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让我们汇聚全社会力量,共同营造"阳光的消费环境"!阳光的消费环境,需要阳光的品牌、阳光的产品,更需要阳光的你我他!"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如期而至!"3·15"到来之际,重温习主席"三个转变",又深深体味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饱含了"中国企业务必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服务、务必全心全意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仁德思想。即生产企业务必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  相似文献   

2.
<正>5月,走过"五一"、"五四",又一个节日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这就是5月10日的中国品牌日。这一天,2019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拉开帷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活动作出重要批示。虽然这已经是第三个中国品牌日,但它还几乎是中国最新的国家级节日之一。五年前的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河南时提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三年前国务院将5月10日定为中国品牌日。其实与经济相关的每个节日的确立,都是当时经济大势的反应。30多年前,3·15被确立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正是出于对产品质量的注重和对消费者权益的尊重,在那之后,消费者们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升,"3·15晚会"、"质量万里行"为大家所熟知,中国产品的质量上了一个大台阶;近几年,双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企业与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国际许多大公司来到中国成立分公司,与中国企业合资,生产了标有国际品牌的优质产品.国内生活水平提高使消费者热衷于购买国际品牌的产品,中国的市场逐渐被国际品牌占领.因为国际品牌的商品具有消费者认同的"质感".这种"质感"是将企业诚信、品质、服务、广告完美的结合成为一体,这样的商品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而本土品牌的消费者大量流失使本土企业危机重重,要想本土品牌与国际品牌接轨就需要品牌国际化.  相似文献   

4.
开创新时代品牌建设新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很多关于加强品牌建设的重要指示和文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引领我国品牌发展进入新的时期。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国务院2017年4月批准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可以说,中国品牌建设正在迎来深入发展的大好时机。  相似文献   

5.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货"尤其是化妆品受到洋货的冲击以及加速流入,近乎处于饱和的状态,发展空间较小。自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转变"的重要论述,即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国货"又重新回归人们的视线。知名老字号中国自主品牌"百雀羚"恰当地利用时代背景条件,重新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和支持,脱颖而出。本文以百雀羚为例,从政治、经济、文化、消费者心理四个方面分析百雀羚在中国的市场环境;基于怀旧营销分析百雀羚市场营销策略;通过深入分析原因,总结其成功经验,为其他"中国自主品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深度营销,赢在心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度营销是大势所趋,但在这.个大趋势的后面,我们也别忘了深度营销的目的:刺激更多消费者的行为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变,刺激渠道商的资源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生转移,最终让更多的消费者乐意买、方便买、持续买、推荐身边的亲友买。而要让消费者拿出更多的银子来消费你的产品、让渠道商分出更多的钞票和货架来经营你的产品,关键之处就是让他们对你的产品和品牌心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的网购市场从“淘便宜”向“淘品质”的转变,我国电子商务企业正处在产品同质化加剧、市场竞争激烈的艰难时期,面临一系列新挑战,如何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赢得竞争,是我国电商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本课题小组,试图从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品牌发展现状着手,得出中国电子商务企业缺乏强势品牌的结论,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阐述了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强势品牌的必要性。最后,文章指出,针对我国目前消费者网购需求的改变,电子商务企业要想在激烈的淘金盛宴中分得一杯羹,要想真正拥有用户、建立自己的诚信和信誉,就必须走向强势品牌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中国经济告别短缺经济时代和大部分行业买方市场的形成,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已不仅仅表现在其产品识别功能上,而更多的是向消费者传导产品的质量性能和企业文化、市场信誉。中国正在从产品竞争走向品牌竞争的新时代。对医药行业来说,长期以来中国大部分制药企业品牌意识薄弱。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零售药业的迅猛发展,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品牌》2021,(4):28-31
中国品牌已经翻开新的一页,乘势而上再出发,开启品牌新征程,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从"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从made in China走向global brand。日月其迈,时盛岁新。刚刚过去的2020年,中国品牌从抗疫尖兵向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变——帮助农产品营销、扶持中小品牌、研发新产品、老字号向互联网转型……凸显出中国品牌韧性。  相似文献   

10.
一、坚持用户第一理念,打造解放感动服务品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信息革命的迅猛发展使产品同质化趋势日益明显,在消费者逐渐注重消费感受,更多关注产品售后服务的环境下,企业竞争从有形的产品竞争向无形的服务竞争转变,企业发展战略也从创建产品名牌向打造服务品牌转变,产品品质和服务品质已经成为企业走向成功和保持领先的两个车轮。服务工作的核心就是使用户满意,而使用户满意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一汽解放品牌在此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1.
企业质量诚信是企业合法参与市场竞争,树立企业和产品形象,开展经营活动的基本要求和生命线。质量效应,其原理就是引导企业向"善",通过搭建质量诚信信息平台,发布企业质量信用信息,建立企业质量诚信奖惩制度,实施企业品牌发展战略,利用社会舆论引导和利益诱导来引导企业向"善",惩戒失信企业,鼓励诚信企业,使良好的质量信誉成为企业珍视的无形资产和重要资源,使质量失信的企业寸步难行,受到政府、社会、市场的惩戒。  相似文献   

12.
从全球最大的工厂发展为全球最大的品牌塑造者是一个挑战,中国还在努力给自己设计一个新名字,而不只是低价商品的产地。令人遗憾的是,中国企业在繁荣发展的年月更多地关注扩张,而不是品牌的树立,这样的做法虽然带来了短期的利益,但长远来看对企业没有好处。中国现在的任务是向日本和韩国学习,让自己从代加工产地转变为品牌铸造者。  相似文献   

13.
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国创造"、"中国质量"、"中国品牌"的关怀和厚望,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将目光瞄准了价值链和供应链的上游。  相似文献   

14.
网络购物的快速发展使生鲜经营企业从中获益。随着消费者对生鲜产品需求的不断提高,网络生鲜产品品牌不断创新,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对新生鲜产品的采纳意愿。本文从生鲜市场创新角度研究其对消费者采纳新产品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当品牌关系较远时,探索性市场创新能够提高消费者对品牌创新性的感知,从而提高消费者对新产品的采纳意愿;而当品牌关系较近时,开发性市场创新能够提高消费者对品牌质量的感知,从而提高消费者对新产品的采纳意愿。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日趋成熟,当今市场竞争逐渐从产品主导化向品牌主导化转变,时代背景促使企业要得到生存和发展空间就必须重视品牌和消费者的关系。营销道德作为一个热点话题以来,引起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具有良好营销道德的企业具有更好的企业信誉,也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信任,更容易与企业建立长久稳定的品牌关系,消费者也倾向于重复购买拥有营销道德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因此营销道德、消费者感知风险和品牌关系质量三者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营销道德对消费者感知风险的影响,企业处理消费者与品牌关系以降低消费者的感知风险提供新的视角,使企业能更好地解决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营销道德。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品牌强国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保护发展中华老字号,提升自主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这为品牌强国建设提供了中长期的战略指引...  相似文献   

17.
《消费导刊》2014,(3):J0005-J0005
积极作为引导质量消费凝心聚力共筑质量诚信——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组织开展2014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质量和服务诚信承诺”专题活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2013年10月25日高票通过了实施20年后修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消法”),新“消法”将于明日起正式施行。此次新“消法”对“举证责任倒置”、“赋予消费者反悔权”、“赋予消费者组织公益诉讼权”、“霸王条款无效”、“加大消费欺诈赔偿”等方面的规范与修正,为“消法”这部堪称有效捍卫消费者权益的根本大法作了系统升级,弥补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规空白,使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8.
文捷 《中国品牌》2014,(8):34-36
作为本土光伏企业代表,英利在坚守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通过营销创新手法,不断的发掘、占领国际市场,打响了一场场从产品向品牌转变的战役巴西世界杯已经落幕,在这场全世界球迷、伪球迷们都为之沸腾和关注的体育赛事中,虽然中国足球意料中无缘世界杯,但是让人欣慰的是,在世界杯的赛场上看到了中国企业的名字。  相似文献   

19.
<正>现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青睐商店自有品牌。因为,自有品牌产品不仅有和制造商产品不相上下的质量和时尚潮流,而且拥有更低廉的价格。8月11日,诺奇在泉州举行了一场名为"零售崛起时尚看诺奇"的品牌升级媒体见面会,宣布诺奇以往多品牌经营向现在单一品牌过渡、全力打造自有品牌服装专业零售商的战略调整,向更多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三个层次调查了澳洲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感知和评价。调查发现澳洲消费者购买来自中国的产品最大的原因是"价格便宜",其次是"质量"和"方便购买"。然而,调查也发现"物有所值"、"低价"、"质量",所有这些正面因素都不能自动转换或保证品牌地位。澳洲消费者认为在他们付出的价格里包括中国产品的高质量,这说明了消费者对于中国产品的质量有着复杂而困惑的认知。在具体的品牌认知中,"联想"品牌在澳洲消费者心目中是中国第一品牌,其次是"TCL"、"海信"和"海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