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村土地实行信托制度是指将农民对土地的资源使用和处置权利,量化成资产权利,并委托土地信托机构集中管理的一种新型的土地管理制度。将农民对土地的权利由资源权利变成资产权利,在农村实行土地信托,既能更有效地保护农民的利益,又能促进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土地资源,保障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现代化。土地实行信托制度有利于农民权益的保证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同样的事物,在城乡间的形态不同。城市居民享有的政府组织提供的社会保险,在农民那里,都依赖于自己耕种和经营土地。保证社会稳定均衡地发展,需要为公民提供可靠的社会保障。解决…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中叶出现的社会权利,一方面丰富了公民权利的内涵,另一方面重塑了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即享有福利不再是国家的施舍,而是公民的权利。社会权利是福利国家的逻辑起点和现实归宿。文章以社会权利为工具,分析福利国家的缘起及其类型;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利国家演变的三种模式:国家/集体福利模式、市场福利模式、社会合作福利模式及其特点。中国的福利国家在弥补市场失灵、推进公民社会权利的实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城乡不平等、身份不平等以及福利利益流动不自由的问题。这要通过强化福利国家制度的权利理念,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福利金统筹层次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二元经济发展内在机制,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中国面临的二元经济问题最核心的就是在公有制条件下突破刘易斯二元发展模式进而实现现代化的问题.本文的思路是在借鉴国外二元结构转型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制度条件,通过建立城乡就业、户籍和土地利用制度的联动机制来构建二元结构转型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土地权利冲突研究是构建、解决土地问题的基础,而权利冲突源自权利边界的模糊性和交叉性。解决土地权利冲突的关键,在于厘清土地上两种不同权利边界,构建中国本土化土地权利体系。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结果:中国土地权利冲突表现为土地权利部分缺失的消极冲突和同地不同权的积极冲突;冲突产生的社会背景在于从身份到契约的社会结构的基础性变革;从权利的本源考量,则根源于民法理论对人身权与财产权内在逻辑、伦理结构区别的漠视。研究结论:通过将土地上冲突的权利分析、定性,可以较好的区分不同权利内涵,构建边界清晰的土地权利,为农地"三权分置"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加快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建设的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当前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症结,提出进一步完善土地产权制度的建议,为决策层和立法机关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结论: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建设存在两种土地产权不平等、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种类不丰富、内容不完整等缺陷,应对两种土地产权给予平等的保护;细化土地使用权的类型,增加土地使用权的层次;完善土地登记制度,明确土地登记的法律效力;依法保护土地财产权;成立专门的土地争议调处机构,加大对土地争议的调处力度.  相似文献   

6.
法学视角中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离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探讨农村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的三权分离改革是否符合法学原理,研究如何推进相应的制度建设。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结果: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分离为独立的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土地所有权是法律概念,而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不是法律概念,因此农村土地三权分离存在明显的法学悖论。研究结论:法学中的权利与经济学中的产权具有较大的区别,必须在物权债权二元财产权体系中确定农村土地的权利结构。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通过对浙江省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实践的调查研究,分析总结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经验和问题,为中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分析法,部门调研和农户实地调查,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浙江省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目前处于政府主导推动阶段,组织形式和股权设置多样,实施步骤规范,与城乡统筹、土地规模流转、农村经济合作社等工作协同发展。(2)通过量化集体土地资产,有利于保护农村土地权益,促进城乡土地统一管理,推动城乡统筹发展。(3)在改革探索阶段,相关法律政策准备不足,存在一些法律政策障碍和风险。例如股份化的土地权利流转受限、股东界定有矛盾点、合作社经营压力大、风险高等。研究结论:(1)浙江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是中国农村土地利用和管理的一种制度创新,具有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2)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更应注重农民个体福利的实现和提升。(3)应加强对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实践的总结分析,尽快研究制定和健全有利于国家、集体和公民的相关政策法规,推进农村土地制度优化,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的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乡一体化土地利用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城乡土地一体化发展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打破城乡二元土地结构格局,确保城乡发展用地以及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关键。本文从土地价格、土地征用、土地产权、土地市场、土地规划和土地制度等方面论述了其对城乡土地一体化利用的影响与作用,为统筹城乡土地利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传统城乡二元制度对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与农业经济发展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如今我国将逐渐摆脱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农村经济结构的逐步完善都对土地资源、土地权利改革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为此,当前必须要准确把握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本质与症结所在,从多方面入手进行改革,解决问题,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土地督察制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分析耕地非农化中中央政府、土地督察部门、地方政府和公民间博弈关系,探讨实施土地督察制度的合理性。研究方法: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理论。研究结果:中央政府应当采取适宜强度的土地督察制度,给予土地督察部门足够的激励和合理而明确的耕地保护目标,使公民成为耕地保护博弈中的重要一方。研究结论:中央政府采取土地督察制度,地方政府违规是两者间博弈的纳什均衡。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港口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有统计显示,我国近90%的对外贸易是通过海运实现的,航海业的快速发展使港口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加重要。而港口对腹地有吸引和辐射作用,腹地的发展又是港口发展的动力来源,为了实现"港城互动,港城共荣"的目标,因此探讨港口与腹地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近年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效力纠纷案件大量发生,其中不乏当事人"恶意"起诉的案件。但因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规定与法院对宅基地相关法条强制性规定分类的不同理解,导致案例判决结果差异较大。对比学说且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将公法权益与私法权益的对比权衡作为强制性规定分类的主要标准,赋予法官在此类案件中的自由裁量权,即依据实际情况认定转让合同效力。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的20多年,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为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农业的各项配套政策,从而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作为推动农业前进的重要措施之一--农业投资体制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现行的农业投资体制在某些方面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从主要利益相关者看国有林场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有林场改革发展中,从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析在改革推进过程中所遇到的动力和阻力因素,从而完善动力机制构建;同时也利用博弈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国有林场改革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的博弈关系,并根据Nash均衡策略的最优解,给出了国有林场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浅谈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与否,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分析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及利弊,对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把呼玛县打造成中国最北高寒生态农业之乡的战略构想,认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气候,丰富的资源、独特的环境奠定了打造生态农业的基础条件,也是整合资源优势,在更大范围内提高呼玛知名度,创建县域经济特色品牌的基础。呼玛县小麦、大豆种植技术已经成熟,农机具保有量高,为大规模作业、建设生态农业之乡奠定了基础。把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作为建设呼玛新农村的一个立足点提出来,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惠政策,高起点谋划,细致运作,实现呼玛县农业生产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7.
海洋生物资源的集约利用与渔民增收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本文将海洋生物资源集约利用与渔民收入增加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就二者的密切联系出发,从海洋捕捞业、海水养殖业和渔业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在海洋生物资源集约利用制约下我国渔民增收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辽西走廊地区传统农业存在着经济效益低,环境问题严重等问题;通过对该地区开发葡萄种植业的有利条件分析,认为葡萄种植业是辽西走廊地区调整农业结构,开发效益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提出了酒葡萄栽培—加工—销售与鲜食葡萄栽培—贮运—销售两种开发模式,并对模式进行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17年新修订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15条在章程应当载明事项中增加了"成员出资的继承";而且就继承的立法体例而言,立法未作任何限制,完全授权章程规定.合作社的惠顾返还为主盈余分配原则、民主管理原则、以农民为主的成员制度、成员表决权行使制度、继承人不愿或不能继承成员出资时死亡成员财产份额分出的时间等,均会引发成员出资...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商誉是现代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表明企业获得超额收益的能力。在我国,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的规定,“企业自创商誉不能加以确认”。因此,可以确认入账的商誉只能是企业合并活动产生的商誉,即购买商誉,其金额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