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各地信息     
天津——以租带售盘活空置房最近,天津一些房地产商提出,打破空置积压商品房只售不租的传统做法,制定行之有效的办法,实行空置房以租带售。据了解,房地产商将空置房出租,并与租房户签订购租合同,如果租房户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购买所租住的这套住房,租房户所付租金可以冲抵购房款。如果租房户只做租住之用,不买房,事先交纳的  相似文献   

2.
杭东 《上海房地》2014,(2):56-57
买房与租房 众所周知,房价是国家经济状况的风向标之一。无论在中国还是澳大利亚,房价都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和中国不同,在澳大利亚还有租房这一重要的选项,所以即使人们面临婚姻,也还不必马上买房。  相似文献   

3.
《楼市》2011,(8):82-83
近来,尽管楼市低迷,商品房交易冷清,但房产维权却丝毫没有偃旗息鼓的迹象。买房问题、租房问题、装修问题,这场由购房者、开发商、房产中介、房东联袂主演的大戏仍在上演,当中关系千丝万缕,矛盾林林种种。  相似文献   

4.
<正>一、公租房与商品房的比较(1)消费心理的比较。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是绝大部分中国人的愿望。这一点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不一样,他们不一定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可能会根据租房和买房这两者的总成本考虑,在自己有生之年各自总共需要花多少钱,然后  相似文献   

5.
农民进城买房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调研数据为基础,对农民进城买房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民进城买房的行为和意愿主要是由家庭成员就业结构决定的,农户家庭人口的非农化就业比重越高,农户越有可能已经进城买房,越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进城买房.农民进城买房行为可以描述为:家庭成员非农化就业水平较高的农户,主要受到家庭人口就业结构的影响,出于便于就业、子女教育、投资等方面的考虑,选择在农户家庭所在地的城镇购买商品房,进而实现部分家庭成员的进城居住.  相似文献   

6.
市场的相关数据表明,目前房屋售价大幅度上扬的同时,不少地区的房屋租金价格却呈下跌趋势。房价与租价之比,甚至被扩大至20倍以上,在房价居高不下,租房也越来越显示出自身的优势,传统“买房绝对优于租房”的观念被打破了,究竟是买房好还是租房好?“买房派”和“租房派”的PK进行得如火如荼。双方似乎都有充足的理由。正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编按]  相似文献   

7.
买房是个大家都关心的话题,但如何买房却是一门学问。本期置业栏目组织了几篇关于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住房,买房还是租房好等话题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买房或租房有所帮助。今后将陆续推出其他话题,请读者垂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7,(26):77-78
本文在文献分析基础上,总结影响商品房风险态度的初始清单,包括教育背景等15个因素。通过对26位专业人士访谈修定初始清单后包括16个影响因素。在较大范围内对商品房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收回的363份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序列分析,得出影响商品房消费者风险态度的关键因素11个,并通过因子分析将影响因素分为知识与经验、个人感知和经济环境的判断三类。  相似文献   

9.
如果要把租房的原因归结为经济能力上的无奈和职业上的不稳定性.那么答案是不尽然。这个城市有一群人.他们选择租房或许是机缘巧合.或许是观念另类.或许是境遇使然.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能买房.但也成了租房族。  相似文献   

10.
《东南置业》2010,(6):36-37
买房难租房愁,已然成为城市无产者的共同情绪。一边是居高不下的房价,一边是居无定所的漂泊感,面对频频上涨的房价与租金,租房买房之间如何选择与权衡,不仅是一本精力账和心理账,更重要的,这是一本经济账。  相似文献   

11.
住房的问题应该是古往今来老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了,所谓“家无房不稳,民以食为天”,所谓“安居方能乐业”,无不说明住房之于人生之于生活的重要性。本来,买房而居已经成为广大城市置业者的共识,可一段时间以来,一种观点却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他们对居住方式的选择。因为既有学者认为“买房资金成本和月供分别是租金的1.1倍和1.3倍,买房比租房的资金成本要高,买房不如租房”;又有官员提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方向应该是‘30%的人买房,70%的人租房’”,再加上一些媒体隔山观虎斗的鼓噪和吆喝,使得需要者们还真有些晕晕乎乎地不知道是该买房还是该租房了。  相似文献   

12.
租生活     
买房置业的住房习惯,加之租房不再那么划算,更多人还只是被动地将“租生活”当做买房前的过渡。北京等大城市租房市场的增长。并不意味着真正的租房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13.
对于毕业不久或收入不高的工薪族来说,目前买房是一件遥遥无期的事,而且自身不具备申请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条件,无奈只能选择租房,每个月的租房成本占据了薪资的“大头”。除了寻求志同道合的人合租,选择相对便宜的地段租房等方式可以减少租房开支外,公积金也能用于交租。  相似文献   

14.
一、新世纪——一个良好发展的开端当前,全国和上海房地产市场发展态势良好,已经基本摆脱了90年代后期一度出现过的徘徊和盘整的局面,进入了一个相对活跃、持续发展的阶段。从全国市场来看,2000年1~9月份,全国销售商品房面积6420万平方米,大于新开工的6335万平方米,和去年同期相比,商品住宅投资、竣工面积、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和个人买房均有大幅增长;居民对房地产市场和房价的预期也发生变化,由持币待购逐渐转为积极入市,开发商投资的信心大增,商品房价格稳中带升。上海房地产市场表现更是良好,可以说是市场  相似文献   

15.
政策点击     
房屋买卖 外地人有望凭身份证在京买房 去年底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北京市城市房屋转让管理办法》有望近期出台。新的房屋转让管理办法将放开商品房的销售对象,外地人凭身份证就能在北京买商品房;房屋买卖方式选择多样化;房屋买卖手续将简单了;办理产权证的环节中,取消了产契手续,直接办理产权证;个人买房,仅出示身份证即可;产权证办理,限定了办理时间,提高办理速度。  相似文献   

16.
德国租房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亮亮 《企业导报》2010,(8):265-266
德国通过完善的租房政策和在商品房市场上的重税政策保持了房价的长久稳定。过去10年里,扣除物价因素,德国房价实际上在以每年1%的速度缩水。为了解决百姓的住房问题,我国应学习德国,除了在商品房市场上用交易税禁绝楼市投机,弱化商品房的资本属性外,更重要的是学习德国的租房政策,通过租房来满足广大买不起房的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以缓解商品房市场紧张的需求压力,进而达到稳定房价并调节房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建国60年,一轮花甲不平凡。从五六十年代安居的平房、到七八十年代建设的筒子楼,从牵动亿万家庭的住房分配改革、到商品房市场的勃兴,中国人的居住条件确确实实地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改善着、进步着。随之而来的,还有住房观念的更新:从居者有其屋到住得舒适,从为住而买房到买房作为投资……  相似文献   

18.
束司长(注:束克欣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副司长)说:30%的人可以买房,70%的人应当租房。 网民说:如果你保证我能租到合适的房子,我为什么不租房?如果你保证我现在不买房以后还有可能买得起房,我为什么不租房?如果你保证我租房同样能够享受到正式市民待遇,我为什么不租房?……  相似文献   

19.
到底是买房划算还是租房划算姓名:王继红职业:企业员工年龄:42个性介绍:始终坚持脚踏实地到底是买房划算还是租房划算?这个问题放在以前没人会问,因为大家都要有自己的房子,从没人想过要长期租房住的。现在房价虚高,在外工作普遍,这却成了个很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拥有一套自己的住房是每一个中国老百姓的愿望和梦想。但不断走高的商品房价格却让不少普通买房者望而却步。究竟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一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完全不同的想法。比如有权威人士最近提出: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方向应该是“30%的人买房.70%的人租房”.即要想让多数人都买得起住房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