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宗跃 《中国西部》2013,(30):92-93
课堂上的小飞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喜欢东张西望。起初,我摆事实讲道理,做他的思想工作。后来,我就批评他。可是他依然我行我素。今天,我再次批评了他一上课时,当别人认真完成作业时,他却两眼盯着窗外,我提醒他,叮嘱他抓紧时间。  相似文献   

2.
记得我当年在美国微软工作时,有一个好朋友,他工作非常勤奋。我来到微软中国后不久,他也被调来中国工作。刚得到消息时,他很兴奋,觉得和我一起工作,一定会得到更多“照顾”。没想到从他上班第一天起,我对他的态度就发生了根本转变,不再像过去那样进行好朋友式的交往。对此,他完全不能接受,觉得我变了,地位高了,连朋友都不要了。  相似文献   

3.
往事     
傍晚,寒风料峭。下班后我匆匆回到家,刚吃罢饭,便是一阵敲门声。妻子打开门走进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出于基本的礼节我将来人让进了客厅。来客上身穿着一件十分普通的茄克衫,下身穿一条黄军裤。从穿着上我判断他可能是一名老兵,来找我诉说什么困难。或许他也意识到了冒昧的造访而显得有些尴尬,他不喝水也不抽烟,只是默默地注视了我很长时间。忍不住,我试探地寒喧了几句,便隐隐记得他像是我一个多年未见的朋友,似乎曾经为什么事情找过我的。 我与他相对许久,咸一句谈一句地扯了一些不着边际的闲话,他便告辞了。出门的时候我看到他…  相似文献   

4.
黄宗跃 《中国西部》2013,(36):96-97
小麦在这次检测中没考好。可他大言不惭:“不是我学不好,而是我不想学好——”他的话在同学们中引起巨大反响。我问他,他却说起他曾经的成绩是多么优异,说他平时并没有努力去学,甚至还经常请假不到校,可一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说这话时小麦得意洋洋。我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相似文献   

5.
上一篇,我们谈了欢喜心。这一篇,我们再来谈谈生死。 最近,我有位弟子生了很重的病。他平时是个陕乐的人,我担心他承受不住这样的考验,便去探望了他。病床上的他,依然乐观。他问我,师父,佛教里讲因缘和合,因缘离散了,这个事物就消失了。人是不是也一样?要是一样的话,我对生死就毫无恐惧了。我对他说,每一样东西都是有相同的缘分聚集...  相似文献   

6.
薛瑞凤 《魅力中国》2013,(34):213-213
期末考试后的一天,我上完课,发现K同学站在教室外,忧郁而痛苦。我问他怎么了,是不是因为成绩的事烦恼。他说,成绩没什么,那个可以赶上来,我问:那除了成绩还有什么事呢,我能帮到你吗?他摇了摇头,说没事。我看了看他,没有勉强再问下去。  相似文献   

7.
九、财务管理失控 2006年春节后,我回到我的老家,见到了我高中时的同桌,他开了一个小广告工作室,已经做了两年多了,生意非常繁忙。我问他经营状况怎么样,他说还可以。我说,到现在为止,你的生意赚了多少钱了?他说,不清楚,平时有一点用一点,现在还是没有积蓄,赚了一点钱,都添置设备去了。我说,  相似文献   

8.
在中信上海分公司、上海杰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如期举办的第16期“杰盟资本沙龙”上,我认识了余明阳博士。他那么年轻,不仅是34岁的年龄。尤其是他白皙的圆圆脸上的书卷气和一对笑窝,配着儒雅温和的言谈举止,绝对给人们优雅、甜甜、纯纯的印象。他的演讲充满魅力,他讲了一小时《名牌的延伸及其误区》,使那天冒雨准时赶来参加沙龙的朋友们感到一身衣服没有白湿。他演讲的内容震撼了我,我要求作进一步专访。他特别忙,他说第二天要到武汉。三天后,他飞回上海,我在复旦大学招待所的普通客房里采访了他,他让我和另两位记者坐在椅子上,…  相似文献   

9.
微吧     
《中国经济快讯》2013,(18):15-15
@我就叫阿亮:我在中央公园打开电脑看行惰。一个乞丐向我乞讨。我给了他一块钱,继续看K线。他没有走。看着我在干什么。过了一会儿,他悄悄地说:“这股过了布林中轨了。”我惊诧地睁大眼睛问他:“这个你也懂?”他说:“就是因为懂这个,所以我才有了今天!”  相似文献   

10.
我一个朋友是温州小老板。还在三、四年前,经常为工人跳槽而心烦。有一次他碰到我,高兴地说,他和他的高材生太太一起,正在研究用机械手取代工友,用工少了,也会省心多了。不过后来他的机械手工程并没有实施,我问他原因,他说还是用人工合算。  相似文献   

11.
侯伯文 《当代陕西》2011,(12):12-13
侯伯宇教授是我的二哥,是我的好哥哥。 他大学毕业后一直在西北大学工作,直到去世。他是把毕生都奉献给了我国西部的教学、科研事业。 我二哥被誉为“中国的骄傲”,我无权评说,但我可以肯定:他绝非英美教育的成果,他完完全全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骄傲”!  相似文献   

12.
一个偶然机会,我碰到了一位事业很成功的私营企业家。对这位企业家我略知一二。他曾破过产、捡过垃圾、睡过车站......破产后,饱尝了一切辛酸苦辣,最终凭着自己过人的意志和忍耐力,他又开创了新的事业。他的衣着很普通,神情中也没有那种所谓"款爷"的傲慢。相反,丰厚的人生阅历,给了他很好的修养。我在请他谈谈他的经历时,他始终保持着一种耐人寻味的微笑。在袅袅的烟雾中,他深沉地向我道出了那段痛苦的经历─-"10年前,我创办了本地第一家私营企业,主要生产经营吸尘器。在经营了2年以后,由于资金和政策限制,加上我管理经验不足,…  相似文献   

13.
最近,小姜送来《来自怀化的报告》一本书稿,说是要请我写个序。开始,感到没有什么好说的,只是向他表示祝贺,祝贺他的又一本文集公开出版了。待我看完他的 30篇调研文章之后,觉得还是有话可说,三五句还说不完。   我认识小姜快 20年了,他的为文为事为人,我都比较了解,也比较欣赏。光从他的调研报告来说,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其一,勤于学习。我 80年代初刚认识小姜时,他只是个高中毕业生,那时他还谈不上会写调研文章,送到省里的文章不修改是不能发表的。但他不怕丑,不懂就问,你若要他改,他不怕吃苦,通宵达旦地改,改…  相似文献   

14.
谭勇 《天津经济》2005,(1):49-52
他要了一碗面条。说这样省事,不用菜,不麻烦。在繁忙的会议间隙,他答应了记者预约的一个小时的专访。因为他急于赶到另一个城市,他选择了边吃边说。闫希军西北人的耿直、爽快可能就这样上百次地通过媒体传播。但我很快感受到他坚定而又强烈的信念,在回答我的问题时,他总要按照自己的思路不可阻挡地表述下去,我没有机会在他精彩的言论处插话。但我又不能因此断定他强势的性格。  相似文献   

15.
三十而立     
清秋 《今日重庆》2008,(10):1-1
三叔是农村人,我儿时常跟在他屁股后面一起玩。他小学只读了四年级,文化不高,个子也比我矮,但辈份比我高,不管是教我捉泥鳅、摸黄鳝,还是掏斑鸠蛋,说话的口吻总是居高临下,好像他的话就是“圣旨”,容不得我半点违抗。  相似文献   

16.
黄淑玉 《魅力中国》2014,(5):199-199
“黄老师,我不愿意做二类作业,我也想让您每天给我讲一个知识点,出两道应用题。”正在批阅作业的我闻声抬头,举目定睛一看,是他——个老师们眼里的“差生”,不爱学习,不交作业。上课睡觉,经常迟到。今天这是怎么了,难道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可是面对学生,我的心情却很激动,不管是真是假,我要向世俗的世界挑战,我想发现这个学生的优点、发掘他的潜能,保护他的尊严,鼓励他的自信。  相似文献   

17.
毛思洁 《宁波通讯》2012,(19):72-74
在种葡萄之前,他尝试了养猪、种草莓、养黄鳝等,但均以失败告终,而这些失败也让他背了一身的债,当时,村里人都不看好他,家人也劝说他不要“执迷不悟”,他的身心压力都很大。“那是1991年,我就欠了18000元钱,这对我和家庭来讲都是一笔很重的负担。”朱屹峰说,“我如果放弃种植葡萄,那我就只好去做泥工,一天10块钱,  相似文献   

18.
邮递车夫     
采访时间:1998年11目22日采访地点:《中国贫困地区》杂志社2224房、北京某胡同里一大杂院内被采访人:翟勇(男,24岁,内蒙啬哲里木盟人)一天,我向京城有名的摄影记者娄林伟约图片稿件,他是忙人,他足不出屋,他说发E-mail,我说不行,我想打车去取,他说不行,最后,他想到了速递公司。不到十分钟,一小伙像冒出来似地站在我面前:“2224的谢小灵,这是你的信件。”我付了15元后,路费、挤车及无谓的寒喧便一笔勾消。而且,速递公司的这位小伙子就成了我的采访对象。记者:请给我张名片,我是第一次接触速递公司呢,我还会去你们公…  相似文献   

19.
一叶知秋     
一 对话 家长:狮子老师,你好,我想得到老师的帮助,以便能更好的跟我家中的一个12岁男孩沟通。 我先介绍一下这个孩子的特点吧,这是我个人对他的认识。他很聪明,这是他最大的优点,但是缺点却很多,在家里显得很自私,只想到自己,对只有一岁多的妹妹也不能有半点忍让。在学校,没有团队精神,对学习没有目标,不知道学习是为什么。他说是大家学习他才学习的,如果大家都不上学了,他也可以不上,上不上学,跟他以后有没有能力,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0.
路在书中     
我的一位朋友,是一个有才华的青年雕刻工艺师,在他居住的那座城市几乎无人不知。一次交淡中,他道出了自己的苦恼,他说他下一步在艺术上不知从哪里提高。我记得有位艺术大师创作上也曾遇到此类问题,他的作法是不妨抽时间多看点书。三年后,这位青年的一个玉雕作品在全国创作大展中一呜惊人获奖,我从北京打电话给他表示祝贺。他在电话里说,这得感谢你三年前让我多读点书的建议,他说就是从那时起读了很多的书。读书不但改变了他的心绪,更开阔了他的眼界,艺术鉴赏水准也大为提升,不知不觉他创作的作品也有了新意,有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