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赖祎华 《企业经济》2012,(12):67-69
中国企业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作为沟通桥梁的外宣翻译担负着极其重要的媒介作用。成功的外宣翻译应是一个多维协作的文化创意过程。本文针对中国企业外宣翻译中的问题,提出企业外宣翻译应采用以译者为主体的多维思路协作和以企业为主体的多维管理协作相结合的方式来实施翻译质量控制,提高服务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的公共外交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题以鄂南发展城市文化对外宣传翻译为研究对象,通过外宣材料、公共场所的标识语以及旅游景点的人文景观中的"公示语"翻译的案例分析,探讨以规范化、标准化的对外翻译,改进城市建设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3.
陈瑾 《价值工程》2015,(4):266-268
外宣翻译作为对外宣传中一种重要的手段,是每一位外宣工作者都应该熟练地掌握的,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总会出现很多问题,其原因是因为译者对外宣翻译的特点和要求没有清楚的认识。与普通的翻译不同,外宣翻译因为它必须要达到正面对外宣传我们国家的目的,在翻译的过程中就必须要注意国情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策略,以达到外宣翻译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论指导下的企业外宣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将译文的预期目的置于翻译的首要位置,为企业外宣资料英译中灵活运用翻译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陕西的企业外宣翻译英译策略也应以实现企业外宣资料翻译的预期功能为目的,采用灵活变通的翻译方法,达到对外宣传陕西企业文化和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东方企业文化》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刊物,国内刊号:CN11-5206/G0,国际刊号:ISSN 1672-7355,邮发代号80-453。2014年07期373页作者王亚平《目的论指导下的陕西企业外宣翻译浅析》一文,作者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企业外宣翻译研究"项目编号09JK393)"应为"(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企业外宣翻译研究"项目编号11JK393)。  相似文献   

6.
李淑琴 《科技与企业》2013,(10):291+293
企业外宣翻译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是其基本任务,但在网络时代以及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新时期,企业外宣翻译还要担负起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和义务。本文通过对当前企业外宣翻译现状的调查和分析,阐述企业外宣翻译的双重任务是时代所需,以期引起相关企业管理部门、教育培训机构以及企业外宣翻译人员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期全球化大背景下,外宣翻译是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窗口,对提升国家软实力意义重大.本文对外宣翻译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外宣翻译错误较多,影响了外国受众读者对我国国情的基本认知和理解,以及对外交流和传播的效果.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并探讨了三种外宣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拥有光辉灿烂的燕赵文化,如何使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对外传播中发扬光大是我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离不开翻译,本文通过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的英译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向国际领域的拓展,企业外宣也显得日趋重要.然而外宣翻译并未引起高度重视,国内企业外宣翻译中问题繁多.企业外宣翻译伴随着企业多外技术交流和商贸活动的开展,贯穿各个环节,学者李桂珍在他的文章中指出,企业翻译的这一工作领域决定了企业翻译自身的特殊性.这也导致了企业的对外翻译在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存在着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渐深入,我国文化外宣日益重要。民俗文化翻译作为应用翻译的一个分支,不断受到翻译界及全世界的关注。侗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点。然而,由于侗族婚嫁特色方面的外宣较少,民族特色文化不能得到较好的宣扬。侗族民俗文化外翻研究对弘扬民族文化,加深全世界各民族之间的互相了解,意义重大。因此,文章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致力于对侗族婚嫁习俗文化的对外翻译和跨文化传播,扩大民族民俗文化的多方影响力,不断提升国内外公众对民族民俗文化的关注度和认可度,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侗族大歌根植于文化土壤之中,以音乐的形式传播文化,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它在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不断发展,以其独特的原生性的音乐文化,民俗文化,祭祀文化,审美文化,语言文化,建筑文化等享誉世界.本文旨在研究侗族大歌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经济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谐价值,并对如何保护好这一世界性艺术做出些许探讨。  相似文献   

11.
贾竑 《中外企业家》2016,(5):236-237
由于文化负载词在对应译语中缺乏严格意义及形式上的匹配语,因此如何恰当、成功地在国家乃至国际交流中准确地翻译文化负载词成为外宣翻译工作者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试图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以该理论中的三维适应/选择转换原则为指导,结合具体翻译实例,探讨生态翻译学对汉语文化负载词外宣英译的启示,以期获得最佳译文,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2.
<正>无论是对外的公益活动,还是内部的"文化大讲堂",苏启皓旨在"智"造一个爱迪尔纯洁、良性的文化气场继CEO(首席执行官)、CFO(首席财务官)之后,CCO(首席文化官)又适时出现。CCO更多地承担起企业形象和文化的内塑外宣功能,而在目前是否要设立CCO却成为企业界的一大争议热点。  相似文献   

13.
吴晓燕 《经营者》2007,(15):26-26
文化创意产业不能"单兵作战",而要组成一个"合成军种";要依靠"文化+智力(创意)+科技+跨行业协作",形成深度结合的产业集群。只有这样,中国的哈利波特才会早点到来。  相似文献   

14.
文化创意产业的杭州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化创意产业近几年引起广泛关注.杭州市提出了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目标,以园区建设为主要抓手,重视人才建设和利用高校资源,并在融资模式创新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加速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与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相配合,产业发展的目标要明确,在产业定位上要立足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5.
泉州对接台湾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努力使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目标,为推动泉台两地文化创意产业协调合作提供了政策导向。当前,台湾文化创意产业正向大陆拓展,本文对泉州对接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和建议等进行探讨,旨在为加速泉州与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对接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6,(26):289-291
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突显"职业"特点,引入企业文化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创意优势,推进校园文化创意的建设,结合所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着重对在校园文化中环境文化、活动文化建设两大方面的不足,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及实施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传播大背景下,义乌以国际商贸名城而闻名,但义乌地方文化的对外传播也举足轻重。目前,义乌文化外宣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传播内容未整合、传播者不热心、传播语言单一、传播效果有限等。对此,传播者需提高自身素质,整合提升义乌文化,了解传播对象的文化需求,充分运用现代传播媒介,解决语言障碍。还要根据反馈的情况,及时调整传播策略,以实现义乌文化对外传播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8.
谢星星 《新远见》2010,(7):75-78
新闻发布是党和国家对外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我国软实力、树立我国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我国在建国之初就开创了对外宣传工作,随着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对外宣传质量得到不断的加强和拓展。历史的发展进步,赋予了新时期外宣工作鲜明的时代特点,把握新闻发布在外宣工作中的运用,对推进外宣工作的效果,增强外宣工作的有效性、主动性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娜  李雪红 《价值工程》2014,(22):199-200
本文以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为研究对象,从宏观政策和微观发展路径层面对区域特色创意群体的建设进行探索,旨在为产业建设提供多维的区域化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借助建构主义基本理论,对比分析西博会官网上的新闻报道原稿和译稿,探索外宣报道英译的基本原则和翻译策略。本文认为,译者要在选材、语言表达和文化知识上对译文重新建构,改善西博会外宣报道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