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雯雯  冯亮  王文骏 《上海商业》2022,(11):163-165
A级旅游景区不仅是我国进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的重要依据,更是影响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运用淮海经济区各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相关旅游数据,分析各地A级旅游景区的数量及等级,并且通过地理集中指数以及基尼系数,对区域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A级旅游景区省际分布不均匀,各市A级旅游景区数量及景区等级差异明显。四省中山东旅游影响力最大,江苏次之,河南最小,景区影响力较大的市主要有临沂、济宁、徐州、淮安、盐城;淮海经济区整体及各省内部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均呈集中分布态势。  相似文献   

2.
林灵生  赵军 《江苏商论》2012,(8):121-123
本文选取国家旅游局评定的甘肃省131处A级景区,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工具,定量分析了各景区间的欧式距离、分布均衡性以及与人口分布之间的均衡、配合程度等。结果表明,从宏观角度,甘肃A级景区的空间分布属均匀型,呈略有集中趋势的平均分布;从微观角度,甘肃A级景区地域与客源市场关系非常密切;景区密度相对较高的区域为酒泉-嘉峪关、平凉和兰州地区。  相似文献   

3.
崔英方 《中国市场》2022,(31):71-73+78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文章利用网络大数据了解南京博物院的客源市场特征和游客旅游体验评价,对南京博物院的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分析结果显示游客对南京博物院的认可程度较高,旅游体验总体较好,但在服务态度、活动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基于分析结果,文章从加强现代化营销、文创产品开发、注重服务品质提升等方面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黄东梅 《商》2014,(16):50-50
自2005年国家旅游局出台《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后,5A景区就成为全国旅游景区追求的极致和标杆,更是成为引导游客出行的金字招牌。截至3013年,全国共有173家5A级景区。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各大旅游景区竞相创建5A级景区。随着旅游景区5A级资质的成功申报,景区的门票价格随之成为景区升级后的一个重要变化量,很多旅游景区靠5A级景区的这块响亮的招牌,增长门票价格。本文以国内5A级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为出发点,初步探讨5A级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方式,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加文 《北方经贸》2022,(4):158-160
我国A级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的核心要素,对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生产和需求理论,以我国A级景区总收入、接待人次、固定从业人员、景区总数、总投资作为变量,构建回归分析模型,并利用2019年A级景区统计数据,对A级景区收入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鉴于此,提出打造精品景区旅游品牌、创新景区经营模式、提升固定从业人员服务质量、扩展网上销售渠道、加大旅游项目投资、提升景区潜在竞争力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文旅融合时代的到来,为旅游购物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湘西地区地域文化内涵丰富,土家族、苗族的服饰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茗茶文化、巫傩文化神秘而独特。湘西地区旅游商品改革时应做到文化传承与现代艺术创新相结合、传统文化性与现代实用性相结合、民族文化与顾客情感需求相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将湘西地域文化有效运用到旅游商品设计制作中,开发出具有湘西地区民族文化特征的湘西名饰、名具、名茶、名食等优质旅游商品。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Nvivo12质性研究方法分析了桂林市发展夜间旅游的潜力和存在问题.研究表明桂林发展夜间旅游具有国家政策支持、夜游资源丰富以及巨大的夜游市场方面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缺乏全面规划、夜游管理水平滞后、尚未形成品牌体系等发展困境.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推动桂林夜间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途径,即在"文旅融合"视角下,以文化铸...  相似文献   

8.
王恒 《市场论坛》2022,(12):64-69
文章以锦州市为案例,在分析文化旅游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锦州市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困境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其现存的问题,包括文化旅游资源亟需保护、文化旅游产品缺乏创新、文化旅游宣传力度不足、文化旅游人才严重短缺等。基于文化旅游的内涵,在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锦州市文化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包括全力保护文化旅游资源、创新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大力加强文化旅游宣传、积极引育文化旅游人才等方面,以期为区域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充分利用、整合云南省旅游资源,本文运用地理统计分析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了云南省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区域差异成因。结果表明:最邻近指数R=0.8107,云南省3A级以上旅游景区属于凝聚型分布;基尼系数=0.8917,空间分布均衡度C=0.1083,其地理集中程度很高,空间分布均衡度很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景区分布与旅游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可达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王恒 《市场论坛》2023,(9):12-17
文章以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为案例,在分析民族文化旅游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新宾满族文化旅游发展条件、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境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其现存的问题,包括旅游资源保护不力、旅游产品有待提升、旅游宣传力度不足、旅游服务尚需完善等。基于民族文化旅游的内涵,在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新宾满族文化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包括积极保护旅游资源、大力提升旅游产品、加大旅游宣传力度、不断完善旅游服务等方面,以期为新宾满族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对旅游景区的网络关注度的研究,对于区域旅游宣传、旅游营销提供有益借鉴,有助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基于百度指数平台获取2016-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5A级旅游景区的网络搜索指数,利用月度集中指数、变异系数、地理集中指数、首位度等方法,分析其网络关注度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网络关注度呈上下波动态势,2020年大幅下降;网络关注度月度变化与节假日和淡旺季有较强相关性;网络关注度呈现出“以重庆、四川为核心,东部地区偏高,向中部、西部地区递减”的空间格局;5年间大部分景区的网络关注度较稳定,主要集中于峨眉山、乐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等旅游景区;网络关注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消费支出、互联网接入户数、初中及以上人口数呈正相关,与地理距离呈负相关。基于此,应优化旅游产品体系,差异化地开展旅游宣传营销,完善区域旅游交通网络。  相似文献   

13.
现如今,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进程不断加快,文旅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文旅融合发展不仅能拉动经济增长,还能促进文化交流。从文旅融合发展的角度来看,山东省德州市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具备良好的融合基础,拥有较好的融合条件。因此,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要求下,针对德州市旅游和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现状,研究适合德州市旅游开发和红色文化传播融合发展的路径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罗敏  王取银 《现代商业》2021,(16):82-84
佛山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也是广东主要的旅游客源地,在发展全域旅游的大环境下,整合佛山的文化与旅游资源,促进佛山旅游目的地旅游经济发展是当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议完善佛山文旅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发展文旅创意产业,推进文旅项目建设,加强旅游数字化平台建设,加快发展智慧文旅体系与文旅...  相似文献   

15.
16.
17.
孔捷 《中国商论》2023,(13):27-31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这一战略的有效途径。乡村旅游在我国既有一定的时间积累,又有一定的经验积累。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及旅游市场的日益成熟,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走文旅农融合之路,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阐述乡村旅游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文旅农融合的视角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文旅农融合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湖南入境游发展面临产品较为单一、市场营销渠道效果不佳、交通基础设施通达性不强和公共服务能力偏弱等诸多困难和问题。基于此,文章认为,要从增加入境旅游产品有效供给、强化入境旅游市场精准营销、完善旅游交通设施功能、培育入境旅游骨干旅行社、提升入境旅游服务品质等方面努力,加快湖南入境游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升,人民日益增强的需求从物质转变成了精神需求。当今,我国的旅游产业开始进入"品质"时代,产业链条的延伸开始出现"文化+旅游"的运作模式,旅游行业的消费升级改变了传统游乐园、景区景点的消费内容。虽然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业逐渐兴旺,但是缺乏内涵和生动性的旅游文化无法引起游客的兴趣和信赖,IP的出现恰好能缓解该情况,如何采用IP的方式做到"互联网+"是旅游业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对文旅融合背景下IP构建路径进行研究,分析目标市场、市场定位、市场细分应当采用的IP建设模式,以期为文旅融合背景下IP建设的商业模式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访谈法对陕西省乡村旅游产品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且对比国内其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并结合对游客的调查提出了陕西省乡村旅游产品提升应以文旅融合为指导,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结合文化创意产业,提升乡村文明风貌和加强网络营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