减轻患者负担取得一定效果,但也导致医院面临亏损以及不良医疗行为等问题,关键在于政府补偿到位。  相似文献   

8.
李静  虞燕君  彭飞  路伟 《财经研究》2021,47(12):49-63
"药品零加成"政策是新时期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政策.文章基于2013-2019年我国中部某省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和财务统计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改革的政策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药品零加成"政策的实施能显著降低试点公立医院的药品收入占比、患者自付费用以及患者单次诊疗费用,但材料费等却呈现一定的上涨趋势.政府直接补助、财政投资以及信贷支持的增加和药品采购成本的下降是"药品零加成"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原因.多角度的稳健性检验证实了结论的稳健和可靠.文章进一步结合2014-2018年某公立三甲试点医院住院患者病案个体数据,延伸考察了"零加成"政策对不同人群的影响,结果再次证实了该政策确实能够缓解患者负担,特别是因病致贫问题.政策启示表明,应健全公立医院政府补贴和投资政策,强化绩效考核机制,完善收入监管,巩固"零加成"政策的成果和持续性.文章的研究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药品加成对医院有很大影响,在医院的发展和运转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为一些职业道德低下的医生提供了牟利的机会。随着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改革政策实施,各医院逐渐取消了药品加成,这对医院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取消药品加成对医院的利与弊,并提出相关取消药品加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分析2012~2015年不同等级的功力医疗机构经济运行方式和财政补偿情况。通过卫生总费用核算的医疗机构费用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医疗机构总收入在卫生总费用中占有76%的比例,主要集中在二级和三级的医院。功力医疗机构在2014年呈负值,药品是医疗机构主要的收入来源,一级、二级、三级的医疗机构,政府财力补助相当于20%,35%,50%的人员支出费用[1]。14年的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药品的加成率为17%,22.1%和24.6%。因此,医疗机构要加大政府的投入,完善政府补助政策,根据医疗服务的格局,对成本进行核算,逐步应用到办医机制中。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7,(9)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分级诊疗政策、药品零加成(2016年11月1日取消7.5%的药品加成,2017年7月1日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价销售药品)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医院的发展和生存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靠提高服务数量和增加床位数来获得发展已经不能持续。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体系。预算体系架构:预算单元根据业务完成情况逐条列出支出计划,预算管理办公室汇总预算,预算管理委员会根据医院总体规划即年度工作计划和医院年度发展战略目标,核定下达预算。  相似文献   

12.
高永萍 《经济师》2013,(11):78-79
医院作为非赢利性医疗机构,虽然有一定的财政补贴,但不足以支持医院的正常运行,医院的主要运营费用还是来源于医疗收入与药品收入。2012年明确提出取消药品加成收入,这一要求直接导致了医院各项成本的紧缩。因此,做好药房药品的财务管理,实现医院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制度化,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正确的财务核算方法,对于提高医院的收入,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营十分重要。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张红 《经济师》2012,7(3):156
实施药品托管是药品管理运行机制的一次改革,能够有效地压缩药品在流通渠道中的不合理利益结构和价格空间。文章分析了实行药品托管后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指出切实降低药品价格,缓解群众看病贵的问题,能够规范药品采购行为,遏制行业不正之风,实现群众、医疗机构和医院企业共同受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某三甲中医院实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后的药品使用情况,评价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有效性及经济性。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采集2020年内蒙古某三甲中医医院使用量排名靠前的降压、降脂、降糖药品,对中选药品和非中选药品的处方量、使用量、销售金额、价格进行比较,并与历史同期药品用量和销售金额进行比较,分析其经济学效果。结果 2020年该院中选药品处方数多于相同通用名下非中选药品处方数,中选药品平均使用量用药频度(DDDs)占比64.77%,非中选药品平均使用量DDDs占比为35.23%;中选药品与非中选药品DDDs比约为2∶1;中选药品价格日均费用(DDDc)(采购价的标准单位)平均为0.58元,非中选药品价格DDDc平均为4.18元;中选药品平均销售金额占比23.81%,非中选药品平均销售金额占比76.19%,潜在费用节省率91.19%;2020年与历史同期相比,使用量同比增长18.08%,销售金额同比增长-61.82%;未发现中选药品存在严重不良反应现象。结论 某三甲中医院实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后,药品费用明显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减轻了国...  相似文献   

15.
目的鄂州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及实施效果,各级政府如何对公立医院进行补偿。方法对鄂州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实施效果。结果与结论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有效降低了患者医药费用,补偿机制的实施,补偿了医院的大部分政策性亏损,还需进一步完善补偿机制,以保障公立医院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少波  余静 《经济师》2013,(1):167-168
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收入后,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和加强医院内部管理等途径来进行补偿。文章针对这五个主要补偿途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公立医院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医疗改革,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药品零差价”是公立医院为了解决人民的看病成本而提出的政策,但是由于监督机制和财务管理没有随之进步,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从“药品零差价”这一政策出发,阐明了其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造成的影响,导致医院减收、滋生贪污腐败现象、只能短期实施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本文根据“药品零差价”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提出了对策,要求公立医院在体现药品价格公益性的基础上,建立医务人员、患者和社会的信息对称网络;提高医院财务管理能力,最大程度地降低医院减收程度;还要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建设,优化医院管理风气建立全民监督的公立医院政府监管机制,保证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公开透明.  相似文献   

18.
医院药房托管是指医院所有者通过契约形式,委托企业对药房进行管理,医院与企业按比例分配经营收益的一种管理模式。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药房托管工作从2004年9月份开始试点实践以来,目前该区所有5个公立医疗机构(含二级医院1个)及1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已全部实行药房托管。近两年的实践表明,“药房托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降低药品流通成本,较好地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药房托管改革以来,该区门诊平均费用下降了20.30%,平均处方值下降了29.26%,门诊量较往年同期上升了65.06%,各医疗机构业务总收入上升了18.…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9,(2)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及医疗监管力度的持续强化,在"药品零加成、耗材也逐步降低价格、取消加成、药品购销两票制"相关政策下,药品、耗材两大利润中心变为成本中心,而耗材作为医院重要的医疗物资,在提供医疗服务和成本构成上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加强公立医院耗材的供应链管理成为医院发展的"必经之路"。SPD(Supply,Processing and Distribution,以下简称SPD)模式应运而生,是一种对医院物资的供应、库存、加工、配送等进行集中物流管理、一体化运行服务的供应链模式。然而在SPD模式运行过程中,其内部控制方面仍存在潜在风险,文章对其中的风险进行梳理,并提出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前新医改已进入关键攻坚时期,整顿药品流通秩序、规范经营主体行为、降低药品价格是新医改的重要内容。但我国药品流通产业集中度偏低的局面依然严重影响着市场流通秩序、行业利润和药品价格。依据"推-拉理论",我国政府应该在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实施积极的经济政策,形成一种推力促进行业的快速整合;大型流通企业应该通过技术、规模、资金、品牌等优势形成一种拉力来加快兼并收购或结成战略联盟,进而来提升药品流通产业的集中度。提升药品流通产业集中度对促进医改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