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铁路在现代物流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及战略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运输与物流的关系及我国现代物流体系主要特点的基础上 ,论证铁路在现代物流体系构建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和铁路拓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性 ,分析铁路拓展现代物流的优势条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铁路拓展现代物流的发展战略及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系统分析原理,对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铁路要改革货运组织形式,全面提高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为社会发展现代物流搭建平台;铁路物资、货运代理企业要借助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和现代物流技术,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铁路货运场站、仓库要向现代物流配送中心转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对现代物流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的决策部署,更好地发挥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中的骨干作用,需要加快构建以铁路运输为骨干、与其他交通方式深度融合发展的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对照《“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提出的现代物流特征,创新提出铁路现代物流内涵及特征。通过梳理美国、德国铁路物流企业转型历程,为我国铁路现代物流转型提供经验借鉴。结合我国铁路物流内外部发展环境,构建由内在推动力和外在拉动力相互作用的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演进动因模型,提出高效化运输、网络化运营、敏捷化运作、便捷化服务、市场化经营、数智化赋能的铁路物流转型方向。构建包含客户服务、基础设施、生产运营、技术装备、支撑保障5大系统的铁路现代物流体系架构,针对体系中各项系统建设内容提出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4.
铁路集装箱运输向现代物流转型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物流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为此应将铁路集装箱运输作为铁路转型为现代物流的切入点,通过对铁路集装箱运输转为现代物流的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初步设计了集装箱公司转型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路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客货分线的逐步实施,传统铁路货物组织方式面临新的挑战。借鉴国外铁路货运基本形式,通过分析传统货运与现代物流关系,指出了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基本趋势:积极发展铁路大宗货物运输的物流化;构建铁路物流平台;建设物流中心站作为提供物流服务的重要基地;建设联合运输物流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化措施:转变服务理念;优化货运计划编制;优化车流组织方式;积极开发运输产品;实施信息化战略。  相似文献   

6.
从物流服务供应链的角度,基于依斯莫经济大学服务供应链模型(IUE-SSC MODEL)对铁路货运站现代物流服务进行研究,构建了铁路货运站现代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型,并针对模型对铁路货运站现代物流服务供应链成员及管理内容进行分析论述,为铁路货运站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和质量提供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物流理念和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不断深化,传统的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物流运作系统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铁路的物流市场核心地位受到威胁,变革铁路货运运作模式,建立高效的物流市场反应系统,实现铁路运输向现代物流化转型,是铁路物流事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物流中心在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涵义的阐述 ,以及铁路货场与狭义物流中心的比较 ,界定了铁路货场在广义物流中心范畴下的理论属性 ;探讨了现有关于铁路货物运输的规范对铁路货场发展的影响与约束 ;提出了铁路在发展现代物流的过程中 ,铁路货场向现代物流中心拓展的有关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阐释我国物流发展及其经济性,指出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铁路小件货物运输向现代物流发展面临的形势,指出铁路运输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必然要向现代物流发展,小件货物运输是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领域,铁路小件货物运输向现代物流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提出铁路小件货物运输向现代物流发展的建议:满足客户多元需求,拓展物流增值服务;适应客货分线要求,创新运输组织模式;规划建设物流基地,提高一体化运作能力;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完善市场开发机制,加强营销绩效考核;加强现场作业管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现代物流与铁路运输的区别和铁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意义,指出铁路发展现代物流业所具备的优势和应注意的问题,并对铁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体系和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快铁融合可以充分发挥快递企业和铁路运输的优势,有效提升物流作业效率,达到运输资源分配平衡的效果,是多元化运输的发展方向。在既有和计划建设的铁路货运站中选择铁路集装箱快运站与快递企业集散网络衔接,以快递企业时间满意度和集散运输成本为目标,构建基于时间满意度的铁路集装箱快运站选址模型,以上海铁路集装箱快运站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保证铁路集装箱快运站与快递企业合理衔接的对策,为铁路集装箱运输融入快递市场提供决策支持,加速快铁融合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铁路专用线与国铁相比具有线路长度较短、技术标准较低、运输密度较小等特点。在分析铁路专用线噪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铁路专用线应选取等效声级为噪声评价量,在采用模式预测法进行铁路专用线噪声预测时,应关注各主要修正参数,为科学、客观评价专用线噪声提供依据,同时以某铁路专用线为例进行噪声分析。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未来10年山东经济和社会对铁路客货运输需求的发展趋势,从分析铁路运输需求总量、结构和质量入手,指出铁路仍是中、长途客运市场的主力;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短途客运市场将是铁路扩大运输市场的关键点:由于货物运输需求结构的变化,铁路高附加值、集装箱适箱货物运输也将成为铁路货运强有力的增长点,界时,对铁路运输质量将提出更高要求。还指出,山东铁路网存在结构不尽合理,线路总量不足,装备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软硬件不适应之处。为此,提出应加速铁路建设,优化、完善和扩大铁路综合运输能力,积极开发运输新产品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突出功能定位,发挥路网互联互通作用,是高速铁路互联互通方案研究的关键。在阐述石衡沧港城际铁路互联互通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石衡沧港城际铁路客流特点和功能定位,分析石衡沧港城际铁路石家庄铁路枢纽、衡水铁路枢纽、沧州铁路枢纽和黄骅铁路枢纽等互联互通主要节点枢纽,通过衡水、沧州和黄骅铁路枢纽比选方案分析,提出石衡沧港城际铁路在通道中的枢纽方案,为区域连接线、城际铁路在方案互联互通作用提供研究支撑。  相似文献   

15.
铁路旅客服务综合信息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调查结果的统计数据,从铁路工作人员的角度,对铁路提供的各种服务信息和提供信息的方式进行了需求分析,并对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提出了建议,为铁路旅客服务综合信息系统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关于铁路货物运价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铁路货物运价管理缺乏灵活性、计费繁杂及货物品类规定过细等问题,提出铁路货物运价进行改革的设想,主要是完善国家定价范围;扩大铁道部的定价权限;给予铁路企业法人一定的运价浮动权等,并建立健全铁路运价的约束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7.
基于旅客心理需求的铁路客运服务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分析铁路旅客心理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旅客心理需求的铁路客运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突出旅客心理的情感性反应指标、乘坐兴趣与意向指标,以及主观综合评价指标在铁路客运服务综合评价中的重要作用,结合算例分析,运用随机与模糊数学中的评价分析方法,对铁路客运服务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8.
绿色物流环境下铁路发展的契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绿色物流的概念出发,全面阐述了绿色物流涉及的内容,在分析铁路具有对环境污染小、能源消耗低、安全性能高、节约用地等绿色优势的基础上,论述了在绿色物流环境下铁路应朝着客运高速化、货运物流化和铁路绿色化的要求发展,使铁路在新世纪中充分发挥国民经济大动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北地区铁路网络密度较低,如果线路或车站发生故障导致行车中断,对铁路运输影响较大。以我国西北地区普速铁路和高速铁路为研究对象,根据主要城市的铁路客运量、人口和GDP等综合因素,选取40个城市作为节点,基于Space L空间构建西北地区物理网络,计算我国西北地区铁路网络的度分布和中介中心性。采用单个节点攻击、蓄意ID攻击、蓄意RD攻击3种模拟方法计算节点失效后网络的全局效率,以分析西北铁路网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西安、兰州、嘉峪关、中卫和咸阳对西北地区铁路网络的可靠性影响较大,应优先加强这些重要节点的连通性,以提升铁路网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铁路民营化过程中的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民营化已成为世界各国铁路改革的潮流,我国在铁路民营化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铁路民营化改革中仍存在诸多障碍,针对民营企业进入铁路行业的“沉没成本”和“接入价格”的问题,提出了借鉴国外经验、改革铁路管理体制和线路收费机制等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