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如何有效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成为各国政府普遍关心的话题。而消费券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无疑被寄予厚望,随着各地发放消费券的实践,效果逐渐显现,争议也随之而来,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为此对消费券对拉动内需的作用及其存在的局限进行分析研究,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康乐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5):28-29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的出口受到严重影响。作为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自救"措施之一,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尝试向部分居民发放消费券。消费券在我国尚属于新生事物,经验不足。消费券能否拉动内需这一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争议。消费券的效果如何?政府是否应该发放消费券?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认为:消费券拉动内需的作用有限,寄希望通过发放消费券这一近乎救济的方式来拉动内需的做法不是解决危机的治本之道。各级政府不宜把这种做法当作医治消费不振的灵丹妙药,而应努力在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解除消费者对于未来的后顾之忧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的出口受到严重影响.作为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自救"措施之一,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尝试向部分居民发放消费券.消费券在我国尚属于新生事物,经验不足.消费券能否拉动内需这一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争议.消费券的效果如何?政府是否应该发放消费券?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认为:消费券拉动内需的作用有限,寄希望通过发放消费券这一近乎救济的方式来拉动内需的做法不是解决危机的治本之道.各级政府不宜把这种做法当作医治消费不振的灵丹妙药,而应努力在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解除消费者对于未来的后顾之忧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消费券发放是否能达到其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使经济平稳发展之经济目的进行探讨。进而深入分析发放消费券的弊端以及不可行原因,主要包括消费券本身局限性;生命消费假说使消费券变储蓄;易产生替代效应;发放数额增加国家财政压力;是否具有变相货币嫌疑;日本实例考证消费券无效。最后本文提出拉动内需的政策建议,包括拉动内需从拉动投资内需入手;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免除民众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5.
王吉绯 《三联竞争力》2009,(2):I0021-I0024
2009年春节前后,消费券成为社会各界密切关注一种经济现象,成为拉动内需的一个显著突破口。实践发展正如笔者预见,消费券是一种“短期有益,长期无害,操作简单,波及面广”的最为有效的拉动内需的方法。不仅如此,只要方法措施得当,消费券不但能够改善民生、促进消费、拉动内需,还有可能催生货币制度的变革,在经济学理论发展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6.
消费券发放所引发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消费券对于拉动我国内需,使我国尽快走出危机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对与消费券有关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简要探讨,包括消费券的作用、发放消费券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对于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关建议等,以期对消费券的合理运用为我国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当前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作为一个出口依赖型的国家,也未幸免于难。全球的经济衰退导致我国的出口几乎瘫痪,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从"出口、投资、消费"转变为"消费、投资、出口",中国经济正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央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保障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从2008年底,各地方政府就接连发放消费券刺激消费。对于发放消费券来拉动内需,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众说纷纭。本文将从正反两方面来阐述发放消费券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9年将注定成一个消费券年,如果这作得当,消费券不但能够改善民生、促进消费、拉动内需,还有可能催生货币制度的变革,在经济学理论发展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9.
2009年将注定成一个消费券年,如果这作得当,消费券不但能够改善民生、促进消费、拉动内需,还有可能催生货币制度的变革,在经济学理论发展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0.
从2009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来看,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已经初见成效,但进一步扩大内需依然是今后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有专家学者建议中国应通过发放消费券来拉动内需,刺激经济。之后,我国部分地区也发放了不同形式的消费券,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笔者将就我国发放消费券的短期作用、长期影响和特殊性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如何在我国发放消费券。  相似文献   

11.
旅游消费券发放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在郑州市政府组织的旅游消费券发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宣传力度不够、申领周期过长、客源市场缺乏细分等问题。今后应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服务协调职能,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建立便捷的申领方式,树立游客利益至上的经营理念,构建合作共赢机制,注意短期政策与长期制度的有效结合,最终达到刺激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消费券形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凯恩斯的乘数原理,消费支出对国民收入增长和就业机会增加起着乘数作用。面对严峻的全球经济危机,拉动内需刺激经济是当务之急。本文采用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研究,结合计量经济软件SPSS建立模型,并提出了对于发放消费券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魏玮  陈荣 《消费导刊》2010,(4):20-21,220
本文对时下所刮起的“消费券热潮”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提出现行的消费券发放体系中存在的不合理性,对消费结构、体系、消费热点及目标人群进行了研究。本文发现,低收入的人群,虽然收入低,但消费倾向最强,购买能力却很低;中高收入人群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强了对健康消费、信息消费、旅游消费等个性化消费的需求。本文对不同目标人群的发放类型、发放时间、发放地点进行归类并提出建议,使“消费券”更好达到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就会给国民经济相关行业带来4.3元的增值效益。旅游消费券的刺激效应,对于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着眼于促消费、扩内需的国民经济而言,确实充满了诱惑。发放旅游消费券,其目标是"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应坚持"政府主导、旅游惠民、促进发展"的方针。河南省郑州市通过发放旅游消费券,克服了全球经济危机、甲型H1N1流感疫情等不利因素,开创了河南发展旅游业的先河,用一张"小票"撬动了旅游大市场。  相似文献   

15.
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很多国家采取发放消费券的政策措施来刺激内需,促进经济增长。2009年我国很多地区也发放了消费券,形式多样,涉及面广。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发行消费券的实践,指出我国消费券发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消费券的弊端分析——基于金融和经济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初中国台湾、杭州、成都分别发放了大量的消费券。其在短期内拉动消费的效果是明显的,但是政府发放的消费券同样是一把"双刃剑"。从金融和经济视角分析,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存在弊端。  相似文献   

17.
<正>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并波及无数的实体经济,为了拉动内需以促进经济发展,各国政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拿出了制胜的绝招和杀手锏,我国政府自然也不例外,除了将投入4万亿巨额资金搞建设,以扩大内需,各地方政府还通过给市民发放消费券的形式以促动民生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发放消费券的背景和现状,其次,利用相关数据和经济学原理从利弊两方面对消费券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发放消费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内需不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董雯 《消费导刊》2009,(13):13-13
如火如荼的"小家电下乡"政策开启了刺激农村消费市场,拉动内需的序幕。在"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中,相应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成为人们话题的热点。本文从具体实施效果角度来谈谈关于小家电下乡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旅游消费券"是在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是城市旅游谋求经济自救与拉动消费的一种新生营销手段。除了显性的经济价值外,研究旅游消费券在杭州发放所产生的休闲传播效果,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估此次大规模城市营销活动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