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国内民众对大豆油消费的广泛偏好,大豆成为我国食用植物油压榨生产的重要原材料,我国大豆进口数量庞大而国内大豆生产数量十分有限,引发人们对大豆供给安全的担忧。而随着我国加入WTO逐步放开大豆进口,我国大豆进口数量不断增加,2020年大豆进口超过1亿吨,大豆供给对外依赖程度不断增加,尤其在中美贸易摩擦期间,更引发了人们对大豆和食用油供给安全的担忧。本文对我国大豆贸易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障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的对策:发展油料作物生产提高自给率、科技助农发展高效油用大豆品种、科技助农发展智能化大豆种植技术、稳定大豆贸易规模和多元化进口来源优化大豆贸易结构等。  相似文献   

2.
尽管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国和主要生产国之一,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大豆需求的日益增加,进口量逐年上升,国外转基因大豆凭借其产量和价格的特殊优势,不断冲击中国传统大豆的优势地位。外资企业已经渗透到中国大豆的加工企业和进口贸易等各个环节,中国的大豆加工贸易和饮食安全所面临的风险与日俱增。通过阐述中国大豆贸易的发展历程与大豆市场供需现状,分析其不利影响,并提出政府应加大补贴力度与科研投入,提高大豆自给能力;制定科学的大豆发展规划,加强相关部门之间协作;构建完善的大豆产业链风险管理体系,改善宏观竞争环境;发挥传统豆制品加工业优势,促进大豆加工业的多元化发展;规范大豆期货交易市场,保障国内非转基因大豆的定价权;加大转基因大豆进口监管力度,打造国产大豆绿色品牌等改变中国大豆产业现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豆供给安全是我国实现粮食安全目标重要的一环。长期以来,进口大豆有效弥补了我国需求空缺。但近年来国际贸易环境愈加严峻,大豆进口面临的风险持续上升。为增强大豆进口风险抵御能力、保障我国大豆供给安全,本文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结合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优化我国大豆供给布局。研究发现:国内市场方面,在维持1.5亿亩种植面积情况下提高单产水平,2025年国内供给可达约2200万吨。国际市场方面,近期国外市场有1400万吨的拓展空间;远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农业合作,可提供1000万吨的出口空间。基于此,应推动大豆振兴计划实施,多措并举提升国内产量;防范化解进口依赖性风险,全球范围推进多元化进口路径;提升国际大豆市场定价话语权,构建进口风险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我国大豆进口持续急剧增加的不利局势,基于1993至2009年间的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历年大豆的产量、国内外价格、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食用消费量、豆粕及豆油需求量等因素与大豆进口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大豆进口的主导因素为豆油需求,其次是国内外价格、大豆产量和食用消费,最后是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基于该结论,针对性地提出了增加农业投入力度,培育优质高产大豆;促进生产、流通环节成本的降低,提高国产大豆的价格竞争力;提高我国大豆的产量,发挥我国非转基因大豆的优势等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柳琪 《农机市场》2023,(3):13-15
<正>在近年的政策支持下,国内大豆稳产增产效果显著。往年中央1号文件多次提出的“稳定或提升大豆生产”目标,在政策不断加码和时间累积之下成效显著:2022年国内大豆产量首次突破2000万吨,创下历史新高。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延续了此前大豆稳产增产的产业发展规划,并再次提出:加力扩种大豆油料、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我国的大豆需求不断提高且进口来源集中。为满足国民需求和规避进口集中的风险,我国亟须开辟多元化大豆进口渠道。鉴于哈萨克斯坦农业资源丰富且与我国贸易关系紧密,选定哈萨克斯坦为研究对象。基于2001-2020年哈萨克斯坦大豆种植面积、产量数据,模拟种植面积扩增、单产提升的四种情形得出对应种植面积,建立灰色模型对哈萨克斯坦大豆增产进行模拟与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其大豆产量为实际产量的5.5~12倍;2030年哈萨克斯坦大豆产量将达2020年实际产量的16.5~36倍。  相似文献   

7.
大豆作为重要的油料、食用和饲料作物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也是参与国际贸易的重要农作物之一。“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各国大豆贸易带来了重大契机。基于2016—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大豆贸易数据,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了“一带一路”国家大豆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演化过程。研究表明:2016—2020年间“一带一路”大豆贸易网络整体连通程度较弱,各国间的联系密切程度较低;由于地理、气候、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各国之间的贸易活跃程度也有所差异;中国是“一带一路”国家大豆贸易的重要参与者,起到沟通其他国家的桥梁作用,且其出口依赖程度较低。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建议我国应继续巩固“一带一路”国家大豆贸易的核心地位,提升中转能力,稳固大豆出口市场。  相似文献   

8.
大豆进口定价困境困扰中国近20年,严重损害了中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利益。在综述多位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大豆进口定价方式和价格波动情况及大豆产业中的跨国垄断势力,指出跨国粮商即中间贸易商主要通过控制大豆产业链来影响国际大豆价格变化,对中国大豆生产和贸易造成严重冲击。中国必须从国家政策层面,建立进口大豆生产与进口信息发布中心,增加国内大豆生产,弥补大豆供需平衡,加大南美大豆市场货源竞争直接投资力度,建立增进中国进口大豆整体议价能力的联合采购机制。  相似文献   

9.
作为世界大豆第一大消费国,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较高。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对我国大豆产业产生了一系列深刻影响。本文介绍了中国大豆的产销格局,分析了中国大豆的进口贸易。在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大豆市场短期供应趋紧,来自其他国家大豆进口增加,但是对下游产品影响有限。中国大豆产业应通过调整需求结构,减轻需求负担、依靠科技进步,使大豆生产机械化与技术化、提高大豆的国际定价权地位、构建大豆进口多元化格局,加强农业国际合作等手段,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罗维燕 《中国市场》2008,(15):108-109
我国由大豆世界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转变为最大的进口国,究其原因主要有国内大豆需求持续增加,而国内种植面积和产量并没有相应增加,国产大豆价格高,国内压榨企业外资垄断,以及国家对大豆和大豆制品的进口政策不同导致的。  相似文献   

11.
王洪凯 《北方经贸》2023,(11):30-34
对中国进口巴西大豆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稳定中巴大豆贸易,进而稳定中国大豆市场。文章着重从政府治理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外贸易开放度、国内大豆产量、汇率、中美贸易关系六个角度进行分析。总体来看,中国和巴西同为大经济体量的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环境稳定且对外贸易开放度高,从宏观角度说来对中国进口巴西大豆有着稳定的正向影响,并且国内大豆产量、汇率、中美贸易关系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成林 《现代商业》2013,(34):83-84
近年来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不断缩减,进口规模持续攀升,但大豆需求量仍不断激增,市场缺口日益凸显。由于我国大豆产业链逐步被外资控制,对进口大豆十分依赖。要提高我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政府必须增加大豆产业的生产补贴,制定保护价格,鼓励对外直接投资,同时提高国产大豆单产量,改善品质,加大宣传与支持非转基因大豆的种植,加快推动我国大豆种植业的复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增加,大量的大豆进口,直接挤压国内的价格,严重挫伤了我国豆农的种豆积极性,预计今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1.33亿亩,同比减少640万亩左右。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相比,存在品质不一,含油率较低的缺点,面对国际市场竞争,我国大豆产业需要扬长避短,通过宣传国产大豆非转基因的优势,加大食用大豆的出口;充分利用大豆资源,提高大豆蛋白加工能力,提高大豆附加值等途径振兴我国大豆产业。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油料成为了我国第一大类的进口农产品,为了衡量油料进口对国内生产和整体福利的影响,本文以大豆和油菜籽为例,选取1991-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测算了其Armington替代弹性和进口福利波动值。从短期来看,大豆和油菜籽进口对国内生产的冲击不大,进口福利的减少主要是由进口价格上涨引起的;而长期替代弹性则较大,如果不重视发展国内生产,提高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掌握进口定价权,进口就会对国内生产造成较大冲击,降低整体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国大豆贸易现状的分析,指出在中国大豆高达80%的进口依存度背后,存在着严重的贸易逆差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因素的分析,指出我国大豆贸易逆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市场供不应求、国内豆业不成熟的产业结构、国外市场有目的的渗入式垄断、政府缺乏对国内豆业的扶持和对国外豆源流入的控制等。改善我国大豆贸易逆差的最终出路在于实行大豆产业的链式管理、优化大豆种植业的产业结构、增加政府介入力度以及加强对转基因大豆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6.
中美两国大豆贸易市场紧密联系。受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的影响,中国针对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加征25%关税的反制措施会对中美两国的经济利益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5%的进口关税意味着中国进口美豆的成本增加,同时也意味着美豆出口的利润空间的萎缩。分析中美大豆贸易在全球大豆贸易市场中的地位和中美贸易战加剧对中国大豆进口市场的潜在影响,应对贸易战可能对国内大豆贸易造成的潜在不利影响,中方可以采取的措施是积极调整采购来源地,主动构建多元化进口大豆供应体系;提高国产大豆自给率;积极寻求大豆的替代品;增加国产油料作物供给。  相似文献   

17.
日本农业资源匮乏,农产品大量依靠进口。但近年来日本大豆生产发展迅速,总产量从1994年的9.9万吨上升到2004年的28万吨,增长了1.8倍,日本油料生产的快速增长与国内油料发展与保护政策是息息相关的。日本以国内支持方式鼓励本国农民种植大豆等油料作物,利用边境措施来保护国内油脂加工业的发展。这些政策大大减少了植物油的进口量,保护了本国农民利益和促进了油脂加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也是植物油的进口大国,进口量占到总需求量的一半左右。因而,学习借鉴日本油料发展政策,对于稳定我国国内植物油市场,发展油料产业,保证食用油脂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磊  傅林 《商业研究》1997,(1):10-13
大豆市场供求形势及市场预测王磊,傅林中国大豆市场的供求形势,由国内大豆及其它油料的生产、全球大豆及其它油料作物的供求形势,国内对食用植物油的需求等多种因素决定。在我国将长期存在食用植物油短缺的情况下,大豆的生产对大豆市场起着决定性作用,国际市场对国内...  相似文献   

19.
日本油料发展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油料进口大国,近年来日本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政策刺激国内油料生产,一方面以国内支持方式鼓励本国农民种植大豆等油料作物,另一方面利用边境措施来保护国内油脂加工业的发展.这些政策措施大大减少了植物油的进口量,保护了日本农民利益和促进了油脂加工业的发展.目前中国也是植物油的进口大国,进口量占到总需求量的一半左右.因而,学习借鉴日本油料发展政策,对于发展我国油料产业,保证食用油脂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黄蓓 《中国物价》2014,(3):49-52
近二十年来,我国大豆市场一直保持供求同步快速增长的态势,大豆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由于国内大豆产量增长缓慢,供给的增加主要依靠国外进口来实现。国内大豆需求逐年增长,其中2012/13年度榨油消费占总消费的82.4%,国内外大豆价格差是大豆进口的主要原因。大豆是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在需求刚性和国内水土资源约束不断加大的矛盾下,大豆进口的资源替代、供给保障和结构优化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