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型电力系统是以新能源为供给主体,以源网荷储互动与多能互补为支撑的电力系统。在县域层面,建设新型电力系统,重点在于助力县域新能源消纳,尤其是服务光伏消纳。本文剖析了分布式光伏发展对县域电网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尝试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县域新型电力系统共建、治理和服务的思路及举措。  相似文献   

2.
<正>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通向“双碳”目标的桥梁。国网河北电力以数字化主动电网为载体和抓手,以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源网荷储为重点,以多能互补为支撑,打造未来城市新型电力系统标杆,探索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路径,积极推动雄安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助力雄安新区近零碳区建设。当前,新能源高比例入网消纳面临“双高”“双峰”特性,电力系统运行机理及控制模式均将发生深刻变革。准确把握新型电力系统重要特征,紧抓能源互联网形态和数字化发展转型契机,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河北电力”)提出了数字化主动电网创新构想,以数字化为特色路径、以主动电网为核心载体,推动新型电力系统落地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河北特色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3.
<正>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终端电价水平相对平稳的基础上,有效促进新能源消纳成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目标,从有利于节能的角度持续深化电价改革,建立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电价体系,促进电价体系建设与国家能源政策协同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环境下,新能源电源在投资时将更为关注其布点选址行为对自身发电收益的影响,而忽略自身接入电网运行对输配电网运行和投资效率的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电网投资需求,提高全社会用能成本。考虑到我国电网统一规划,省级电网除若干时段可能存在断面阻塞外,大部分时段将较少出现输电阻塞问题,电力现货市场的节点电价信号可能难以提供有效的空间信号引导新能源合理选址与投资时序。因此,适时探讨应用提供空间信号的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机制,使之与电力批发市场价格协同作用,共同引导新能源电源投资主体优化投资时序,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平稳、高效建设,这在新时期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4.
<正>国家能源局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中指出:“新型电力系统是以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高比例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为主线任务,以源网荷储多向协同、灵活互动为坚强支撑,以坚强、智能、柔性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基础保障的新时代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电力需求侧参与电网互动的相关管理机制与技术手段建设成为焦点。尤其是近两年来受到一次能源价格波动和极端气候的影响,国内多个省份在迎峰度夏期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限电,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升的新型电力系统供需平衡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6.
<正>按照全国电网运行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给出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定义,新型电力系统是以承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前提,以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最大化消纳新能源为主要任务,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源网荷储互动与多能互补为支撑,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基本特征的电力系统。这个定义非常全面,提到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基本前提、首要目标、主要任务、实现手段和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正储能的大规模应用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有效手段之一。电力系统安全与储能装置功能完善度及安全性密切相关。需要从系统角度统筹考虑,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技术标准、提升涉网性能,加快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从而推动储能技术创新与应用,保障行业安全、健康发展。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新能源的大量接入,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带来巨大的挑战。储能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提高电网稳定性以及调频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合理利用储能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新能源消纳及并网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能源与智能电网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协调发展的内涵和机理,从电力系统发电、输配电、用电、调度4个环节,构建了新能源与智能电网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全国新能源与智能电网协调发展状况,提出了我国新能源与智能电网协调发展优先次序和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9.
目前,场景数字孪生成熟度较高,但是性能数字孪生技术还处于初步阶段,设备级数字孪生作为性能数字孪生核心内容之一,在电网数字孪生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设备级数字孪生从电网管理辅助决策、驱动设备运维管理、设备资产管理和调度运行管理等方面驱动电网管理将成为重要探索。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迅速,同时新能源开发建设也面临新的挑战。对此,我国应从创新开发利用模式、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机制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做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1.
行业     
《中国机电工业》2010,(3):16-16
智能电网有望纳入国家规划 在1月51日闭幕的一个专门讨论新能源与电网发展的论坛上,多位专家呼吁,应尽快把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迅猛发展的风电遭遇了电网建设跟不上的尴尬。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到2020年,中国将基本建成坚强智能电同,形成以华北、华东、华中特高压同步电网为接受端,  相似文献   

12.
<正>服务新能源并网消纳,实施“一地一策”“以电代油”,开展能效服务,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牢牢把握新能源发展机遇,立足西北电网“总枢纽”、西电东送“主通道”、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重基地”发展定位,全力参与建设“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甘肃样板。  相似文献   

13.
电力系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至今已经走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进入新世纪以来,安全、资源和环境的多重压力迫使人们重新审视电力系统在安全、经济、绿色与和谐方面的巨大潜力,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学者相继提出了下一代电力系统的展望.例如,在我国,清华大学卢强院士早在1999年提出了"数字电力系统"概念,国家电网公司在2009年正式提出建设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在美国,美国电科院2001年提出并在2003年将未来电网定义为智能电网(IntelliGrid),美国能源部同年发布"Grid2030"设想;在欧洲,2005年成立"智能电网(Smart Grids)欧洲技术论坛"并提出智能电网概念,次年又提出智能电网愿景,并制定战略研究议程以促成智能电网的实现.这些都说明,随着各种先进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智能化已经成为电力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智能电网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14.
未来欧洲的电网发展与电网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作为国际电力工业发展典范的欧洲电网,具有独特的电网技术、发展模式、电网结构等方面的经验和案例。针对欧洲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以及相关的电网技术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欧洲目前新能源发电情况及相关法规,指出发展新能源发电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自去年以来,智能电网和低碳经济、气候变化、新能源等一起成为各界讨论的热门话题。然而,如何看待智能电网的发展,政府在推动智能电网发展方面应当扮演什么角色,是一个至今尚未取得共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3月15日在京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至此,新能源在未来电力系统中的主体地位,首次得以明确。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最主要举措之一。众多业内人士表示,发展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必须在技术、装备、政策多方面给予配套。  相似文献   

17.
正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新能源和新型负荷迅速发展,电网结构日趋复杂,电力系统可能出现调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的问题。单一的能源系统已不能满足用能要求,综合能源系统应运而生。综合能源系统与分布式能源技术、储能技术等深度融合,打破电、热、冷、气、水等能源独立运行的既有模式,推动不同能源类型之间的协调互补,增强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等各环节的灵活性,实现能源生态圈的低碳化和柔性化。在综合能源系统的构建中,电力是最核心的环节,但也是最"刚性"的环节,电力行业生产关系特别是政企关系和央地关系的调整,对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和以电为核心的综合能源系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正>9月30日,广西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完成首单独立储能电站调峰交易,率先在南方五省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实现储能辅助服务市场化运营,开辟储能商业盈利新模式,进一步体现储能作为电网调节性资源的战略价值,有利于广西储能的可持续发展,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当前,在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引领下,广西新能源发展迅猛。根据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用电大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19.
<正>嘉兴海宁市供电公司以数字化牵引的源网荷储协调控制系统的诞生,打造了新型电力系统模式下电网的“智慧大脑”,在它的指挥下实现源网荷储四侧资源的高效流转,驱动电力能源自主式“哪里需要往哪里搬”。当下的海宁电网,基本实现海宁全域的多级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正包容着数千座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上百兆瓦可控负荷、数座储能电站的能量交汇与轮转,实现新能源发展状态下能源供需的平衡。具备灵活调节、多网互联、安全坚韧、智能互动能力的海宁电网呈现出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发展需要的“新一代电网”特征,这样的运行状态正朝着新型电力系统的运行常态演变。  相似文献   

20.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在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下,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时代背景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电力发展指明了方向.高度的安全性、开放性、适应性、低碳性将成为未来电网最显著的特征. 目前,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电力系统"双高""双峰"特性日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