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旅游研究的多维视野--对国内与国外相关文献的评述   总被引:8,自引:8,他引:8  
本文通过对大量英文和中文文献的检索和分析,以几个重要的主题作为阐述的基本框架。比较全面地分析了中国本土学者、外国学者以及旅居国外的中国学者对中国旅游问题的研究成果和基本观点,并对旅游研究过程中所呈现的基本趋势进行了讨论。通过这个分析,使国内同行得以一窥中国旅游问题在世界旅游论坛上被关注的程度,以及了解中国旅游研究与国外旅游研究的差别。本文提供的大量英文文献,也是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线索。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城镇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自18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工业革命进程,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迅猛,刺激了以定居为目的的城镇化进程以及以旅居为目的的旅游业发展。国外对城镇旅游的研究始于19世纪70年代,早期国外对小城镇旅游依附于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的研究。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获得了独立的研究地位,研究的领域主要集中于旅游与城镇的关系,规划、经济与管理等。21世纪初,城镇化和旅游业两大经济浪潮推高了中国城镇旅游,其研究注重旅游对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益研究,及对重大国家发展战略的溢出效益,其重心是城镇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近期开始关注城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综述表明,城镇旅游及其研究越来越成为产业界和学术界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驾车旅游者行为研究——以华北地区为例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自驾车旅游以自由、自主、自助的突出特点被旅游者广泛接受和喜爱,是我国近几年快速发展的专项旅游.本文以华北地区自驾车旅游者为主要研究对象,用历时一年多的时间对大量自驾车旅游者进行了旅游行为问卷调查和访谈记录,获得千余份有效问卷,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自驾车旅游者的行为研究,对自驾车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决策影响因素、消费行为等作了深入分析,并对自驾车旅游者的行为特征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创业动机的性别差异研究——以台湾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有关乡村旅游经营者创业动机的研究主要局限于拉力创业动机和不同性别创业者拉力创业动机研究。旅游研究学者提出应该对乡村旅游经营者动机进行更为理论化和系统的研究,并对乡村旅游经营动机的性别差异做进一步的探讨。该研究以台湾地区为例,比较性别差异下中小型乡村旅游经营者的创业动机模式。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乡村旅游经营者拉力创业动机包括善用农业资源、社交、更换工作与政府政策鼓励等4个因子;推力创业动机则包括工作压力、自我压力与生活压力等3个因子。后续的多元方差分析(MANOVA)结果表明,女性的拉力创业动机明显高于男性,而男性的推力创业动机则明显高于女性。研究表明,女性从事乡村旅游产业经营主要是为了追求理想的生活方式与获得利益,而男性从事乡村旅游产业经营主要是因为对过去生活不满意。  相似文献   

5.
旅居养老是老年群体旅游消费的新潮流。文章对山西发展旅居养老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得出发展旅居养老产业是山西的优选之路的结论。并结合实际探索了山西发展旅居养老产业的可行性模式。最后,文章就旅居养老制度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和创意项目开发等方面,对山西旅居养老产业的发展路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真实性研究在国内旅游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真实性既包括旅游地的原真性,也包括游憩者对旅游地真实性的感知.文章以夫子庙这个城市RBD兼历史街区为例,从游憩者①的角度研究了这种定位于满足游憩者体验历史文化和商业消费综合性需求的景区的"真实性".通过对游憩者真实性感知的夫子庙核心景点事物进行因子分析,归纳出"仿古观光活动"和"购物体闲活动"这两个构建夫子庙真实性感知的因子,并分别比较了它们对于本地市民、暂住居民和外地游憩者以及文化体验型、娱乐休闲型和综合型动机游憩者感知夫子庙真实性的重要程度,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研究调查表明:夫子庙景区的游憩者主要动机包括文化体验和娱乐休闲,他们对于夫子庙的客观真实性整体把握较准确,但这些游憩者即使知道夫子庙没有真实保留多少古建筑,也仍然认为夫子庙是一个成功体现了明清风格的古建筑游览区.  相似文献   

7.
饮食旅游动机对游客满意度和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涛 《旅游学刊》2012,27(10):78-84
饮食旅游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旅游类型之一,但有关游客动机和行为的研究却很少.文章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剖析饮食旅游的推动和拉动动机要素,明确旅游动机对游客满意度和行为意向的作用机制.在澳门进行问卷调查获得368个有效样本后,检验假设模型,发现饮食旅游的推动动机为休闲放松、饮食猎奇和文化探索,拉动动机包括饮食产品和配套服务;休闲放松、文化探索和饮食产品对满意度有正向影响,饮食猎奇要素对行为意向有正向影响.文章从供求两方面明确了饮食旅游的参与原因及其后续效应,为发展饮食旅游、提升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8.
会议旅游是重要的旅游细分市场之一,协会会议占会议市场70%以上,对协会会议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协会会议中的研讨会为研究对象,选取有一定代表性的中国某学术会议进行实证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结构方程的分析方法,对学术会议参会者的动机及其参会决策过程进行了研究。获得如下发现:第一,中国学术会议参会者动机包括6大因子,显示出学术—关系的二元特征。第二,会后行为是参会动机和满意度二者影响之和。满意度作为中介变量对会后行为起着重要作用,参会动机对会后行为的影响起次要作用。第三,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对已有的参会决策模型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9.
旅游非正规就业:职业发展的末端还是通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研究一般认为旅游非正规就业低收入、低门槛、不体面,仅能维持生计或增加收入.非正规就业是职业发展的末端,就业者是被“降级的劳动力”.文章通过珠海拱北口岸的实地调查和对44位旅游非正规就业者的访谈指出,旅游非正规就业是许多就业者的职业发展通道.就业者以中青年低层次劳动力为主,但也包括较高学历和丰富工作经验的企业白领、个体经营户和大学生,他们通过亲缘或地缘组织介绍从事旅游非正规就业.文章进一步归纳总结了7种从业动机、6种从业规划和4种职业发展路径.研究表明,大多数旅游非正规就业者具有较为明确的从业动机、从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路径.相较于其他非正规就业,旅游非正规就业提供更多的职业出口,更利于积累资源和能力,是一条低层次劳动者向高层次城市就业者转变的职业通道.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三亚旅游目的地观察到旅游现象出发,运用旅游系统理论和推拉理论解释了三亚俄罗斯人和东北人两大旅居群体现象突出的原因。研究发现,在两个群体背后都形成了各自的旅游推拉系统。三亚—东北形成了国内的南北推拉系统,三亚—俄罗斯形成了国际旅游南北推拉系统,两个系统既有共同的推拉作用,又受各自独立的推拉作用影响。对于三亚案例地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不同尺度旅游推拉系统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把握旅游目的地演变的走向,为旅游供给侧改革和旅游目的地国际形象的塑造提供了一种思路和决策视角。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网络调查和现场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了国内旅游者的网络旅游信息搜寻动机和搜寻内容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①旅游者的网络旅游信息搜寻动机可以分为规划型、交易型、体验型、娱乐型和消遣型5类.②旅游者最为关注的是核心旅游信息,其次是辅助性旅游信息和网络口碑信息.③规划型动机与核心旅游信息正相关;交易型动机与核心旅游信息、辅助性旅游信息和网络口碑信息均正相关,其中,与辅助性旅游信息相关性最强;体验型和消遣型动机均与核心旅游信息负相关,而与辅助性旅游信息正相关.最后,对旅游网站建设和营销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游客赴欧旅游组织机构的发展与未来任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革群 《旅游学刊》2007,22(5):40-45
本文试图从全新思维角度阐明全球背景下中国出境旅游,特别是赴欧洲的出境旅游的特征.通过系统分析中国游客在不同文化情境下的旅游行为、中国游客赴欧旅游的动机和不同游客群体、中国和欧洲游客之间的知识鸿沟以及跨文化差异等基础上,提出中国与欧洲旅游组织机构的未来发展任务,并进一步指出从事中国出境游的经销商和企业应以顾客为定向,发展适合中国游客市场的旅游产品和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13.
国外网络旅游信息搜寻研究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对国外近15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发现国外关于网络旅游信息搜寻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视角较宽泛,理论研究与方法应用较为成熟。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网络旅游信息需求与搜寻动机、搜寻内容偏好、搜寻行为特征、搜寻者特性和网络旅游信息源等5个方面。研究方法上,注重定性与定量方法的有机结合,并借助先进的网络软件和技术,研究结论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最后,基于国外研究现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徐菊凤 《旅游学刊》2007,22(12):59-65
度假旅游是中国新兴的产业发展形态和旅游方式。尽管此前20多年我国的度假旅游发展缓慢、曲折,但在2003年后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拐点,远程度假旅游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趋势。本文选取中国具有标杆性意义的度假旅游目的地——海南三亚的海内外度假旅游者作为调查对象,研究了中国及俄罗斯度假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度假旅游动机、行为方式以及度假旅游需求特征,揭示出两国游客在旅游行为和需求方面的异同点。本研究验证了4个假设,也否定了学术界以往关于度假旅游的个别典型结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化产生了浓郁的兴趣,因此来中国旅游的韩国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正因为韩国游客们来到中国,切身体验中国文化,所以韩语学习者们的动机由生存向在各类情况下自如地运用韩国语交流转移。因此,关于旅游韩国语教育的研究,可以从旅游韩国语的特点、教学现状和教学对策等方面来讨论。  相似文献   

16.
组织"旅游与哲学"这一专栏的初衷在于:一方面,中国当下旅游研究在走向"科学"的同时也开始走向固化和枯燥,无法凸显旅游学术研究的张力,无法创造深度探讨的空间,因而担心中国旅游研究的学术思想日趋细碎和枯竭;另一方面,如果能为国内一部分执着于思考旅游研究中的哲学问题的学者提供一个平台,将对打破上述隐隐出现的困局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旅居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能够满足老年群体对健康、环境等的需求,同时能促进经济发展,是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以老年群体的旅居养老需求为切入点,开展基于旅居养老需求的特色小镇集群打造模式研究,形成“需求解构—资源梳理—资源潜力评估—集群打造”的特色小镇集群打造新路径。基于此,以四川省攀西地区为例,从攀西老年群体的旅居养老需求解构出发,梳理攀西地区特色资源,进而开展资源潜力评估分析,形成“三核一圈两线多点”的旅居养老“攀西模式”,以期为区域旅居养老特色小镇集群打造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付静  褚亿卿 《西部旅游》2023,(21):42-44
<正>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笔者聚焦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以及极具特色的乡村休闲度假市场,充分挖掘乡村独有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展现乡村美景,阐述乡村故事,优化乡村场景,提升乡村旅居品质,旨在打造一个链接城市与乡村的线上线下互通的高品质旅居度假平台——“乡觉旅居生活平台”,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乡村、走进乡村、体验乡村,最终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定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探讨了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市场竞争以及市场定位,研究表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的特征属性中,“安全性”与“优美的景色”是中国出境旅游者认为的最重要特征属性;KYST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现已开放的出境旅游目的地中,新加坡与泰国、日本与韩国、埃及与德国是两两相似的出境旅游目的地形象;ALSCAL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的特征属性之间既具有联系,又具有差异;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相互之间具有市场竞争性。为吸引更多的中国大陆旅游者出境旅游,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20.
旅游动机、目的地形象与旅游者期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构建了旅游动机、目的地形象和旅游者期望关系的概念模型,以大陆居民赴香港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旅游动机、目的地形象与旅游者期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目的地的认知形象显著影响情感形象;(2)旅游动机直接正向影响目的地的认知形象和旅游者期望,并通过目的地的认知形象对旅游者期望产生间接影响;(3)目的地的认知形象直接正向影响目的地的情感形象和旅游者期望,并通过目的地的情感形象对旅游者期望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