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国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膨胀出现过四次。前三次的投资规模膨胀,主要是由于预算内投资规模安排过大所致。第四次投资规模膨胀的特点,主要是预算外资金失去控制。据统计,1982年国家预算內投资完成194亿元,而预算外投资高达498亿元,占投资总额的60%。1982年以来,预算外投资年年膨胀。1985年1至5月份完成的基本建设投资中,国家预  相似文献   

2.
一自1979年以来,全国预算外资金急剧膨胀。据财政部门统计,1979年预算外资金为452.85亿元,相当于预算内资金的42.4%。到1984年,预算外资金已达1188.48亿元,相当于预算内资金的81%;其中地方财政预算外资金为52.23亿元,事业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为142.52亿元,国营企业和主管部门预算外资金为990.72亿元。1985年预算外资金更达1500余  相似文献   

3.
王燕阳  张云泽 《经济问题》1992,(12):42-43,38
本文结合太原市的实际,就如何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谈谈我们的粗浅认识。 一、太原市预算外资金的现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太原市经济有了较快发展,社会财力也有了显著增长。1981年到1991年,国民收入由174006万元增至663300万元,增长了2.8倍,年均增长15.39%;财政收入由36711万元增至  相似文献   

4.
陈隆 《经贸实践》2011,(8):10-11
今年上半年,全省工业投资呈现五个特征:一是工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下降;技术改造投资增速和占工业投资比重均下降.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06.8亿元,同比增长25.9%;工业投资2447.9亿元,同比增长16.2%,  相似文献   

5.
本文拟就当前我国财政财务监督弱化作一透视,并就其原因作一剖析。一、财政财务监督软化的若干现象(一)预算外资金增长迅猛,收支混乱,管理松懈。近年来,预算外资金急剧增长,1988年全国预算外资金已达2360亿元。这对于扩大地方部门、企业、单位的财权财力,搞活经济,促进各项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如此迅猛增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工业技术改造工作稳步发展。“八五”期间,武汉市共安排技术改造614项,累计投入资金119.3亿元,相当于“七五”期间投资(37.62亿元)的3.17倍,相当于“六五”期间投资(14.46亿元)的8.25倍。而“九五”前四年,全市技术改造累计完成投资257.56亿元,其中1996年完成投资44.5亿元,1997年完成投资61.36亿元,1998年完成投资70.2亿元,1999年完成投资为81.5亿元,比1998年的69亿元计划增长约16%。 一、技术改造对工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和成效 “九五”以来,武汉市技术改造工作坚持效益第  相似文献   

7.
采用新技术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是一件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前途命运的大事。自从我国经济建设方针转向以技术改造为主要手段进行内含扩大再生产以后,国家在宏观决策上逐步提高了技术改造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但由于目前折旧率偏低,国家建设资金在总体上看仍然很缺乏。“六五”期间,计划用于技术改造的资金为1,300亿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额的36%,大大高于1953—1981年20%的比例。但是,无论从数量,还是从比例上看,这个量还是  相似文献   

8.
预算外资金,是指不纳入预算管理,但却用于满足政府履行其职能需要的财政性资金。我国预算外资金形成于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政府职能和社会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预算外资金迅速增长,而对预算外资金认识上的滞后和政策、管理手段的缺位。造成预算外资金游离于政府控制之外,并一再膨胀,既扭曲了收入分配结构,分散了国家财力,又滋生了腐败现象。近年来随着“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的实行,逐步缩小了资金规模.增加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但仍缺乏具体有效的法规制度以及运行机制的保障,财政管理尚未完全到位。因此.正确认识并解决预算外资金管理缺位,仍是财政管理改革中亟待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预算外资金,是指不纳入预算管理,但却用于满足政府履行其职能需要的财政性资金。我国预算外资金形成于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政府职能和社会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预算外资金迅速增长,而对预算外资金认识上的滞后和政策、管理手段的缺位,造成预算外资金游离于政府控制之外,并一再膨胀,既扭曲了收入分配结构,分散了国家财力,又滋生了腐败现象。近年来随着“收入两条线”管理改革的实行,逐步缩小了资金规模,增加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但仍缺乏具体有效的法规制度以及运行机制的保障,财政管理尚未完全到位。因此,正确认识并解决预算外资金管理缺位,仍是财政管理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黄斌 《经济咨询》2006,(6):12-15
近年来随着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等政策措施的推行实施,政府投资数额急剧增长,目前我国每年“政府投资工程”金额高达3500亿元左右,占了每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万亿元的10%。我国政府投资工程主要是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项目,如道路、公共交通、供水、排水、燃气、热力、园林、环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防洪、水利设施等,一般具有投资金额大、投资回收期长甚至无法回收投资的特点。政府投资工程使用的财政性资金,无论是预算内资金还是预算外资金,或是由政府承担偿还或担保义务的国债、外债、商业银行贷款,资金的最终来源都是广大纳税人的血汗钱,因此一分一厘的支出都必须慎之又慎。财政资金“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每年国家投入建设的资金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而工程建设是资金最容易失去监控、最容易造成铺张浪费乃至滋生腐败的地方。在目前财政资金有限、基本建设资金缺口比较大的情况下,有效监控政府投资工程,做到合法、合理、有效率地安排建设资金,使政府的每一分钱投资都用在刀刃上,具有积极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经济》2001,(5)
来自国家经贸委的消息说,截至2000年底,我国共安排195亿元国债资金用于企业技术改造贴息,共拉动技改投资2400亿元,国债贴息资金的拉动效应达到1:12。国企改革与脱困的“三大杀手锏”之一——国债贴息技改,实施仅一年半就成为推动企业技改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 1元拉动12元的投资放大效应,使不少企业走出了“不技改等死,搞技改找死”的怪圈。去年,我国企业技术改造投资一举扭转1998年以来的降势,增幅达13.2%,是基本建设投资增幅的2倍,呈现出近年来少有的强劲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12.
一是致力于园区建设,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投资2.3亿元,金河工业园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通华石油等27户企业落户园区,年产值达到12.3亿元,跻身全省首批重点扶持园区行列。东岭集团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前移28位,宝石机械位居全市十大工业企业前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到56户,亿元以上企业增加到20户。201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230亿元,年均增长15.9%。累计引进项目497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0亿元,实现合同引资239.5亿元,到位资金92.8亿元。二是致力于统筹城乡,农民收入大幅增长。累计发放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等资金4.2亿元。建成美林观光园等4个省级优质农  相似文献   

13.
<正> 去年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1.国民经济持续高速运行。据测算,1992年工业增长速度20%,全社会同定资产投资7200亿元左右,增长36%。受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和工业高速增长的拉动,困民生产总值将比上一年增长12%,进入高速运行区域。2.银行贷款控制在预定规模之内。从1—9月的情况看,国家银行系统新增各项贷款1963亿元,与1991年同期相比,多增加  相似文献   

14.
贾玉华 《经济论坛》1998,(21):22-22
随着三河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财政预算内收入及各单位、各部门所组织的预算外收入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势头。1997年底,全市财政收入已突破2亿元大关,其中,预算外资金(包括已纳入预算内管理的)达到7352万元,涉及收费单位67家,收费项目23...  相似文献   

15.
一、"十五"时期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结构变动情况(一)总体情况。"十一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101.3万亿元,比"十五"时期增加1.26倍,年均增长26.6%;与同期投资完成额相比,投资到位资金高出9万多亿元,幅度为9.76%,增速也高出1.1个百分点。从各年情  相似文献   

16.
麻乐平 《经济学家》2002,(5):127-128
为了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必须进一步扩大内需,把扩大投资和增加消费结合起来,形成投资和消费的双重拉动. (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国债投资的必要规模,以带动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快增长.今年再次将15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纳入年初预算,这不能不说是明智之举.1998年以来开工建设的大部分国债项目,要在今年内基本完工.这些项目,绝大多数是基础设施建设,如公路、铁路、水电、城市建设、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它们的完工,犹如为经济活动搭建了一个平台,必将有力地推动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当然,必须确保建设国债工程质量,努力提高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经济增长需要投资,作为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技术改造则是一种投资的有效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主体多元化,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各级政府必须对微观的投资行为进行规划和引导,这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因此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技术改造的宏观管理。由我国社会制度所决定,技术改造的宏观管理之根本任务应该是:在有限资金的条件下,去寻求技术改造总体投资效果的优化。据此,本文认为技术改造的宏观管理必须注重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从宏观经济目标出发,筹划和引导资金的合理投向,以达到总体投资效果的…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吉林省资金运动的态势(一)资金占压总量多。近几年吉林省尢沦是工业生产增长,还是粮食产量提高,都是以资金的高投入、高占用来支撑的。现在我省一年(1991)的工农业产值仅有706亿元,而投入的资金(各项贷款余额)高达729亿元,为此支付的利息已超过同期的财政收入。一是生产领域投资大,对资金依赖程度过高。“七五”期间,全省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同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贷款达744.5亿元,比“六五”时期增加408亿元,增长1.2倍。每创造  相似文献   

19.
经过10年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国家财力有了明显的增强。财政收入由1979年的1103.3亿元增加到了1988年的2587.82亿元,增长了1.57倍;预算外资金由1979年的453亿元发展到了1988年的2270亿元,增长了近4倍。但是,目前的财政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许多问题特别是财政资金的短缺问题仍十分严峻。我们只有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冲破难关,完成振兴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为此,对财政资金短缺问题的表现及其原因作一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财政资金短缺问题的途径,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预算外资金大幅度增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预算外资金应占多大比例,如何分配和使用,这不仅关系到财政资金的平衡和集中使用问题,也关系到经济体制的改革。预算外资金的形成及其作用国家的财政信贷资金包括三部分:预算资金,预算外资金和信贷资金,其中预算资金和预算外资金属于财政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