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4 毫秒
1.
于春涌 《商》2014,(24):276-277
当今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全力建设现代化阶段,现阶段内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是建设的核心。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许多与经济相关的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映射到社会的各个群体当中。大学生消费问题的产生就源于这个社会背景。本文从大学生的消费异化问题出发,探究大学生消费异化问题产生的社会成因;大学生消费异化问题产生带来的社会影响;如何去应对大学生消费异化问题。通过对大学生消费异化问题的探究。希望人们能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异化问题的关注,也希望大学生能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合理的消费,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2.
崔鑫 《现代商贸工业》2022,(11):100-101
消费异化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以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和对商品拜物教的批判为思想基础,结合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深刻剖析消费异化得出的系统理论,以消费异化理论剖析当前中国大学生存在的消费异化问题,着眼于社会、高校、家庭、个人四个层面,为助推大学生理性消费提供有价值和借鉴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商》2016,(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已进入经济快速发展的消费时代。消费是促进生产的重要环节,但是盲目的不理性的消费使消费本身异化。消费异化作为一种新的异化手段侵蚀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学生也难逃其魔爪。只有在社会、家庭、学校和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之下,才能走出消费异化的困难,形成积极健康的消费理念和行为。  相似文献   

4.
《商》2015,(19)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各种社会问题来自于各个领域之中。大学生消费问题也是这一领域之一。本文从异化的来源、大学生消费异化产生的原因、产生的问题影响、及如何应对消费异化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5.
当前大学生;肖费状况,基本还是理性的_?但由于现代传媒的消费主义导向,社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良风气的影响及大学生消费教育的缺失'大学生当中消费异化现象比较突出,严重影响至Ⅱ了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消费是人们为了满足生活中各方面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行为,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塑造期,还不成熟,极易受到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形成错误的消费观,消费发生异化.在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理论的指引下,针对当前大学生存在的消费异化现象,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互联网的应用从电子邮件阶段到信息发布阶段再到如今的电子商务阶段,经历了一个时代的飞跃。当今立足于网络的新型消费模式已经被人们所接受,而作为消费主体的大学生群体在进行网络消费时却往往会因为其身份、需求、心理等因素让其消费行为有悖于消费诉求,造成消费异化。消费异化对人类、自然环境以及社会都有着极大的危害,当今的大学生群体成长于社会高速发展转型时期,物质生活宽裕,他们的消费行为对社会潮流有着巨大影响。因此,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行为,预防消费异化,让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数字技术与资本的耦合催生了数字消费,它打破了消费的时空限制、革新了人们的消费理念、提升了商品交易的透明度,但也带来了数字消费的异化问题。数字消费异化缩小了传统消费异化的限制,加深了人机捆绑关系,还使炫耀消费、冲动消费现象更为明显。据此,可以将数字消费异化界定为在数字资本逻辑下,商品消费通过数字技术的手段支配人与社会的现象,是传统消费异化的升级,因为它在传统消费异化基础上还具有科技的阶级性问题。在个人层面,数字消费异化重塑了个体的消费知觉与感觉,使消费行为数据化、档案化,进一步剥夺了消费者的主权;在社会层面,它更为隐秘地遮蔽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冲突与矛盾,通过产业融合改变了社会分工体系与支配关系,同时在更深层次加深了抽象统治的地位。破解数字消费异化问题不仅需要进行人本层面的哲学反思,还需要为驾驭资本问题提供策略选择,以建立理性的数字消费观。  相似文献   

9.
《品牌》2015,(10)
现今化妆品逐渐成为了大学生重要的消费品。本文以广东省内各大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大学生化妆品盲目消费的行为倾向,从内在心理因素及外在环境因素分析导致大学生化妆品消费行为倾向盲目的原因,旨在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观,为大学生理性消费化妆品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消费资本化理论进行了分析,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理论为指导,对消费资本化理论的特征进行了剖析,指出:在消费资本化理论中,消费者的身份异化为资本家,消费者的消费心态异化为资本家的消费心态,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异化为资本家的消费行为.因此,消费资本化理论是一种消费异化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震后受灾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状况,采用学生之间调查暗访的方法,对乐山师范学院受灾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受灾大学生在震后的消费心理主要有依赖、无助、逃避和沟通四种倾向,高校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消费倾向,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大学生消费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20世纪90年代以基本生活型消费,到21世纪初的娱乐性消费,再到如今的奢侈性消费,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已经发生了异化性倾向。本文以高校相对集中的湖北省部分高校为例,节选了四个不同时间段,分析大学生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最后指出,虽然目前大学生高消费现状客观存在,但不应该"一刀切"式地加以阻止,应当鼓励而不是扼杀消费观念多样性,只需对极少数异化性消费加以制止即可。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畸形消费心理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的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生活消费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但是部分大学生却表现出了非理性的畸形消费倾向。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中的畸形消费进行分析,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对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实现自我价值,以及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慧  冯明 《消费导刊》2013,(11):9-9,11
以消费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认为消费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通过消费者主权能够实现,但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消费异化趋势影响了消费者主权的实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消费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可能,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消费异化的表现及原因,以及扭转消费异化、加强消费者主权实现消费主导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社会需求量既决定于收入水平,又受消费倾向所制约。影响消费倾向的因素多种多样,消费能力、消费状态和消费制度是最主要的因素。探讨消费能力、消费状态和消费制度等因素为什么以及如何影响和决定消费倾向和商品的社会需求量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正在由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型。消费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消费主导的转型绝不能容忍消费异化现象蔓延。然而,随着社会转型深层次矛盾的出现,消费异化现象也经常出现。本文在分析消费异化表现的基础上,探究了消费异化现象的根源,提出了解决消费异化现象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7.
虞艳丽 《消费导刊》2012,(12):13-14
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大学生消费行为呈现出追求时尚、崇尚名牌、注重身体美学的倾向。本文运用消费社会学的理论,分析了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最后,本文认为消费社会大众传媒的全面渗透、社会分层的文化转向、日常生活的审美泛化是导致大学生畸形消费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符号消费理论与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中出现了符号消费现象。这一现象对大学生产生了诸多的负面影响:追求身份认同的同时助长了物质享乐主义情绪;张扬个性化消费的同时迷失了理性自我;价值观异化的同时造成审美标准的混乱。必须多渠道帮助大学生走出符号消费的误区:加强"三观"教育,优化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开设系统的消费理财课程,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理财理念;规范营销和宣传策略,净化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9.
赵欢 《商》2013,(18):296-296
大学生消费整体上呈现积极、健康、多样的主流,而少数的学生也存有不良的消费倾向。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生活习惯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息息相关,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群体身心的健康成长。通过对大学生消费特征的深入分析,结合学校低碳消费的正确宣传,从而引导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低碳“消费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低碳经济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弗洛姆对消费异化的伦理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志伟 《消费经济》2005,21(4):73-77
弗洛姆的消费异化论建立在其人道主义总体人性论的基础之上;消费异化使人性毁灭,把人变成被动人格,扭曲人们的幸福观,并带来了生态危机;要摆脱消费异化,必须进行总体变革和道德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