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告大观》2006,(2S):14-14
作为全国最年轻的广告部主任,孔炯给人的印象不仅仅是激情四溢,他给大家带来的,更多的则是他的创造性思维。对2006年贵州电视台的广告经营,孔炯信心十足。这种信心,一方面来自2006年的贵州电视台将要进行的改革,另一方面,则来自他在广告工作中摸索出的独到的经营理念。具体体现在:  相似文献   

2.
2009年的孔炯。从中国最年轻的省级电视台广告部主任升任为中国最年轻的省级电视台主管经营的副台长。角色转变的背后,让人记住的是他冷静和长期的思考,一直繁忙、低调而不乏激情的他,被央视一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兰柱称为“忧患而前瞻的思想者”。  相似文献   

3.
2008年春节前的一个寒冷的雪天,北京城里的人们正在往外赶,或是为与家人团聚,或是为放松忙碌了一年的身心。贵州电视台台长助理、广告运营中心主任孔炯却因为工作关系,不得不从兰州往比平时安静了不少的北京城内匆匆飞来。在马不停蹄地拜访了几个大客户的空隙,孔炯忙里偷闲接受了《广告主》杂志的专访。  相似文献   

4.
坚持     
在朋友的一次聚会上,见到了一位进出口公司的老总。这个人50多岁,身材高大,给人的感觉沉稳干练,早就听说他很能干,是老三届那一拨人,下乡刚回城时当的是一个搬运工,整天和木箱麻袋打交道,因为工作出色后来当了干部。现在他手下工作的几乎是纯一色的大学生、研究生、还有博士生,而且个个对他都很欣佩。我很想知道他是怎么做到今天这么成功,就寻找机会问他,他笑着点点头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奸商的愿望     
张林五 《商界》2007,(4):92-94
最近得到一条内线消息,顾东方可能要挪动位置,不是提升,是平级调动。他是我客户之一的正龙化工——一个大型国营单位的后勤部主任,实权在握。按道理讲,40来岁的他不会没来由地被平移到一个没有多大油水的位置上。这事让我很心烦,更有不好的预感。他会不会出事?我该做哪些准备?就算不出事,我在他身上是下了血本的,这一调动,意味着一切又将从头开始。继任者是什么秉性的人?有何背景?如果仅仅是一个饿蚊子和饱蚊子的故事.那还好办,可要是他本身就有很复杂的社会关系,或者早就是我竞争对手的“培养对象”……真是不敢继续往下想。  相似文献   

6.
姜红 《中国广告》2008,(2):89-90
对于身兼贵州电视台台长助理、广告运营中心主任的孔炯而言,如今,他的肩上又多了一副重担,贵州卫视与甘肃卫视新成立的合资公司的总指挥与总协调。我们的采访就数次被急促的电话铃声打断,电话那端,"贵州台、甘肃台"成为使用频率最多的词汇。  相似文献   

7.
那已经是8年前的事了,当时我刚进海尔公司不久,小喽罗一个,我的上司是青岛派过来的,与他共事一年多时间,却成为我职业生涯的一段美好的回忆。他是个很强势的区域经理,在工贸公司总部总是能要到很多资源,但是却不会轻易插手我的工作,总是让我按自己的思路操作市场,需要资源与支持找他,当然前提是他知道我做事情比较认真,思路还行。  相似文献   

8.
《广告大观》2009,(7):19-19
由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教授王多明和贵州电视台台长助理孔炯主编的80多万字的《中国广告大词典》于近日面世,它是中国广告界第一部大词典,填朴了中国广告界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董璐 《中国电子商务》2007,(4):I0023-I0023
从一名政府公务员转型为企业管理者,杨卫东没觉得有太多的不适和艰难。没有企业管理经验,就去补充知识,2003年他开始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管理学院的EM—BA课程。之后,他在中国电子集团内部创业,创办中电银通公司,他说自己很享受那种从无到有的创业过程:“公司策划、人员招聘、组织搭建,形成一个团队,完成一个产品,共同达到一个目标,这些都是初创企业必需经历的,和成熟企业完全是两回事。我没有经历过,我愿意去尝试,我也很享受。”  相似文献   

10.
朱磊 《广告导报》2007,(5):124-124
2007年3月28日,贵州卫视北京高校公开招聘会首场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贵州卫视台长白芳芹,广告部主任孔炯等台主要领导悉数到场,亲自选拔人才。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连续3年产销量以30%的速度增长、拥有58家啤酒厂、年销量达500多万吨的合资企业,你能想象主管销售、营销、培训等多个部门的市场总监的工作压力,工作的紧张、忙碌程度吗?如果我告诉你,看书和电视连续剧是他的嗜好,他工作、生活得很积极也很悠闲,他甚至很少在工作时间之外加班,也许你会认为这是天方夜谭,但是这个人就在我们身边。在记者的再三追问下,他道出了自己成长、成功的秘诀——  相似文献   

12.
2002年8月的一天,我接到好友阿福打来的电话,他说他有一个朋友,叫林哥,事业做得很大,目前正筹办一个公司,总经理的人选始终未定下来;阿福向他举荐我,他很有兴趣,约我上去谈一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冯仑 《中国商人》2023,(11):34-35
<正>我跟永好(刘永好)认识二十多年了,他给过我很多帮助,我也从他身上学习到了一些特别优秀的品质。不论是企业管理还是生活,他的言行都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而且给我很大启发。永好做事有一个特点,叫“未算胜先算败”。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来说。我们一起合作过一个房地产项目。在开会讨论的时候我发现,我们两人考虑问题的方法很不同。我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人,看事情总是先往乐观的方面看,这样容易冒进,因为有些时候、有些事,那种乐观的情绪和预期都是有条件的,一些假定前提存在的时候,这些东西才能出现,实际上它又充满了不确定。所以,  相似文献   

14.
布伦敦是FCB全球的CEO,常驻FCB纽约公司,他是一个身高至少有一米九的大个子,体形保持得很好,看上去很健壮。完全不像我想象的那些有着特大肚子CEO们。他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特别热情的人,刚见到他的时候我还有点紧张,并非是因为他的职位有多高,而是我的英语口语不够流利。因为我是一个人去纽约的,没有翻译,但他的讲话很幽默,让人能很好地放松下来,还对我说:"不要担心,你  相似文献   

15.
帕里斯是一名出色的大银行家,在他65岁生日时,讲了一个他13岁时的故事—— 小时候,我对汽水非常向往,觉得那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因为,我看到有钱人家的小孩喝了那东西后,会站到大街上一个接一个地打嗝,那长长的打嗝声,让我羡慕得要死。  相似文献   

16.
改变     
《电子外贸》2004,(5):1-1
我将要告诉你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几年前,一位牧师和他的妻子在田纳西州的乡村游历,他们在一家餐厅吃晚餐。这时,一位男士走进来,所有的人都好像认识他,他从一张桌子走到另一张桌子,和每个人打招呼,人们很高兴地向他问候。  相似文献   

17.
我第一次来到正邦是在一个阳光充沛的夏日午后,走了很远的路,问了很多人,终于找到了掩映在一座座高大居民楼里的一幢白色的小楼。带着疑虑和不安,走到三楼,拐角处坐着一个高大的中年男人,比较胖,很大的块头,一看就是北方人,有种豪迈的不拘小节的气质。他留着一般只有艺术家才会留的大胡子,头发很少,其实很像搞艺术的,但是当时天热我没仔细看他,只当他是公司的保洁人员,跟他淡淡的打了个招呼。他却很热情地招呼我:“辛苦了!是来应聘的吧,快去吧,在第一个房间!”哦,这个老头还真挺可爱、挺热情的(其实陈丹一点也不老啊,只是在我当时的年纪,看这个不修边幅的中年男人就是个老头。)  相似文献   

18.
<正>我在上海市场打工时,一天在步行街上看到一个做沐瀛彩球公仔的年轻人,他手中的各种形状彩色气球三五分钟就变成一只流行的卡通公仔造型,像KT猫、精灵鼠、章鱼哥、流氓兔、蜡笔小新、海绵宝宝、史诺比等。这些彩球公仔最小的有1米多高,造型幽默可爱,很受青年男女和儿童的钟爱。在我驻足的一个多小时当中,他大约卖了十八九个,小  相似文献   

19.
我突然觉得,他和他的家人好像是我面前的一块块明镜,映出的我是那么的丑陋和自私一夏天的一个雨夜,我百无聊赖地在网上溜达。一个叫“岁月如歌”的冒失鬼撞到了我的枪口上。这家伙开口就说:“小妹你好!”我很生气:小妹是你随便叫的?于是我回他:“你应当叫我阿姨。”他很有礼貌:  相似文献   

20.
侯正光 《浙商》2013,(7):17-17
任建华,我很欣赏他。他的步履总是比别人快一点,他是一个行事低调但却充满自信的老板、他常说:“在中国,我是唯一经过国家认定的‘老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