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末至2006年初,经国务院批准,芜湖市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整个调整工作.涉及市辖两县、四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调整后.市区扩大,县域缩小;市区土地面积由调整前全省最小的230平方公里扩大到全市第12位的720平方公里.2005年末人口由调整前的72.79万人增加到102.74万人。本文试从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分析区划调整对芜湖市未来发展的经济意义,并根据2006年初步统计数据对县区经济发展情况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陈伟康 《浙江经济》2014,(24):44-45
大陈海峡位于上大陈岛与下大陈岛之间的狭长水道,其东连大陈洋,西接脚桶洋,两岸窄处约1500米,宽处约2500米。长期以来,台州列岛主岛的上下大陈岛一水之隔,岛际交通仅依赖舟楫往返,落后的交通运输方式,不仅使两岛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更成为综合开发台州列岛,促进台州蓝色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因此,弃水登陆,建设大陈海峡大桥,进入全天候的“大桥时代”,不仅是大陈人和大陆人强烈的共同愿景,更是台州建设“海上台州”的必然抉择。  相似文献   

3.
《港口经济》2009,(12):8-8
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蒲东新区之后,被誉为“中国经济未来第三增长极”的天津滨海新区行政体制改革的序幕开启。  相似文献   

4.
根据世界城市演化规律,我国距离发达国家70%-80%的城市化率水平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推动行政区划调整是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必然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建议从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依法依规科学论证、稳妥有序谱写新篇章入手,破解行政区经济壁垒、区域城乡差距拉大等难题,稳妥有序、稳中求进推动行政区划调整,完善区...  相似文献   

5.
由于行政区划的稳定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变化性,使现行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暂时或长期存在着不一致,从而影响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对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并指出我国现行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并就此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首先,我们可以对现行的行政区划做出一些调整,使之更加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次,建立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最后,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减少行政区划的调整次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布吉镇自2004年“撤镇改街”后设立街道办事处,作为国内罕见的经济社会规模巨大的特大街道,现依然沿用农村体制的运转方式,其结构性矛盾和社会管理中的潜在隐患已到了集中爆发的初期,在转型的关键性时期,本文提出了对布吉街道实行“一分为三”的区划调整和推进管理体制创新的建议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行政区划调整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区划经历了一个频繁的调整时期,其中市营县、撒县设市、市辖区的调整、撤县(市)设区和行政级别升格构成了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形式。由于经济发展与行政区划的关系协调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行政区划的设置及其变动的合理程度,因此行政区划的调整状况,将直接影响行政区划的效率和功效。本文以1983—2005年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县级以上行政区划调整为例,对我国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内容及模式进行分类归纳,并仔细探究了各类行政区划调整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探索有效的区域管治模式,以引导和促进都市圈的成长。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美国在区域管治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范式,经历了从传统区域主义到公共选择理论再到新区域主义的演进。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经历了四次行政区划调整高峰,从20世纪80年代的地方化的分权取向。到当前的集权化改革.其基本逻辑依然是过于注重行政力量,而对都市圈成长中市场力量的内在规律性以及跨区域合作网络的重要性关注不够。今后的都市圈发展推进策略。应当更多地运用市场机制,同时积极借鉴新区域主义的网络化合作模式.避免过于频繁的行政区划调整。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化日益高涨,原有的行政区划体制已经明显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对其进行改革.以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的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非常值得关注的经济现象,这种经济现象就是许多城市把行政区划调整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来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行政区划调整战略几乎成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常规路径。为什么在短短几年之内,有这么多的城市实施了行政区划调整战略?  相似文献   

11.
正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必须打破行政区划,实现人才、资金、科技、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唯此才能实现多方共赢,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日前,河北省出台新型城镇化有关政策,提出发挥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进一步强化石家庄、唐山在京津冀区域中的两翼辐射带动功能。与此同时,京津两地积极推动双城交通一体化,高铁、地铁、公交一卡通已经提上日程。这一系列举措,让人们感受到了京津冀一体化的前行步伐。多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2.
11月9日上午。天津市委、市政府召开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动员大会。市委书记张高丽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指出。推进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事关滨海新区发展大局,事关天津发展大局,事关全国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13.
《海外经济评论》2005,(34):15-17
【香港《香港商报》8月3月】长三角经济正在面临着近十年来的首次整体增速趋缓的困惑:沪江浙的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信贷等5大核心经济指标增长速度上半年纷纷回落,有的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长三角制造”效益下降,库存上升,亏损扩大。专家指出,从表面上看这是宏调的必然反应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代价,但实质上表明:拼土地、拼劳力、靠投资拉动的粗放增长方式已难支撑经济的持续高速前行。  相似文献   

14.
孙睿  荆蕙兰 《辽宁经济》2023,(11):82-87
新中国成立后辽宁省行政区划格局在工业化发展中发生了较大变化,其调整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54—1957年),新辽宁省组建后的行政区划调整以区、县级的区界重组为主;第二阶段(1957—1965年),辽宁省专区进行了较大调整,在“大跃进”运动的背景下撤销专区,实行市管县,后又恢复专区建制。辽宁省通过行政区划调整为城市工业建设提供粮食、原材料、劳动力保障,促进了工业化建设;但也造成了城乡、工农关系失衡。新时代行政区划调整要吸取历史教训,坚持行政区划调整目标服从于国家发展需求,通过行政区划调整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市内部结构优化重组,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紧跟 《珠江经济》2007,192(8):10-17
针对珠江三角洲典型的"行政区经济运行模式"的种种弊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撤县(市)并区和撤并乡镇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行政区划改革在珠江三角洲展开,这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珠江三角洲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促进区域一体化进程,但与此同时也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而且行政区经济运行模式依然存在。①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来看,关键在于通过建立健全区域内政府间关系的协调机制以实现有效的区域公共管理。②而区域公共管理的要求以及欧美发达国家大都市区治理的经验表明,必须实现治理机制多元化。因此,从区域公共管理的视野来看,行政区划改革只是其多元化治理机制的一种,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要实现珠三角的成功整合,应尽快实现区域公共管理治理机制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部》2010,(9):68-69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日前在对民政部区划地名司的采访中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我国行政区划的整体走向将是:逐步健全和完善设置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集约高效、与城镇化进程和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以及综合配套改革相适应的行政区划体制。行政区划调整的重心和体制改革的热点也已明晰。  相似文献   

17.
刘长胜 《天津经济》2006,(12):46-47
一、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区域创新系统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内部企业的竞争力。在信息不确定条件下,企业寻找交易伙伴、谈判、缔约和履约等环节都会增加交易费用。对未来市场预期的不确定性使交易双方为考虑更多的可能性而花费大量代价。由于区域创新系统是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系统中的企业通过有效合作,降低了企业间的交易费用,使边际社会成本趋于零,增强了企业群体的区外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行政区划是行政区域的划分,是国家根据政治和行政管理的需要,将全国的地域划分为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行政区域,并在各个行政区域设置相应的地方国家机关,实施行政管理的国家管理体制.优化行政区划设置,事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稳定、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科学合理设置行政区划,是提高国家和地方行政管理效能,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合理配置资源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对区划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州循环经济实验区建设和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现行行政区划问题日益显现,在许多方面制约了海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我对全州行政区划现状、现行行政区划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对我州行政区划改革的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张永业 《发展》2000,(7):4-6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经济步入现代化必经过程,也是参与国际竞争向更高层次和领域发展的过程。随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世界各国调整产业结构步伐加快。我国和各省也都在加紧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因此,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世界各国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