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中村被列入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名录,是贵州地区特有的屯堡村落的典型代表。本文从村落基本信息、村域环境、传统村落格局、传统建筑四个方面,对大中村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由此挖掘出大中村的民族文化特色。以大中村为例,本文阐述了传统村落的保护应该以该村落蕴含的文化特色为依据,以村落的发展要求为脉络,制定适合每个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  相似文献   

2.
严宽荣 《西部旅游》2022,(24):21-23
目前,各地围绕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进行着不同的探索,良好家风是传统村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德、孝、贤、精等家风因子能够对游客产生重要影响。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从物质层面、情境设计、游客参与、营销手段、旅游商品等方面传承与创新传统村落家风因子,赋予传统村落良好家风以新的活力,才能促使传统村落焕发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进程和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是一组急需解决的矛盾。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越来越多传承千年、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被"吞噬"。本文通过对吉安县赛塘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并进行相关解决措施的探讨,以期望能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问题提出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4.
广西地区地理位置塑造了其特有的多种景观,吸引着大量游客。广西地区有很多传统村落,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遗产。区内主要以河谷和丘陵地貌为主,因此广西本土的传统村落保存比较完整,风景优美。与现代化城市相比,广西传统村落的生态环境保护做得更好。桂林龙胜金坑梯田全国闻名,梯田排列整齐,高低错落的曲线造型,给人一种线条美感。梯田的主要作用是进行农业生产,因此龙胜金坑梯田周边以小村落聚居为主。传统村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蕴含着当地土生土长居民的精神面貌和传统习俗。保护广西传统村落,做好传统村落的景观规划设计,是对广西风土人情和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本文将分析广西桂林龙胜地区传统村落的现状,进而探讨广西传统村落保护中的景观规划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5.
武陵山片区是我国传统村落建设的重要地区,在这个地区具有较多的中国传统村落。但是对于中国传统村落的发现和开发都没有完全,这个地区具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活动和生活,需要加强当地居民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积极的发掘农业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来,既能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发展,又能丰富现代生活。加强武陵山片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是当地的相关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重要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吴学成  周磊 《西部旅游》2022,(10):62-64
本文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研究案例,分析传统村落旅游与乡村振兴的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等级与演化特征,并运用同步指数比值方法对其协同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传统村落旅游和乡村振兴总体发展水平不均,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水平滞后于乡村振兴系统;耦合度数值普遍较高,耦合协调度数值略低;总体协调等级不高、分布不均、跨度较大。通过解析传统村落旅游与乡村振兴耦合演化过程,以期为我国同类地区传统村落旅游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传统村落在我国的历史较为悠久,其可衍生出多种文化产业,受国情影响传统村落在某段时间内出现衰落迹象。随着国家对传统村落与乡村旅游的重视,此形态焕发出了生机。本文将详细介绍传统村落主要的旅游价值并通过当前村落的发展现状,提出加强保护理念、保障其建筑、文化及资源等多种措施来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水准,借助乡村旅游为依托,利用乡村旅游,提升传统村落的整体价值。  相似文献   

8.
旅游是传统村落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的有效方式。本文以山西省为研究对象,构建传统村落旅游响应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ArcGIS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析不同空间尺度的传统村落旅游响应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山西省传统村落旅游响应度总体呈现东部高于西部,中部、东南部高于北部的空间特征。(2)县域尺度上,旅游响应度差异明显,中等响应度县域约占80%;地市尺度上,呈现了传统村落数量较多的晋城市、晋中市与传统村落数量最少的太原市旅游响应度较高的非均衡特征;区域尺度上,太行、长城、黄河3个旅游板块的旅游响应度表现为依次递减的空间分异特征,而汾河流域旅游响应度则呈现出中游>下游>上游的空间分异规律。(3)不同尺度传统村落旅游响应度的主导影响因子具有差异性,传统村落集中度、旅游发展水平和区域景区优势度对县域尺度的影响明显;旅游发展水平与接待规模对地市尺度的指示性较传统村落集中度显著;从区域响应度影响来看,除传统村落集中度外,传统村落历史价值和区域乡村旅游组合对3个板块响应度的支持力明显,区域旅游发展环境对流域旅游响应的作用显著。(4)综合不同尺度影响因子发现,传统村落旅游响应度对传统村落资源禀赋、区域资源组合和旅游发展环境较为敏感,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影响较弱;传统村落集中度对旅游响应度的影响具有普遍意义。研究结果可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区和乡村旅游重点区域旅游开发空间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为基础,建立传统村落本真性、旅游者共情与地方依恋理论模型,采用SPSS 25.0与PROCESS Procedure 2.15软件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传统村落本真性显著正向影响地方依恋与旅游者共情;旅游者共情在传统村落本真性与地方依恋的路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旅游者对目的地的地方依恋感越强,重游意愿也就越高。  相似文献   

10.
刘碚 《西部旅游》2022,(22):22-24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化的结晶,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具有较强的文化旅游开发价值。我国已建立起针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机制和管理机制,有效缓解了传统村落快速消亡的趋势,及时保护了大量文化遗产,明显改善了传统村落的生产生活条件。但与此同时,人为导致的传统村落建筑破坏、人文价值逐渐消失的现象仍然存在,传统村落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仍然是今后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从传统村落视角,通过借鉴ECO-MUSEUM理念,以荥阳市石洞沟村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传统村落活态博物馆的具体内涵。活态博物馆作为一种新兴的博物馆形态,是ECO-MUSEUM理念在传统村落中的实践形式,体现了保护文化遗产的先进理念,将最大程度地保护和延续即将千村一面的传统村落中历史文化遗产的精髓,协调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打造更加多样化及具有历史特色的传统村落。  相似文献   

12.
在多元化养老模式的探索中,旅居养老需求与传统村落养老供给具有一定的联系,这种供需关系为传统村落发展旅居养老产业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文章借助SWOT理论分析传统村落发展旅居养老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分析表明:传统村落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方面有较大优势,而基础设施薄弱、发展模式单一为其劣势,在政策支持下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养老质与量的双重需求下,传统村落旅居养老的新模式既能缓解城市的养老压力,又能为传统村落的活化提供新途径,有利于实现传统村落的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3.
<正>特色餐饮作为旅游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游客的旅游体验。特色餐饮通常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较高的开发价值,对促进旅游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尤其是对于传统村落旅游而言,特色餐饮更是关键组成部分,能有效丰富传统村落旅游的内涵,为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鉴于此,文章阐述特色餐饮与传统村落发展的关系,分析特色餐饮在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旨在助力传统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快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全球化带来了技术进步和不可逆转的环境变化,传统村落转型发展势不可挡。如何在保存和延续自身文化基因的同时,又能重构文化生态以适应新环境变化,避免产生多元化文化生态失衡问题,是新时期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的核心任务。基于此,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研究相关文献,结合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制度与实践,从文化和生态系统耦合的视角,全面梳理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概念体系,深化和完善传统村落文化生态适应性内涵、文化生态系统演进过程、文化生态平衡调控和文化生态适应性管理等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提炼传统村落文化特质与文化核心的思路、评价传统村落文化生态适应性的方法和优化传统村落文化生态区域系统性保护与利用的模式,以期系统地解决传统村落文化生态失衡问题,从而推进文化生态学在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在地化研究,有助于中国乡村振兴路径和模式的落地与推广。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城镇化发展十分迅速,高层建筑的数量也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而与日俱增。在这一背景下,对于传统历史村落等宝贵遗产的保护更应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村落代表了当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当前城市化的进程也进一步加速了传统村落的消亡,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也刻不容缓。广西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是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居住地,传统村落的数量较多并且形态十分丰富,具备着很强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6.
传统村落:理论内涵与发展路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我国传统村落面临严峻的存续危机
  伴随着现代化与城镇化进程,农村地区的传统村落陷入了一系列的发展困境。一方面,传统村落大多年代久远,位居相对偏僻、落后地区,长期以来的人口外流和空间荒废导致大量村落出现“空心化”与“自然衰退”,村落发展主体缺失,造成村落的“文化失落”。另一方面,不科学的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以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开发导致“建设性破坏”和“开发性破坏”。不恰当的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导致农村土地被强行分割、农村民居拆迁、自行无序建房,使得乡村格局改变、村落特色丧失。而GDP导向的政绩观引致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价值,导致一些村落的旅游开发过度或不当,破坏了传统村落的建筑与整体和谐的人居环境。此外,保护制度与法规体系不完善造成“政策缺失”与“控制乏力”。传统村落的价值长期未得到充分认识,缺乏有针对性的、严格的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17.
<正>在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今天,黄河流域传统村落如何通过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空间,提升当地文化影响力、促进旅游业发展,成为许多村落面临的转型难题。文章以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曹村乡草庵村为例,以黄河流域耕读传家为文化脉络,沿袭原始聚落发展中的“师古性”“自然为师”的公共空间,在当地传统民居的基础上,以石头作为乡土IP,结合豫西传统村落中的村口空间、民居空间进行内生式更新设计。同时从精神寄托、顺应地貌、统一肌理、民居更新等方面深入研究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创新策略,以期村落焕发生机,推动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黄河流域村落的发展建设提供经济远景。  相似文献   

18.
文旅融合是我国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山西省以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基础,在文旅融合的发展上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该省传统村落旅游项目发展平稳,通过特色民宿的开发能够进一步促进当地传统村落旅游和文化的发展。本文从文旅融合背景着眼,对山西传统村落民宿开发策略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精粹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目前国内传统村落不断遭受"建设性、开发性、旅游性"的破坏,甚至濒临消亡,需要加快保护的步伐。传统村落代表着特定环境中和谐的人类聚居空间,通过对空间的营造,以达到保护的目的。本文以大圩雄村为例,分析传统村落保护的空间诉求与空间响应,对传统建筑、街巷、道路提出保护和修复原则、方法,和具体修复建议,为改善雄村建筑、街道景观生态平衡,满足市民、游客休闲游览需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在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一定程度上,传统村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但其实际改造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所以,从总体上来讲,传统村落景观设计规划面临很大的挑战。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乡村旅游背景下,传统村落景观设计规划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