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说过:“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它也不能停止生产,因此,每一个生产过程,从经常的联系和它的不断更新来看,同时也就是再生产过程。”也就是说,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消费,社会再生产便无法继续进行,消费既是生产的起点也是生产的终点。我国经济处于艰难启动期,一方面市场疲软,产品普遍存在供大于求的状况.另一方面,国内的居民储蓄欲望在不断地加强,储蓄率在不断地攀升.那么,研究消费水平,对于确定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的比例,积累与消费的比率,确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产决定消费是学术界仍在流行但尚未得到证实的一个假说。马克思论述消费对生产的决定作用时已经提出了四点依据。除此之外,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自然属性、主体属性、意识属性、内在逻辑也是证明消费决定生产这一规律客观存在的重要依据。讨论消费与生产的主从关系问题,并不是要否认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对消费具有决定性作用,而是要从根本上说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阐明消费决定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一般规律,进而深刻揭示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扩大内需、更加注重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从远程工作看信息化社会消费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程工作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Internet的普遍使用而出现的一种崭新的工作模式。远程工作方式之所以能迅速得到推广,与目前社会信息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有直接的关系,这种工作模式使个人不必再将自己的生活严格区分为生产时间和消费时间,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主动权,从而较好地揭示了信息化社会消费过程与生产过程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分配得是否合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它涉及到国家如何处理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社会主义再生产能否实现,特别是社会主义消费、生产和建设等方面能否协调地增长。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分配原理,是他的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们合理地分配社会产品以促进社会主义消费、生产和建设等方面按适当比例协调地增长的理论武器,因而也是我们正确理解和全面实现我们党十二大确定的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我们党的十二大确定今后二十年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  相似文献   

5.
郭敏 《生产率系统》2003,(2):72-72,60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先行性的重要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电力是一种无形、不能储存的二次能源,电力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紧密相连,在瞬间同时进行,互为条件,同时完成。这是电力工业区别其他工业的基本特征。因此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要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和电力生产的客观规律,运用科学方法。合理组织企业的生产过程,确保系统功率的平衡,以确保电力生产安全、可靠、高效率地进行。  相似文献   

6.
试论广东缺电的社会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电力能源具有高度依赖性的今天,人们变得离不开电了。缺电会给社会带来很多问题。在生产领域,作为生产者和中间消费者的企业因缺电而不能正常生产,效益受损;在消费领域,作为终端消费者的家庭也因缺电而增加支出或支出变得不确定,利益同样受损。可以说,缺电带来的是社会成本的上升,社会效益因社会成本的上升而下降。  相似文献   

7.
计量工作的重要性计量是一项古老而又新兴的事业,它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它在一定意义上也标志着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高低,由于我国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还不十分发达,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还有待提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所利用,特别是现代化社会它已远远超过了度量衡的范围。计量在工业企业生产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计量工作是工业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工业企业生产的目的是用人力、物力的合理消耗而取得社会需要的劳动产品,工业生产的过程即C+V+M的过程。产品的取得要经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消费物化劳动与活劳动,最终构成产品实体。并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记账、算账、报账,  相似文献   

9.
计量工作的重要性:计量是一项古老而又新兴的事业,它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它在一定意义上也标志着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高低,由于我国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还不十分发达,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还有待提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所利用,特别是现代化社会它已远远超过了度量衡的范围。计量在工业企业生产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计量工作是工业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大部分工业企业中把计量工作作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推动技术进步的基础工作来抓。  相似文献   

10.
郑秉  朱志勤 《经贸实践》2005,(12):32-33
消费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消费的调控可有效地促进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引导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公平.从而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地发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05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不断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因此.如何扩大消费.使需求稳定增长,成为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消费水平作为消费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年内平均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额,同时也可以用来指称一国的消费总规模,即社会总消费。研究消费水平,对于确定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的比例,积累与消费的比率,确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崔强 《经济论坛》2005,(10):134-135
一、图书馆需要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生产、传播、转让、应用和提高基础上的,这几个环节紧密衔接、循环运行,构成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知识经济十分重视知识的扩散、应用和创造。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方式和运行过程变成了一种大规模地运用知识、消费信息的实践过程,当代人类社会开始由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而这个时代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知识变成了最重要、最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序的矛盾。也就是说,尽管每一家企业在组织生产上是有效的,但生产目标的确定却是有疑问的。换言之,每一家投资或扩大生产的产量目标虽然只是整个市场的一个小比例,但是,所有相同企业的生产目标的总量,则可能远远超过了整个市场的有效求。按照现在说法就是重复建设。当所有这些企业生产出产品时,就出现供过于求,经济危机出现。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日趋剧烈。与此同时,森林的生态环境调节功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林业不但是一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同时也是生态公益功能生产部门。但是,在分类经营不能得到有效实施的情况下,对林业生态公益功能的认识只能停留在宣传上,还未能做到针对森林的公益功能采取有效的经营措施,也未能理顺受益与经营之间,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因此也直接影响到生态公益林经营和商品林经营两者之间的正常经营关系,使两者的主体功能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5.
经济伦理思想的变化是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表征,也是社会伦理道德变迁的前沿。中国经济伦理思想是用以指导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规范和评价人们经济思想和行为的伦理思想体系它涉及到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伦理观。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合理化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独特的消费心理、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大学扩招,大学生消费在社会总消费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大学生今日的消费心理与理财观念将深刻影响中国未来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和谐消费”的关注,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绿色消费”意识和“科学理财”观念,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成为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工具。然而,孤立地从生产角度分析创新,并不能完整地说明创新的效应机制。创新不仅具有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扩展资源等生产性效应,而且具有提高消费效率和拓展需求等需求性效应。在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且未实现分配公平化的情况下,经济不断增长的历程正是创新双重效应的共同作用;经济增长周期性地被危机或衰退所阻滞却是创新过于追求生产效率而缺乏对需求刺激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把物质资料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具有不可磨灭的科学意义,但是难以全面反映当代社会产品结构和生产结构,可以也应当结合当代经济实际予以拓展,在两大部类划分基础上引入第三部类概念,实行三大部类划分。概括地说,第一部类是指进入生产消费的物质资料产品及其生产部门或行业;第二部类是指进入人们的生活消费的物质资料产品及其生产部门或行业;第三部类进入生产消费或生活消费的非物质资料产品及其生产部门或行业。这样按照社会产品结构来划分社会生产三大部类结构,划分结果比较周延,有利于根据社会产品同社会需要相适应的程度来判断国民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也有利于坚持、发展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相似文献   

19.
生产力定义和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刍议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生产力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或生产方式下,由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的生产的活动不断随机组合着的具有运动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等特点的一种社会共同活动方式。其中,物质生产活动是基础,精神生产活动是关键;人的生产的活动是核心.教育是"生产人"的活动过程。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的教育水平,实际上是其生产力水平的象征和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之间的无休止的矛盾运动过程是推动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20.
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随着人的需求从实物逐步过渡到其背后的意义,传统的生产社会也将被消费社会所替代,在这样的社会里,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价值与生产便都具有了文化的含义。从人的需要、消费社会、商品和服务文化的角度分析认识现状,以求为增强当前中国的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力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