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品牌生态位原理及其对企业品牌战略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品牌生态位的内涵及其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品牌生态位重叠、分离、泛化、特化、缩放、动态变化、关键因子控制、多维竞争弱化、熟化、协同共生、非平衡发展、最优化及保护等品牌生态位原理,分析了在品牌初创战略、品牌可持续成长战略、品牌跨越式发展战略、企业名牌战略等13个方面对企业品牌战略的影响及启示。  相似文献   

2.
《企业经济》2017,(3):14-22
品牌生态研究对品牌定位与塑造、品牌关系梳理,以及品牌资产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现有文献的分析、比较和总结,发现品牌生态理论研究聚焦于品牌生态的性质,以及品牌生态系统、品牌生态位及品牌生态管理等问题,这些研究奠定了现有的品牌生态理论基础,但是在品牌的"生态"功能挖掘、品牌群整体生态系统的构建以及品牌生态位维度及要素体系、前置因素和后效机制构建等方面尚需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品牌生态系统是一种人工构造的生态系统,企业应该能动地创建和优化自己的品牌生态位,提高企业品牌竞争能力.品牌生态位分为目标品牌生态位和实际品牌生态位,生态位适宜度应包含目标品牌生态适宜度和实际品牌生态适宜度,通过优化两类品牌生态适宜度提高企业品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4.
《企业经济》2013,(7):11-14
网络经济时代,网站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品牌竞争。本文运用品牌生态位的基本原理,探讨了互联网品牌生态位与品牌竞争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互联网品牌生态位竞争博弈模型,通过对博弈模型均衡解的分析与讨论,给出了不同竞争博弈环境下互联网品牌竞争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内目前为止几乎没有将品牌社群与品牌延伸领域相结合的研究文章。本文分别从这2个领域中选择了既有很强理论价值又是品牌企业十分看重的品牌社群认同度、品牌社群参与度和品牌延伸评价三个潜变量,通过对来自汽车行业某奢侈品品牌社群的社群成员样本进行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数据分析,探讨了品牌社群认同度和参与度对品牌延伸评价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证实了研究假设:品牌社群认同度对品牌延伸评价有正向作用,并且通过品牌社群参与度这个中介变量对品牌延伸评价有间接的正向影响。这个结论不仅为品牌社群作用的机理理论提供了较为有效的补充,还为奢侈品品牌企业建设、培育品牌社群和发展延伸品牌提供了较为有力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张嫱 《东方企业家》2006,(10):20-21
今天的企业不再主导品牌,拥有话语权的社群掌握品牌生死大权。每一个品牌、企业,都要面对社群的严苛检验,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社群主导品牌![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生物生态学理论被引介入品牌管理领域,逐步形成了品牌生态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本文在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基础上,对品牌生态学科的发展历程、框架与重点发展方向以及理论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认为品牌生态学科的发展基本上沿着一条由现象到概念再到原理及应用的理论发展路径展开,其框架主要包括研究意义、研究对象、概念体系、原理体系、研究方法体系以及应用体系等。今后研究重点在于探索并界定品牌生命、品牌生态、品牌生态环境、品牌生态系统等的内涵与基本命题,深入研究品牌生态系统构成及内在规律等。品牌生态学科理论方法的应用有着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8.
传统顾客关系研究的焦点是顾客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而“品牌社群”概念的提出,则着眼于购买使用同一品牌或对该品牌深感兴趣的顾客之间的关系。本文从解析品牌依恋和品牌社群的内涵入手,通过分析品牌社群经营的理论基础,提出强势品牌是品牌社群构建的基础,顾客价值是品牌社群维系的纽带,情感营销是品牌社群发展的保障。有效经营品牌社群是企业维系进而发展顾客关系,提升顾客品牌忠诚度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9.
品牌生态位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品牌生态位的优化整合。借助生态位优化理论推进和实现品牌生态位优化,有利于增强品牌的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保持品牌正常有序演进。围绕品牌竞争力提升,需要构建相应的策略体系,主要包括加强品牌生态位优化的重要性认识、目标方向确立、经费保障、评级方式改革、主体建设等。  相似文献   

10.
生命周期理论视角下的品牌生态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品牌生态位的内涵生态位作为生态学中一个内容丰富、涵义抽象的重要概念,是指每个种群与群落中其他种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对位置及其机能关系。品牌生态位是指品牌在其生存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和所利用市场资源  相似文献   

11.
品牌生态位优化模糊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生态位理论与传统的市场定位理论相结合,从生态位的角度提出了品牌优化的内在依据是通过竞争进入资源相对更为丰富的市场空间,以提高品牌适应性指标为标志。在此基础上,运用AHP和模糊评价对样本品牌的综合竞争实力进行了定量测评,目的在于对生态位重叠情况下的竞争格局预先作出判断,从而提高品牌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构建中国商业银行品牌生态位,本文在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银行品牌生态位的重叠度、维度、宽度进行了测算,并利用OLS模型进行了线性回归检验。研究认为,在品牌生态位重叠方面,越是资产规模大的银行,优势就越明显;品牌生态位重叠度越大,品牌生态位维度和宽度的重要性就越强;同样,品牌生态位维度和宽度做得越好的商业银行,重叠利用资源的效率也就越高。中国商业银行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空间,应从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创新金融产品、重视人才培养、大力发展生态金融、加强风险防范等方面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13.
品牌理论研究(5)品牌的生态位适宜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品牌的生存需要占据一定的生态位。品牌的现实生态位与理想生态位越贴近,其生态位适宜度越好,品牌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文章首先给出影响品牌生态位适宜度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构造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将品牌的生态位适宜度量化,从而使品牌生存状态的评价更直观、更准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位态势理论的品牌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品牌竞争的时代。学者们将生态位引入品牌研究从而提出了品牌生态位的概念,表征品牌在生态系统中的相对地位和品牌对资源及环境变量的利用情况。从品牌的态和势两方面构建品牌生态位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比较全面和系统地评价品牌所占据资源空间及其与其他品牌的相对地位与作用,为品牌定位和品牌扩张相关决策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生物生态学理论被引介入品牌管理领域,逐步形成了品牌生态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本文在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基础上,对品牌生态学科的发展历程、框架与重点发展方向以及理论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认为品牌生态学科的发展基本上沿着一条由现象到概念再到原理及应用的理论发展路径展开,其框架主要包括研究意义、研究对象、概念体系、原理体系、研究方法体系以及应用体系等。今后研究重点在于探索并界定品牌生命、品牌生态、品牌生态环境、品牌生态系统等的内涵与基本命题,深入研究品牌生态系统构成及内在规律等。品牌生态学科理论方法的应用有着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6.
生态位是生态学理论的核心概念,用以描述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作用和资源占有、利用状态。品牌生态位是企业品牌市场位置、占有率和资源利用状态的体现,具有整体性、动变性、平衡性和遗传性等特征,其类型由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组成,横向维度可分为理想生态位、现实生态位和潜在生态位;纵向维度可分为形成期生态位、发展期生态位、成熟期生态位和衰退期生态位。  相似文献   

17.
生态位理论及其在小城镇发展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作为生态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生态位理论在人类生态系统研究中同样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尝试将生态位理论引入到小城镇发展研究中 ,从生态位的角度 ,通过对小城镇竞争关系的研究 ,对小城镇职能同构给予新的解释。在此基础上 ,提出发展特色经济是未来小城镇发展的主流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了品牌社群、生活形态和品牌联盟内各自原理基础上,研究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品牌联盟建立的新模式,为企业的品牌联盟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企业品牌成长的生态位,包括企业品牌自身的生态环境和企业品牌成长所需要的生态环境。国企品牌国际化过程面临着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产业价值链端口低,品牌附加值缺失的生态位挑战;二是品牌国际化过程生态位路径选择的挑战。为此,需要采取以全球思维推进国企品牌国际化的本土化实施;以全球思维创新商业模式,提升国企品牌国际化的业态层次;以全球思维进行品牌战略管理,健全国企品牌国际化的危机风险管控机制,从而改善国企品牌国际化的生态形象,增强市场话语权。  相似文献   

20.
《企业经济》2014,(11):17-20
物流企业品牌建设能够帮助企业有效获取市场,推动区域行业快速发展。本文从生态位视角对江西省37家物流企业的生态位维度、宽度、重叠度和密度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江西省物流企业整体规模偏小,数量偏少,存在部分同质化现象,品牌建设还需不断加强强。据此,提出生态位压缩、扩展、移动、协同进化的竞争策略和规范企业品牌建设管理机制、培养企业员工品牌意识、设定合理的品牌建设目标、基于市场导向的品牌定位、构建多渠道的品牌推广、加强人才培养的品牌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