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不良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如何监管好企业资产,如何处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对此应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确保资产质量的稳定提高已成为企业资产管理者的又一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浅谈国有企业不良资产成因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郄萌 《商场现代化》2007,(6):172-173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呈快速增长趋势。不良资产的存在,不仅导致企业整体资产质量降低,成为企业财务资料失真的重要原因,而且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正常经营,已成为企业自身发展和国企改革的严重障碍。本文就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进行剖析,并针对国有企业不良资产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企业不良资产的存在导致了企业资产质量下降,阻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如何界定和分解不良资产成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保证财务报表真实性的重要课题。本文就企业不良资产的分解与界定按资产类别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王秀萍 《商业研究》2004,(9):113-114
不良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黑洞”,直接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质量。因此,必须弄清不良资产对企业资产质量、资本结构质量和利润质量等财务状况质量的影响因素,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此影响,以提高企业财务状况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帮助中国银行业走出困境的方法之一就是剥离不良资产。以企业价值为参照,考查了银行不良资产的价值评估特征,提出了为银行不良资产处理专门立法,明确赋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重组企业资产的权利;由于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集中于大企业、大项目,可考虑先刺离这类单位的不良资产进行评估重组;协调财务审计与资产评估的关系等对银行不良资产价值评估工作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薛华 《商业研究》2004,(21):174-175
随着金融企业盘活不良资产力度的加大,收回抵债资产日益增多,造成资金死滞和缩水,已严重困扰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抵债资产形成的主客观原因,是因为缺乏对实物管理处置的有效措施和制度,给金融企业抵债资产的变现处置带来了影响。加强农村信用社抵债资产的管理,把抵债资产管理和处置作为降低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工作重点,使其逐渐实现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7.
曾群 《北方经贸》2001,(12):136-137
银行不良资产引发的金融危机已令世界各国震惊,如何有效解决不良资产便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说明了解决不良资产的几种方法,并分析了将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不良资产是目前影响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资产质量、资金循环和企业经济效益的一大隐患。本人结合专业知识以及查阅资料,从分析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入手,进而深入剖析不良资产给企业造成的危害。最后提出对不良资产应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使企业逐步消除不良资产的影响。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经济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9.
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也是一项风险较大的资产,它的安全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盈利状况等,会大大影响企业资产质量。降低企业资金利用效果,加大企业经营风险,因此,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控制.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自1999年以处置四大国有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为主要目的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以来,如何客观评估整个不良资产的处置效果、进而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考核、建立适当的激励约束机制,成为金融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下一步发展,也影响到对中国金融体系不良资产处置的制度改进。特别是考虑到1999年国有银行向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时采用的是帐面价格,因而在不同资产管理公司之间实质上的不良资产质量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建立一个客观的考核约束机制无疑就显得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11.
汪慧玲  冯丹 《商业时代》2003,(253):29-30
我国银行的巨大不良资产一直是困扰我国金融行业的一块心病。特别是加入WTO以后,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放开,外国金融机构的进入会对我国金融行业带来巨大冲击。因而,其不良资产的问题也必定会成为其发展的绊脚石,虽然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已经使其不良资产情况大为改观,但问题仍旧存在,本文拟从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及成立常设机构随时化解银行不良资产两个角度对我国的银行不良资产的问题进行探讨,旨在对银行不良资产的化解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2.
财政部近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和新制定或修改的几项《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对可能发生损失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这无疑对企业避免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为企业在一定限度内操纵会计利润、进行盈余管理留下了空间。这必将增大注册会计师在资产减值准备审计中的责任和风险。因此,对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实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拍卖业是一个小行业,是一个平台,是一个中介。我公司注册了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成为了第一批民营企业投资,以及管理不良资产的公司,也成为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第一批的买家。  相似文献   

14.
<正>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处置方式已从最初的催收转让、诉讼追偿等简单粗放模式逐步向债务重组、债转股、不良资产证券化和综合金融服务等多元化、创新模式转型,其中,不良资产证券化以其能够有效隔离风险、拓宽投资渠道、操作灵活以及方便退出等优势成为不良资产处置的有效路径,但由于缺乏相应法律规范和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等短板也在一定上限制了不良资产证券化探索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孙郦颖 《现代商业》2013,(8):246-246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很多国有企业累积了数量庞大的不良资产,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惠。文章在运用财务管理、公司治理等理论分析不良资产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根据不良资产处置的原则,综合考虑以物抵债、资产股权化等通常的资产处置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企业不良资产会计管理与处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实施资产证券化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资产证券化在国际上已有近40年的历史,从1968年美国最早的抵押贷款债券问世;到20世纪70年代起,“不良资产证券化”成为经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处理不良信贷资产主要手段;到1990年,美国3 万多亿美元未偿还住宅抵押贷款中,50% 以上实现了证券化。美国资产重组托管公司(RTC)开创了不良资产证券化先河,并取得巨大成功,从1991 年到1996 年12 月间,RTC共进行了72笔证券化交易,处理了420亿美元的不良资产。目前,资产证券化已遍及美国企业的应收账款、租金、版权专利费、信用卡、汽车贷款应…  相似文献   

17.
资产证券化是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上处置不良资产的重要方式。资产证券化能够解决不良资产的流动性不足问题,提高不良资产的盈利性,进而提高金融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我国先后设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资产证券化也成为处置不良资产的有效方式。本文阐述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意义,分析了目前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不良资产的会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很多国有企业累积了数量庞大的不良资产,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文章在运用财务管理、公司治理等理论分析不良资产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根据不良资产处置的原则,综合考虑以物抵债、资产股权化等通常的资产处置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企业不良资产会计管理与处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剔除不良资产,提高资产效益,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也为企业操纵会计利润,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相当大的空间。本文分析了资产减值准备的利弊,并对计提准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0.
企业不良资产的存在形式和审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来说,企业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的资产称为“良性资产”.反之处于结构不合理状态或企业一旦关停债权人无法真正实现补偿的资产称为“不良资产”。不良资产在每个经济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如何识别和界定企业的不良资产,则是防范和化解企业风险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