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由于旅游经济的迅猛发展,各个地区对景区进行了区域规划调整,大力推进旅游区商业化开发,但是,在实践中发现,各个旅游区在规划上缺少地域文化特色。各个旅游区都存在雷同现象,商业化气息浓重,破坏了景区原貌。所以,基于地域文化的旅游区合理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国内旅游区现状进行研究,探索如何在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合理的进行旅游区规划。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旅游业从起步到现在虽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但是,相对全国来说差距仍然十分显著。该文利用旅游人数、旅游收入等指标对近年来山西省11个地市之间的旅游业发展差异进行动态分析,进而明确了全省旅游业发展的空间趋势:(1)从地市层次上看,游客趋向在空间上有分散化的趋势。(2)从全省总体空间格局看,晋北旅游区地位在下降,晋东南旅游区地位在上升;新型的、有特色的旅游景区比传统旅游景区增长速度较快。从而对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一点建议,即旅游部门应顺应旅游业发展的空间趋势,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市场,并相应地在开发建设时注意旅游产品的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旅游区在性质、规模、知名度等种种特质上的差异性,是其本身的发展条件和开发过程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旅游区开发的过程,就是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建设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接待游客,发展旅游业以及旅游区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由于对旅游区开发过程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国外许多学者早已开始了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永州旅游纪念品品牌化开发策略进行研究,从旅游纪念品品牌现状出发,分析了永州旅游纪念品品牌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开发旅游纪念品品牌的必要性;最后从品牌标识、产品文化内涵、品牌管理、用户体验等四方面分析了永州旅游纪念品品牌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山西要把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转化”为红色旅游产品,把红色旅游产业化并且作为全省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发展,就必须把各类革命展馆、教育基地“转换”为红色旅游区(点),把展馆馆长、基地主任“变换”为旅游区(点)的总经理,把开发红色旅游区(点)这种单项旅游产品“转变”为合力打造旅游产品体系、全力打拼旅游市场并精心塑造红色旅游品牌,才能提高水平、加快发展、积聚人气、增加收入、异军突起、先好后快、好中求快、做强做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正>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发展旅游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之一。我国西南民族地区拥有许多历史文化悠久、民族文化浓厚、生态环境优良、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开发价值高特色村寨。诸多村寨进行了旅游开发,以旅游促进村寨。文章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村寨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这些特色村寨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民族地区特色村寨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而有效开发旅游资源是推动民族地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从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旅游资源开发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和充分挖掘地方民族文化的积极影响,并对当地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面临的财政投入不足、资源保护意识不强、忽视地域特色等困境进行研究,进而提出了转变发展模式、合理开发资源以及打造特色文化产品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花山文化给崇左的旅游带来了一个发展的机会,如何将花山文化融入旅游并将花山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为左江流域打造出新的特色旅游品牌产品,整合与开发当地的岩画资源、发展文化、民族特色旅游是调研的方向及目的。本文主要是对左江流域花山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调查,调查资源的丰度、旅游资源的类型、旅游发展现状以及当地的民俗文化等,进行资源分类,分析其特点,了解左江流域旅游资源之间的联系,将之与花山文化形结合,进行整合。整合的目的是要将闲置的资源和旅游景点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打造独特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是中华姓氏寻根文化资源第一大省,然而目前在资源开发中存在基础研究不够扎实、对外宣传不到位、开发形式单一、资源未能有效整合、姓氏寻根旅游产品形式雷同、未能充分重视游客参与性等突出问题.在深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开发策略:加强姓氏文化资源开发基础研究,为寻根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建立特色鲜明的姓氏寻根文化对外宣传体系;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加强区域合作;提升姓氏寻根旅游内涵素质,打造寻根旅游精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国内外对健康旅游都提出了更加近一步的探究,本文从健康旅游方面来叙述,对临安市当地旅游资源的分析,同时针对临安市的旅游产品开发提出一些建议与措施。该论文结合临安市自然优越的生态环境,从开发冬季旅游产品,旅游地纪念品方面出发,结合国内外旅游产品开发与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各个观点进行了相应的梳理。本研究结合临安实际,立足于现在产品的特色,进行品牌契合,自身品质提升,提出探索临安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议[1]。  相似文献   

11.
在茶文化项目开发时,要想得到最佳开发效果,不仅要符合时代发展,还要结合旅游理念。人们对于茶文化项目的需求,不断整合变革创新,才能创造出有文化和特色的茶文化旅游产品。本文分析旅游理念下茶文化开发的潜力,根据开发茶文化项目的意义,提出旅游理念茶文化项目开发策略,从挖掘茶文化物质资源,制定合理旅游项目、打造特色茶文化旅游产品、整合茶文化旅游资源等几方面进行优化,为了旅游理念下,茶文化项目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张昌亚 《西部旅游》2023,(19):55-57
<正>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为了实现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推进乡村文化传承发展,还需要对乡村本土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与开发,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从而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文章主要对文旅融合背景下河南商丘的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建设进行研究,分析当前商丘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3.
对现阶段福州市旅游电子商务行业的大体环境信息以及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分析福州市旅游电子商务的优缺点,为福州市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可靠性依据,同时对福州市旅游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进一步完善福州市旅游电子商务体系,充分利用福州旅游资源,把福州丰富的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提供现代旅游服务,推进福州市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形成富有福州市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和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4.
甘肃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与演艺产业结合后让更多人在旅行中感受到了西北文化的独特魅力。然而,甘肃文化旅游演艺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从打造特色品牌、提升艺术品质、培养演艺队伍、把握市场需求、驱动运营模式五个方面提出了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5.
周瑞 《西部旅游》2023,(24):66-68
<正>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地域历史文化资源是发展地方旅游业的基础要素。湖北襄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利,拥有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的条件。但是襄阳在发展文旅产业的过程中存在着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不够充分、旅游文创产品质量不高、旅游转化程度不高、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襄阳历史文化资源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的内涵,提升旅游转化的质量,通过打造主题公园、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开展历史文化创意节庆等方式丰富旅游转化的形式,不断创新文创产品,丰富宣传手段,擦亮历史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文化产业风潮涌动,各地对文化旅游日益重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孟州市是笔者的家乡,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特色明显,但是缺乏系统规划和开发。本文以孟州市韩愈陵园为例,从文化资源和文化旅游的角度进行研究,指出孟州市在韩愈陵园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旅游中心地空间结构系统的构建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静波 《旅游学刊》2008,23(2):51-55
本文以中心地理论为指导,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加法合成原理对湖南省旅游中心地空间结构系统进行了定量分析,综合考虑各城市的经济、文化、行政管理、旅游等方面的发展状况,配合旅游功能分区,确定长沙为一级旅游中心地,张家界、郴州、岳阳、邵阳为二级旅游中心地,株洲、湘潭、衡阳、常德、益阳、永州、怀化、娄底、吉首为三级旅游中心地.以此为基础,划分五大旅游区,分别是湘中大长沙都市旅游区,湘西山水风光和民俗风情旅游区,湘北环洞庭湖旅游区,湘东南宗教文化和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湘西南丹霞、山地草原景观和侗文化旅游区.最后,提出了一些湖南省旅游中心空间结构系统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文化软实力的视角下出发,概括了旅游区品牌文化的概念及作用,简要分析了当下旅游区实施品牌文化营销的背景,并提出了品牌定位要精准、深挖内涵、加强多方合作、重视邻近区域合作、营销方式多样化以及加大品牌投资力度这几种营销策略,旨在塑造旅游区品牌,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与旅游品牌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来看,我国旅游市场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大部分旅游地区还在运用传统旅游模式,旅游产品过于单一,对游客的旅游体验带来一定影响。同时,缺乏创新创造性,导致许多旅游景点具有相似性,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相关部门要加强与产业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合理建设旅游品牌,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因此,本文针对文旅融合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关系和文化遗产与旅游品牌建设意义进行探讨,提出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廊坊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发展的优势、劣势,提出抓住京津冀一体化机遇、加强区域协作、开发特色产品、树立品牌项目以及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知名景区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