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发展森林康养旅游,可以助推康养产业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从资源、产品、服务、设施、营销等方面入手,对天柱山森林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存在森林康养旅游产品缺乏多样性、相关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进而提出要发展新业态、完善景区相关设施、创新宣传模式、加大市场拓展力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康养旅游将健康、养生、休闲、度假等元素与旅游相结合,满足了新时代人们对旅游产品的康养需求,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文章通过收集新疆康养旅游发展的相关资料,结合新疆旅游资源的特色,对新疆康养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基于产教融合视角提出新疆康养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和亚健康人数的日益增多,康养旅游产业迅速发展。文章对河北石家庄康养旅游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从产业融合、资源利用、品牌效应、特色产品、人才质量等方面阐述石家庄康养旅游遇到的发展困境,进而提出激活康养关联大产业、制定康养产业行业标准、建设人才队伍体系等发展路径,以期为石家庄康养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丽芳  秦莉 《西部旅游》2023,(18):35-38
<正>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康养是文旅的拓展。文旅康养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就业,有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文章分析陕西文旅康养产业的发展现状,发现陕西省面临着康养产品吸引力较弱、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度低、缺乏康养人才等挑战,进而提出促进陕西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罗浩  冯润 《旅游学刊》2019,(11):116-123
目前,旅游学界对旅游景区、旅游产品、旅游资源、旅游吸引物等概念经济性质的理解较为混乱,存在以下误区:将旅游景区与旅游产品混淆,将旅游产品与旅游体验混淆,将旅游景区与旅游资源混淆,将旅游资源与旅游吸引物混淆。文章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尝试剖析旅游景区、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的经济性质,继而延伸到对若干相关概念的经济性质的界定,试图厘清以上误区。研究结果认为:旅游景区是(景区业)旅游产品的生产单位和生产场所;旅游产品是由旅游吸引物、设施(硬件)、人员(软件)的组合所营造出的一种综合性服务,是景观服务、设施服务、人员服务的有机组合;旅游资源是原赋的旅游吸引物,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原赋)资源,是旅游业所特有的一种生产要素;旅游吸引物是指一切具有旅游吸引力并可为旅游业利用的事物,包括旅游资源和人造旅游吸引物,后者本质上是资本和/或劳动,而不是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6.
康养旅游是以康、养为基础的新兴旅游产业,主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让游者体验从景色养眼到景区养生的过程。本文通过对黔西南州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性分析,并探讨黔西南州绿、红、金、古四色文化优势对当下康养旅游发展的启示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景区是介于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之间的一种中间形态,区域内景区的构成直接影响到区域旅游产品的结构。为了更好地对区域内景区的构成情况进行分析,文章引入了区域景区群落多样性的概念,提出了计算模型,并以天台县旅游开发为例对其景区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文章总结了对区域景区群落多样性分析的意义,并对现存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大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旅游时希望置身于大自然中。因此具有抚慰人类身体和心灵作用的森林康养旅游产品逐渐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森林康养旅游产品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鉴于不同游客对森林康养旅游产品存在感知差异,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利用IPA分析法,研究游客对森林康养旅游产品的感知差异评价,以期促进森林康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全域旅游是指对旅游资源、相关产业、政策法规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资源的有机整合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昂谱分析是一种分析方法,该方法强调资源、市场和产品之间的统一与互动,通过分析资源与市场,使二者与产品有机结合起来。本文以徐州汉文化景区为研究对象,对景区发展情况结合全域旅游与昂谱分析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剖析汉文化景区存在的问题,旨在找出景区的发展困境,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便更好地促进景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十九大报告中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求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推动医疗、养老、文化、旅游等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山东省康养旅游资源丰富,同时存在管理机制不畅、资源整合不足和产品开发不力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康养旅游资源发展现状的梳理,从中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应用型对策,以期对"文旅融合"背景下山东省康养旅游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山岳型景区文化内涵的挖掘是提升景区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景区提供的文化旅游产品容易偏离旅游者的需求.文章以天柱山风景区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两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供需双方对景区文化旅游资源偏好的差异,同时借助IPA模型帮助旅游经营管理者制定了景区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方向.结果表明:(1)供需双方对天柱山风景区的整体印象差异不显著;而对文化印象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旅游经营管理者对天柱山风景区文化印象较好,而旅游者对其印象较为一般;从文化资源要素上来看,供需双方对绝大部分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显著差异,且旅游经营管理者对其偏好的程度总体强于旅游者.(2)采用IPA模型,通过对比供需双方对天柱山风景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偏好差异,得出继续努力、过度表现、低优先改进、重点改进4个区域,并针对不同区域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了解小区域滨海旅游的发展情况,本文对湛江吴川覃巴镇的两个滨海旅游景区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观察、访谈法了解游客体验感和两景区滨海旅游发展现状,然后对湛江吴川市吉兆湾与鼎龙湾的旅游发展现状对比研究分析,包括对两个海湾的开发进程、自然资源、人文历史、客源条件、资源吸引力、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配套设施及服务等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曾翔虹 《西部旅游》2023,(21):60-62
<正>在夜间旅游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老街成了游客必去的目的地之一,老街是文旅融合的载体,发掘并传承老街文化是推动老街景区夜间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文章以云南昆明老街为例,对昆明老街景区的资源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昆明老街景区夜间旅游的发展现状,探究昆明老街景区夜间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老街夜间旅游的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经济和社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环境与养老问题都是人们未来需要重视并解决的重点问题。推动森林康养旅游新业态的发展,不仅能合理地开发和保护森林资源,还能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窘境。基于此,文章对森林康养旅游协同发展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概述森林康养旅游的概念及发展状况,然后探讨森林康养旅游疗效和开发原则,最后对森林康养旅游开发的主要内容以及协同发展路径展开研究,以期能找到有效的发展路径,促进森林康养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为了统筹城乡发展,削减城乡发展矛盾,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该战略的影响下,农村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便是康养旅游。康养旅游已经成为了乡村振兴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较多的资源、设备和人力都在向康养旅游发展倾斜。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康养旅游确实能够起到不错的效果,所以对康养旅游在发展实践中的作用机制等进行分析讨论意义显著。本文分析研究乡村振兴中康养旅游的作用机制,旨在为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贵州康体养生资源丰富,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以及伴随而来的贵州旅游近两年的持续井喷态势,贵州省康养旅游的发展正在逐步的受到各界的重视。依托贵州省当地独有发展康养旅游的先天自然与资源优势,再加上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以及社会旅游企业的积极参与,贵州康养旅游势必会成为贵州旅游对外的一张醒目名片。然而贵州省传统旅游业起步较晚,康养旅游缺乏坚实的发展基础,康养旅游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相关旅游产品品牌影响力低下,游客参与程度不高,相关领域专业人才短缺等。因此本文从康养旅游特色产品开发、发展旅游教育,培养康养旅游专业化人才、加强旅游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等方面来探讨贵州省康体养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利用石台县国家气象观测站(城区)及仙寓镇气象观测站2012—2018年的气候资料,根据适宜夏季旅游的气候参数,分析仙寓山景区旅游气候资源的优越性。结果表明:仙寓山景区夏季旅游的气候优势主要有:太阳辐射少、负离子浓度高、大气压适宜人体身心健康等,适宜夏季避暑及康养旅游。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旅游资源的国际化,旅游景点的英文推介对于将旅游景区与旅游产品推向世界旅游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旅游景区英文推介的功能、对入境游客景区选择的影响力,提出运用景区的英文推介的合理策略,以充分利用英文推介的有效推广,吸引入境游客,促进入境旅游市场开拓。  相似文献   

19.
一、康养旅游的产生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新的旅游方式和业态也不断产生,“康养旅游”也从无到有.在学术方面国内外尚无学者深入地研究康养旅游.刘丽勤②较早提出了“康养”一词,但未对其进行释义;王赵对“康养旅游”作出了初步界定;此后,部分学者针对海南发展“康养旅游”进行了初步研究,但并未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随着旅游消费需求聚焦美好生活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文旅康养新业态应运而生,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山西省文化旅游康养资源类型丰富、资源禀赋高,同时区位优势、气候优势明显,但由于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缺乏专业人才等原因,产业融合程度不够,优质资源未能转化为优质产品。因此,对山西推动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文章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出发,在对山西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情况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推动山西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以期为山西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