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践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会议精神,上海市教育主管部门在开展德育综合改革发展过程中首次提出"课程思政",迅速引起了国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高校普遍展开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在此背景下,文章从研究意义、目标和内容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将地方优秀文化融入高校旅游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一带一路"思想的引领下,我国进出口贸易又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与此同时国际货运代理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导致市场上对于国际货运代理人才的需求加大,高职院校在新时代背景下及需求培养一批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专业型货运代理人才。本文通过对课程教学现状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下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以推动高校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国际货运代理人才前进。  相似文献   

3.
随着研学旅行的兴起与发展,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旨在探讨研学旅行视域下,如何有效培养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首先,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师资培养等方面探讨了研学旅行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整合方式,以期有效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市场对网络工程人才的需求,已经由传统单纯的专业业务素质向更加综合的能力转变。对人才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创新能力更加侧重,很多高校也针对市场需求对网络人才培养做出了探索,与时俱进,通过对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积极校正网络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强化网络工程人才的专业素质,提高网络工程人才的创新能力,增加课程实践内容,强调学科交叉性和实用性的结合,以此有针对性提高网络工程人才综合素质,拓展就业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旅游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旅游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在此基础之上,越来越多高校设立了旅游管理类专业,希望培养综合能力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从而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讲,实践教学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它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将对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分析,并给出完善教学体系、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建议,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游客对服务质量的追求,要求为社会输送大量导游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需要不断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导游业务"不仅是导游资格证考试笔试和面试的重要科目,也是导游在带团过程中需要不断将理论付诸行动的一门课程,所以该课程教学改革意义重大。针对智慧旅游背景下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知识滞后、教学方法单一、考核评价方式简单、教学设计理念传统、不注重实践性操作技能培养等问题。基于"能力本位"提出"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加强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一种"行业主导型"工科实践教学模式,以获得企业人才和智力支持。本文介绍了此种教学模式的起源,构建了新的工科实践教学体系和相关课程,提出了工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阐述了"行业主导型"教学机制和基地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8.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将思政元素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是对高校育人理念的革新,本文以《旅游学概论》课程为例,探寻一条适合该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有效路径,如何完成"课程思政"在"旅游学概论"课程中的实践并将有效的经验推广至旅游管理专业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中。  相似文献   

9.
"大工程教育观"已经引起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它要求向受学生提供综合的知识背景,强调实验实践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将"大工程教育观"引入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中,提出了我国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在知识系统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性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实验教师队伍、实验教学课程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需要进行大力改革,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意识的经济管理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者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旅游人才的输送已无法满足日趋壮大的旅游市场的需求,尤其实践型旅游人才缺口越来越大。应用型高校教育对于旅游实践型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一些旅游课程在实践教学方面仍然存在与市场脱节的现象。论文基于CBE模式(能力本位教育)提出《旅游市场学》实践教学改革意见,CBE教学模式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具有职业教育个性特色的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到《旅游市场学》教学中,有利于为企业培养出旅游市场营销的实用人才。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阐述了高校旅游礼仪课程互动式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然后分析了该模式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构建该模式的策略。构建高校旅游礼仪课程互动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为高校旅游礼仪课程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家大力的重视和发展职业教育,在弘扬新时代"大国工匠"精神的影响下,现代职业教育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完善职业学校布局结构,根据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优化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因此,在中职旅游专业的课程改革中,要特别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走深度产教融合的发展之路,建设好地方旅游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平台,围绕旅游专业进行深层次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3.
校企合作是当代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相关专业知识通过在企业进行实践的过程,能够充分挖掘大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同时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实现了校企双赢。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互联网+"的理念被充分运用到各个领域,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更需要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本文分析了高校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研究了"互联网+"背景下的应用,以提出"互联网+"下高校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人才模式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也进入了转型的关键时期。高校作为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如何在转型时期做好相应的教育转型调整工作也成为了地方高校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对转型期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项目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进了相关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国际化人才培养是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战略目标之一。旅游管理专业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依托外语课程、双语课程等通识课来实现,管理类社会科学的人文性决定了其通识教育的属性。通识教育的历史溯源、理念语义和实践分析,从三个维度揭示了通识教育和跨文化交流人才培养之间内在联系的哲学依据。跨文化交流能力要素的构成,揭示了跨文化交流人才培养具有多学科性,以及培养路径的多元化。将通识教育融入《跨文化交流》课程将成为旅游管理学科培养国际化高端人才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强调构建通识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产业平台课程、专业实践活动四大课程类别相互贯通的育人目标体系。文章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开展课程思政育人的必要性,针对我国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现状,提出构建完善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师思政育人能力、创新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等育人路径,保证第一课堂(理论课堂)与第二课堂(实践课堂)思政教育内容的协同,推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全程贯通,以期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展课程思政育人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阳光体育"的提出,是我国教育相关部门为了促进体育课程教学的全面、深入革新,以期望年青一代的学生能够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近年来,在阳光体育视域下,各个高校也在不断探索体育课程新的教学模式,高校体育教师也在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方法,运用各种新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从阳光视域下高校篮球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这四个方面来探索如何对高校篮球课程教学进行革新。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起来,所以我国国家的高校需要开设多门语言课程,这样才能为我国顺利的对外交流奠定基础。并且高校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出较多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所以需要加强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本文笔者针对高校中韩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也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实践策略,期望能促使高校韩语教学获得更加全面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于锻炼、培养全面的康复治疗技术人才,而在具体的专业课程带教中,也更为强调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与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提升。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实践课程带教经验具体探析提升带教教学质量,强化学生治疗技术培养的相关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伴随创新型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集聚地,开拓创新精神和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高校的专职教师、辅导员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结合也极为关键。本文以西安工业大学的学生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为例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高校教师与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和态度呈现较好的趋势,但在指导和学生参与竞赛方面整体效果不;(2)多数高校在理论讲座学习以及平台的提供上明显不足;(3)在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影响因素中,表明出政策的扶持、基金的支持以及学校的宣传和重视程度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