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进步对我国稻谷生产作出了很大贡献,稻谷总产量从1949年的4865万t增加到2006年的18257.2万t,增长275%,但是不同类型的农业技术在稻谷生产中的作用程度是不同的。利用E-S模型,以早稻生产为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早稻生产中的机械型和生物化学型技术进步进行了定量分析,指出2000年以前我国早稻生产技术进步以生物化学型技术进步为主导模式,进入21世纪以后以机械型技术进步为主导模式,且各地区早稻生产技术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冯海发 《当代经济科学》1992,14(4):27-31,36
本文基于国际经验和理论分析阐述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技术选择问题。作者认为,在我国人多地少这种资源结构格局下,我国农业发展的技术选择应以节省土地型技术即生物技术为主导;农业生物技术导向路线的选择,不仅要求农业内部的品种技术不断进步,而且要求农业外部的肥料技术的进步;与农户经营体制相适应,农业机械技术今后应重点朝着“小型化”方向发展,机械技术的提供者应该通过“技术创新”提供与农户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小型化的机械技术。  相似文献   

3.
黄莉 《生产力研究》2005,(9):113-116
关于技术进步战略模式的选择,根本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科技能力及战略目标的价值取向,同时必须考虑影响企业技术进步模式选择的制度和需求因素。本文从成本——收益、技术先进程度、风险大小、市场优势等方面对主要的技术进步模式进行了比较,并指出必须跳出新古典的技术分析框架认识我国技术进步模式的调整,实现从模仿创新模式向领先创新模式的过渡,通过制度创新和拓展国际需求加快这一进程。  相似文献   

4.
美、日、以经验与中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技术进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建设的成功,离不开农业的技术进步。诱发性技术进步和创新理论为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国外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技术进步取得成功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借鉴的依据。中国农业资源的结构特征表现为土地和水资源稀缺,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巨大,这决定了中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技术进步只能走“综合型、非均衡、动态式”技术进步路线。  相似文献   

5.
利用多人集体行动博弈分析了农户技术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分散农户的微观行为很难形成一致性的集体行动,也很难实现农村社会宏观行为的最优化。实际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群体的农户的技术选择行为不相同;种养规模越大的农户越倾向于选择正规途径获得农业新技术,种养规模越小的农户越倾向于从民间途径获得农业新技术;以政府为主导的技术供给模式并没有获得农民的完全认可。最后提出:提高农户的组织化水平、提高技术供给主体的供给实力,是突破农户自身无序选择、实现农村社会宏观行为最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经济研究》2017,(12):76-90
技术创新能力实现由"跟踪"为主向"并行"、"领跑"为主转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强调的科技发展战略。本文扩展了Aghion等人的建模思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5—2010年中国省际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和2011—2014年中国省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的经验分析,研究了经济波动对技术进步模式选择的影响,以及金融发展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经济波动通过机会成本效应和预期收益效应两种机制对技术进步模式产生影响,不同类型的经济波动和不同持续时间长度的经济波动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发展通过影响预期收益效应进而影响经济波动与技术进步模式的关系;如果技术差距不同,金融发展对预期收益效应的影响也会不同。进一步研究发现,2010年前后为我国技术进步模式由技术引进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转折点;金融发展对经济波动与技术进步模式关系的影响存在时间上的差异性和空间(区域)上的差异性。本文认为可以借助本轮经济增速持续下行、经济波动加剧,同时结合金融资源对自主创新偏向性支持的手段来促进技术进步模式由以技术引进为主型向以自主创新为主型的成功转换。  相似文献   

7.
选择适合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技术进步的模式及方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提出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模式及方向。  相似文献   

8.
探究民生技术发明运行机制对我国民生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袁隆平杂交水稻技术发明是在我国科研条件极端落后的"文化大革命"时期获得成功的,该项民生技术发明的成功和其研发运行机制有着密切联系。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视角,分析杂交水稻技术发明过程,探讨组织管理机制和协同合作机制在民生技术发明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区域主导技术进步模式差异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0~2005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中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使得东中西部地区的主导技术进步模式存在显著差异性。东部地区主要靠自主研发来促进技术进步;中部地区的技术进步模式主要是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在西部地区自主研发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是技术进步的主要模式。因此,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经济、科技政策应当注重各区域主导技术进步模式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探究民生技术发明运行机制对我国民生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袁隆平杂交水稻技术发明是在我国科研条件极端落后的“文化大革命”时期获得成功的,该项民生技术发明的成功和其研发运行机制有着密切联系。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视角,分析杂交水稻技术发明过程,探讨组织管理机制和协同合作机制在民生技术发明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农业技术进步路线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技术进步具有三条不同的路线选择,必须依据农业的基本国情和农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因地制宜,择宜而取。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发展农业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因此,从根本上说,我国农业应该选择“非均衡、动态式、综合性”技术进步路线。这是具有我国特色的农业技术进步路线,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开放条件下的我国农业技术进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入世将使国内农业技术供给曲线显著右移,同时将极大地刺激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但是,技术或知识的进步,包括技术从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不是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自发进行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对技术进步和技术转移采取的反应。  相似文献   

13.
一、农业技术进步类型的经典理论。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在其农业发展的诱致技术变迁理论中认为,一个国家农业生产的增长受其资源条件的制约,但这种制约可以通过农业技术进步来突破。土地、劳动这类初始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及其供给弹性的不同,在要素市场上表现为它们相对价格的差异。相对价格的差别会诱导出节约相对稀缺而价格相对高昂的资源的技术变迁,以缓解供给缺乏弹性的稀缺资源给农业发展带来的限制。劳动供给缺乏弹性或劳动相对于土地价格昂贵,会诱导出节约劳动的机械技术进步;土地供给缺乏弹性或土地相对于劳动价格高昂,则会诱导…  相似文献   

14.
农户技术选择行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的发展在于科技的进步,农户是农业发展的主体。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农户技术选择行为研究的综述,提出了我国农户技术选择行为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发展受资源约束、市场约束、战略目标和工业化水平等因素影响,其技术进步不可能只是静态单方向演进,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进步内容和演进方向也应各不相同,呈现出多元化、动态演变的态势。东部沿海地区、大城市周边郊区及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其工业化水平较高,经济发达,农业剩余劳动转出比例高,劳动价格相对昂贵,土地更加稀缺,农业的发展应立足于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压粮扩经,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专用性。农业技术发展的方向是提高竞争力,技术选择上应以资本密集型为主,比如重点发展设施农业,以实现资本…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环境技术进步与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约束,而我国的环境技术进步存在着供给不足和需求不足的双向约束,在这双向约束中,更为重要的是受政府技术供给不足约束。但市场制度结构的产权安排与竞争机制是促进环境技术需求“内生化”的根本。  相似文献   

17.
虽然诱导性技术变革理论存在某些缺陷,但仍不失为一种较好地解释农业技术结构进步取向的基本原理。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区分三种不同的技术结构取向模式,而不同的模式因其主导技术的选择以及技术结构的整合效应将对农业劳动力转移带来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农业技术进步模式的选择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鹏 《技术经济》2005,24(1):11-12
1.1美国型。其特点是先以劳动节约型技术为主,后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的道路。1.2日本型。即走先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后以劳动节约型技术为主的道路。1.3西欧型,西欧型的农业技术进步一直是中型技术进步。即走劳动节约型与资源节约强同时并举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一、中小企业必须采取最优技术进步模式 我省中小企业基本上以民营企业为主,具有企业小、资金少、人才缺、实力弱、负担重、小商品、低档次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小企业不可能选择单一的技术进步发展模式,而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采用最优的技术进步模式。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依靠传统生产方式推进农业发展的空间正不断缩小。在资源约束条件下,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农业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影响农业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因素主要有:农业政策激励、资金供给和固定资产投资。利用吉林省这一农业大省主要县市的面板数据对农业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政府财政支出在农业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合理正确的规划财政支出将有助于农业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和地区经济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