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展望2020年,全球海外直接投资流量或将延续下滑态势,全球投资环境仍面临重大风险。首先,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弱势复苏势头增添不确定性,疫情较严重国家的FDI流入可能大幅减少。在全球广泛的货币宽松环境下,本有望推动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从10年来最疲弱表现中弱势复苏。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及在全球的大范围快速蔓延,导致全球经济进一步放缓的风险加剧。尽管目前中国的疫情已初步得到控制,但全球的疫情状况已经威胁到全球供应链体系以及正常的贸易和投资活动。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将在未来1至2个季度内从总需求和总供给两个方面改变中国经济的宏观环境。本文通过对“非典”前后的宏观经济和消费形势复盘,并比较新冠肺炎疫情与“非典”疫情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经济造成的潜在影响。在宏观经济层面,既包括疫情的客观影响,如社会零售总需求下降、投资放缓、CPI波动、进出口萎缩等;也包括各方采取应对措施后对大环境的改变,包括企业融资环境(货币政策)、税费环境(财政政策)等。在消费经济层面,整体消费所受冲击较大;细分零售行业受影响的类型可分为平稳增长型、增速下滑型和逆市上扬型;超市、专业连锁和多业态零售表现较好。疫情将加速零售商业模式变革,无人配送、下沉市场、“宅经济”等需求结构的改变将重塑未来商业模式。总体而言,尽管消费领域受到疫情的影响最大,但疫情之后的“补偿性消费”会一定程度缓解对全年消费增长所造成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强烈冲击。受疫情和外部市场环境恶化影响,中亚国家经济普遍出现了固有与新发问题交织激荡的现象,经济发展出现萎缩。具体表现包括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度下滑、生产和投资等领域复苏艰难、市场价格出现波动、货币贬值和财政危机等。随着各国政府采取各项经济复苏措施,中亚地区经济形势稳中出现向好迹象。中亚国家位于我“一带一路”建设沿线重要地区,其经济形势与我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紧密相连。中亚国家通过扩大出口规模、改善营商环境、发展数字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等措施带动经济复苏,同时也给我国在中亚地区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带来新合作契机。  相似文献   

4.
柴佩佩  周慧  赵怡萌 《江苏商论》2022,(10):110-114
新冠疫情的暴发对中国各大行业造成巨大冲击,分产业来看,新冠疫情对中国第三产业影响最大。目前,在中国严格的防控措施和全民努力下,本次疫情基本已得到控制。本文整理了中国统计年鉴以及相关报告经济数据,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和非典疫情两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宏观经济和旅游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生鲜电商等第三产业主要行业的经济影响,最后针对疫情影响,提出应对疫情冲击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展望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继续呈现稳中有降态势,投资的领域和地域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全球经济和投资复苏前景不甚明朗之际,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构成进一步冲击。在当前全球增长放缓、主要经济体的低核心通胀长期低迷、大宗商品价格复苏前景黯淡等现状下,全球经济前景仍不甚乐观,大部分经济体的景气状况、消费和投资信心等指标的弱势表现难有明显起色.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开放新格局背景下,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和冲击。归纳梳理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跨境流动受限、企业竞争力下降、贸易活动受到限制、经济不确定性增大、贸易替代效应等,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逆全球化浪潮兴起叠加世纪疫情影响的背景下,跨境投资面临的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日本是我国最重要的外资来源国之一,在我国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合作,不仅是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日本经济复苏也将发挥积极作用。文章在分析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现状、新动向、驱动因素以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现阶段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中日双边投资的关系,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中日经贸关系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沈嘉祺 《商业科技》2013,(11):46-46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市场经济改革、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有重要意义,同时我国也在为优化投资环境不断努力。因此及时分析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出现的新特点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对于我国制定和调整外商投资政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日前,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维(JOKOWI)提出,新投资是印尼经济增长的关键。根据印尼2021年第10号总统令,备受期待的《新投资清单》终于公布。自2021年3月4日起,印度尼西亚《新投资清单》将开放多个行业供外商投资。史密夫斐尔跨境投资业务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从表面看,《新投资清单》大幅减少了完全禁止(外国或本地投资者)以任何形式进行投资的行业,以及完全或部分禁止外国股权投资的行业。这与印尼政府希望通过鼓励外国直接投资以创造就业和抵消新冠疫情影响的努力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营商环境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本文介绍了营商环境及其指标体系,通过访谈调研,总结路桥区在本次新冠疫情中的应对之策和实施效果,总结归纳了政策引领、创新驱动等营商环境改善建议.考虑到疫情下的实际情况,本文从新的角度考量疫情对营商环境的影响,探讨后疫情时代其他地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办法,助推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褚法政  刘丽 《商业研究》2004,(20):98-100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贸易投资自由化的深度发展,外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显得越发重要,而我国的招商引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新阶段的新特点,既外商在进行投资时,更多的是考虑投资环境的好坏尤其是投资软环境的状况。作为投资软环境因素之一的政务环境在吸引外商投资中的作用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蒋莉 《商场现代化》2023,(3):180-182
当前,面对后疫情时代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纺织服装业承受着成本上升、新冠肺炎疫情反复、消费复苏波动等压力和挑战。本文根据江苏上市纺织公司的年报数据筛选出重要评价指标,深入分析各纺织企业的投资风险、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主要财务风险,从而实现对纺织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和防范。  相似文献   

13.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面临着资金周转和融资难的困境,财务脆弱性风险较为明显。这其中既有企业内部的原因,也有社会经济环境、市场状况和金融服务等外部环境因素。本文将对后疫情背景下金融机构服务和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进行理论溯源,并以浙江为例,分析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实践中面临的难题,并提出建立风险偿债基金、构建多层次信息平台、将人力资本作为授信额度担保的重要依据、聚焦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等对策和建议,以期助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转危为机”,推动投融资服务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来把东盟作为对外农业投资的重点区域。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农业投资近年来保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投资比例大,投资的企业数量逐年增长。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农业投资面临的优势有:东盟国家农业资源丰富,东盟国家政治和法律环境较为稳定;面临的劣势有:东盟国家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面临的机会有:“一带一路”倡议等的助推作用,东盟经济飞速发展;面临的威胁有:新冠疫情的影响,金融市场风险带来结算困难。为此,中国应加大对东盟国家的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双方应深入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农业合作;中国应充分利用政策优势抵御金融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5.
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对于经济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内外均衡等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一般均衡视角,通过构建包含金融模块的递归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重点考察了抗疫财政政策对于经济增长、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等领域的跨周期影响效果。结果表明:抗疫财政政策可有效对冲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且具备鲜明的跨周期特征,政策对于我国经济的提振效果不仅局限于疫情发生当年,其正面影响可持续至“十四五”期末。政策对于不同产业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对于第二产业的提振效果较为突出,第三产业整体偏弱。政策对于投资领域的提振效果明显强于消费领域,且“十四五”时期消费、投资与仅考虑新冠疫情冲击时的增速偏差分别呈现“倒U型”和“L型”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冲击,2020年世界经济严重衰退,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断裂风险,叠加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等影响,我国对外贸易遭受严峻考验。年初外贸受到疫情较大冲击,二季度后进出口明显回升,全年对外贸易先抑后扬远超预期,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全球经济仍面临巨大冲击,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对外需构成重大挑战;疫情冲击下贸易保护主义仍在盛行,不利于全球贸易恢复增长。从有利方面看,国际各国复工复产供应链仍受到冲击,为我国形成对其他国家出口的替代效应带来机遇;RCEP签署、中欧投资协定完成谈判以及积极寻求加入CPTPP,有利于构建稳定的外部贸易环境。  相似文献   

17.
新冠疫情的暴发是对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挑战,也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为遏制疫情的扩散,一些国家开始了疫苗研发。由于新冠疫苗的研发存在投资大、技术难度高、不确定性大等问题,加之必须在短期内拿出成果的要求,经济主体对此顾虑重重,而共同研发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共同研发不仅极大地缩减了研发所需的时间,挽救更多的生命,还可节约大量的研发资源。新冠疫苗的共同研发也为我国未来的科技发展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受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中国经济市场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在此期间,多数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关门,可见现金流量管理对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选取了A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现金流量结构对公司近三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进行了分析;然后从现金流量指标对公司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进行剖析,发现该公司在现金流量管控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最后结合新冠疫情之下发展状况,提出了相对应的现金流量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9.
年初以来,全省上下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方针,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给四川带来的各项机遇,用好用活中央给予的支持政策,努力克服国际经济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不断开拓进取,实现了四川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全省宏观经济各项主要指标的状况显示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态势得以保持。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继续维持了较高水平,工业经济总量和效益双双强劲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消费需求稳步攀升。  相似文献   

20.
在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世界贸易投资合作显著萎缩的大背景下,中国、东盟十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15个经济体顺利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促进后疫情时期全球经济尽快复苏和提升我国对外经贸合作水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