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省际面板数据分析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的关系,发现社会保障对我国各省份居民消费的影响并非一致,存在地区差异性。原因在于各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程度、经济发展程度的非均衡性及居民消费习惯等的差异。在社会保障改革试点省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对当地居民消费推动明显;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的作用取决于多方面因素;但对于我国大多数省份,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较小,因此要加快这些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高居民的社会保障预期与参与,促进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2.
社会保障与消费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本身就是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社会保障资金规模的扩大,在居民消费中占比越来越高。由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引发新的公共消费风险,给社会保障制度带来很大压力;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使人们对未来消费缺乏信心,提高了人们的消费预期;同时由于社会保障的不完善,使低收入阶层消费能力薄弱,制约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为此,要从分配与再分配人手,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关注和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和促进消费的"双赢"。  相似文献   

3.
新的起点     
年年"两会","两会"年年。今年"两会",意义非凡。"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载入宪法,中国社会保障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开始了新的征程。 "社会保障制度"写入宪法,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其丰厚内涵不言而喻。一是表明社会保障制度在一个国家肌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确立了其基本社会制度的地位,二是明确了国家在这项制度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和责任。三是作为国家制度,社会保障惠及的对象是全体公民。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影响机制的微观基础出发,运用协整分析并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支出的消费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支出没有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产生促进作用.因此,应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拉动内需.  相似文献   

5.
人口是社会生活的主体,社会保障的对象是人口,人口需求是决定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社会基础。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人口发展的关系的考察发现,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中,正确处理人口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充分发挥社会保障调控人口的功能,同时以人口发展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应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始终不可忽视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研究表明,从短期来看,农村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并没有显著的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从长期来看,农村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长期存在的协整关系抑制了当前消费支出的增长。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优化当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道路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变化,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提出了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道路的中国特色及其必要性,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发展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重要思想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理论的重要内容,并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变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总结对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目标的认识,提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共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等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目标。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实现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阶段性目标,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目标。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理论的重要内容,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崔运政  李珍 《财政研究资料》2004,(35):21-26,F004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经历了20年的艰难历程,虽然已经构筑了一个以养老、失业、医疗三大社会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为框架的中国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雏形.但仍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些基本的和关键的问题存在比较大的争议和分歧。其中.相当多的争论和分歧乃因“钱”而生,确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再分配的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经济正处在转型时期,为了更好地建立一个统一、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开征社会保障税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国家、企业财政负担的过重等都说明了开征社会保障税是必要的;而良好的社会心理基础及税源基础等的广泛存在,又使得社会保障税的开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白鹤祥 《中国金融》2012,(18):76-77
尽管中国居民消费存在低估,但居民消费水平在国际上依然居中,为改善中国的经济增长结构和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应该继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潜力目前,国际普遍认为中国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GDP)较低,居民消费不足是中国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而一些经济学家则从统计制度的角度指出中国居民消费不足是"假象"。本文通过国际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居民消费率确实较低,但从居民实际消费旺盛率看,中国却在世界处于中等水平,居民消费存在低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已进入经济新常态,需要通过结构性改革,夯实经济增长基础,实现这种状态转换.基于中国经济增长现状,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基础不牢固的原因,消费乏力是主要因素.着力于解决居民消费乏力的困境,从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城镇化、政府职能转变等领域实施改革,提高预期支出的安全感,帮助人民增收,减少因行政垄断带来的种种贫富差距,以提高居民消费率.  相似文献   

13.
袁小霞 《财政研究》2011,(10):63-65
扩大内需是我国十多年来采取的一项重大经济决策,但由于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导致我国扩大内需有关政策执行效果不甚理想。从现阶段看,必须把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通过增加居民尤其是中低阶层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树立新型消费理念;调节收入分配关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增加各级政府用于社会保障的投入等一系列措施,切实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在城乡二元分割格局的背景下形成了对土地保障模式的路径依赖,并逐步陷入"锁定状态"。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的渐进式改革,一系列正式的、具有现代保险性质的社会保障项目逐步在农村建立,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开始突破传统的路径依赖。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视角,可以构建一个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从路径依赖、突破到路径创造的解释框架,从而挖掘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深层次内在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三个维度践行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社会公正是制度建设的根本道德准则之一,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亦应遵循社会公正原则。本文分析了社会公正概念的内涵,并通过分析效率的工具性和失灵,提出应将效率与公正统一到发展中来。本文评估了中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公正性,得出了中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均存在公正性不足的结论,并总结了分析结论,提出了简单思考。  相似文献   

16.
职业年金制度是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作为养老保障的第二支柱,中国的职业年金制度终将被构建起来。本文从职业年金概念的辨析开始,梳理我国企业年金、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的发展脉络,提出我国职业年金制度的多维构架与整合思路。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减震阀",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本文首先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体系为分析工具,从制度的供求、制度的路径依赖以及制度变迁的国家因素这三个视角全面探析了建国60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路径。同时,指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稳定性和持续性不足的问题,据此提出建立维系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稳续性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扩大我国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例如应该努力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理顺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关系,防止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变居民消费的预期。实施积极的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从而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立足点和宏观调控的主要着力点,近年来一直被国家所关注和倡导。在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消费热点不断升级等多种有效因素影响下,居民消费趋于旺盛,居民消费信心不断增加,为准确掌握和分析农村家庭的收入、消费情况及心理预期的新的变动情况,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策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道路并没有优劣之分,唯有选择得是否适合本国基本国情的差别。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演变的研究一直是国内社会保障学术界研究的薄弱领域,丁建定教授的新著《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史》弥补了这一缺憾。在梳理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在发展机制和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剖析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和发展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并结合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现实,讨论了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