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逐渐开始重视第三部门的发展,并形成了初步的法律框架。然而,现实中我国有大量的第三部门游离余法治化轨道之外,深陷合法性困境。第三部门与法治化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我国法治化的进程不断提速,第三部门的法律合法性问题则日益紧迫。因此,完善第三部门管理的法律法规,并借鉴域外经验,尽快使第三部门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应是我国第三部门下一步发展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被称为介于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之间的第三种社会力量——民间组织正在中国迅速崛起。本文集中探讨了中国民间组织崛起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历程、其承载的重大历史使命、其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重大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崛起和发展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社会保障的构建模式是社会保障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在社会保障经历由政府主导与"小政府,大市场"两个典型阶段以后,各国社会保障模式的探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在此期间,另一参与者--第三部门的出现为学者们提供了一条新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4.
“公共管理”并非“政府管理”,第三部门的公共性决定其应是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主体之一。第三部门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对促进政府公共组织角色的转换和提升公共管理的质量与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公共责任是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又被认为是第三部门面临的核心困境。在第三部门落实公共责任时会出现志愿失灵、契约失灵、机会主义等多重困境,因此,构建第三部门的监督与制约机制,对于第三部门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的整体利益,促进其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双向度的政府改革理念,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政府改革对第三部门发展的促进作用及第三部门的发展对政府改革的推进作用。指出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发展及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不断调整,第三部门对于推进政府管理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以及提升社会自我管理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越来越不可或缺的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时代要求及当前中国社会的现实条件出发,分析了第三部门在中国兴起所具备的初步基础和必要条件。认为,总体性社会解体为第三部门发展提供了自由活动空间、自由流动资源;个人权利意识的觉醒和不同利益群体的分化,为其发展提供了主体性要素和群众基础;公共智识群体在行为上的示范、引导和理论上的论证、宣传,推动了其发展。由此得出了第三部门在中国现实语境下兴起是一种必然趋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许多国家的政府组织都进行了以追求“政府善治”为目的的重大变革。同一时期,在中国,随着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入,公民政治觉悟的提高,中国政府也在进行一场巨大的变革,尽管东西方国家的变革各有千秋,但是其本质都是在追求更为有效的提高公民福利、提高政府效率的制度安排和追求高效率的公共物品供给方式。本文从“第三部门”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谈起,对“第三部门”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第三部门”在中国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和社会多元利益主体不同社会需要的发展,第三部门逐渐成为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者之一,对其的监督也随之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第三部门在其发展中受到政治、法律环境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加强对第三部门监督机制的建设和改善也是其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探究如何加强对第三部门的监督. 相似文献
10.
11.
农村公共物品第三部门供给的制度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公共物品主要由地方政府提供,但由于税制改革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地方政府财政不能满足农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文章探寻第三部门在提供农村公共物品中的作用,并提出鼓励第三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的政策建议,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连锁经营包括直营连锁、特许加盟和自由连锁三种模式。随着我国竞争性市场经济和稳固的买方市场的形成,连锁经营模式已成为一种流行的经营方式,但三种连锁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快慢和规模大小差异较大。总的来说,直营连锁发展较为顺利,特许加盟的发展有起有落,而自由连锁的发展则进程缓慢。本文基于三种经营模式的特点和优劣势,分析影响三者发挥作用的主要商业因素,提出各行业企业分别适用哪种经营模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被视为"第三种权力"的第三部门,本应是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非营利组织,但是却逐渐沾染了利益之气,各种腐败事件层出不穷。在政府机构改革的过程中,第三部门承接了一部分原本属于政府的职能,同时也与政府部门形成了密切的人事关系,由此给第三部门带来了政治权威和政治体制内的资源,也埋下了第三部门逐利的祸根。而对第三部门实行的业务主管制也在为第三部门逐利铺垫温床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正>从本质上来讲,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是通过政府、企业、第三部门、社区自治组织等多种角色的重新安排,优化它们的功能互补,在公共服务领域中引入竞争机制,打破传统的政府垄断地位,构建一个公共服务新秩序和新模式的过程。在目前,公共服务机构臃肿、质量低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第三部门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我国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出第三部门的社会必要性。然而在社会建设进程中,我国第三部门的可持续性发展却遇到了.诸多困境:诸如法律制度不健全,发展资金短缺、内部管理体制不完善等等。面对困境,本文从完善立法、拓宽筹资渠道及方式、完善内部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探讨,进一步培育、推动我国第三部门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国内外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我国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造成了严峻的威胁。为更好地应对这些威胁,使得我国意识形态功能得以有效发挥,本文试图从多角度、多方面找到巩固我国意识形态功能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7.
第三部门和PFI是日本公共项目投融资的两种基本模式。在发展历程上,日本第三部门经历了快速上升和快速下滑的过程,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日本政府逐渐减少第三部门的设立,推动PFI稳定增长。从第三部门向PFI转型是日本投融资体制的重大变革,两种基本模式具有本质的差异,其适用的法律基础从面向组织转向了定位项目,合作目标从追求民间活力、扩大投资和刺激经济转向了追求财政绩效,政府角色从全面参与转向了授权监管,财政支持方式也从多元支持转向了风险分担。日本从第三部门向PFI的转型发展为我国PPP事业发展提供很多经验借鉴,我国正处于PPP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面对PPP项目实施中的诸多问题,需要明确界定“公”“私”属性,合理确定可行目标和政府职责,制定PPP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鼓励措施,从而推动PPP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中国政治结构的变化被赋予新的使命,第三部门逐渐成为中国政治结构中的新兴力量。本文从第三部门发轫的背景出发,在引入政治哲学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第三部门所折射出的自由与宪政、民主与共和两对关系对比分析,并选择从公民社会理论角度深入剖析了以第三部门为主体的新兴力量对当前中国政治结构的形塑作用及其相关性进行论证。以市民社会为突破口,对第三部门为主体的新兴力量对当下中国政治结构的形塑与相关影响,作出批判性与创新性的思考与论证。 相似文献
19.
农村垃圾治理服务:第三部门供给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供给机制下,农村垃圾治理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因为农村第三部门的特殊优势能够有效克服市场、“一事一议”制度以及政府提供导致的供给不足,所以由其提供垃圾治理服务是现实可行的。但是缺乏自身理念和独立性以及有利的法律环境也成为农村第三部门发展的制约因素。今后应当充分利用优势条件,着力化解制约因素,使农村第三部门在解决农村垃圾治理问题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公共服务民营化,是指让民间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及输送,政府部门将部分职能转由民间部门经营。在实际操作中,必须根据各个民营化项目的不同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本文通过系统分析我国民营化项目在范围、技术、规模、私人部门四个方面的选择,提出民营化项目需要综合这四个方面来选择出最合适的路径,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