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宪法是规定权利与权力分配的,当人民手中的权利过多时,就会导致局面的失控,而当权力过多地集中在其行使者手中时,就会导致腐败,正是由于权力专制和腐败的可能性让各国学者都不断努力地研究制约权力的有效机制,在这一问题上,中西方学者有着不同的权力制约理论。本文试从分权制衡理论的历史由来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相关内容入手,通过对分权制衡理论和民主集中理论的比较分析,得出分权制衡理论对我国权力制约的借鉴意义,以及如何构建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政府体制模式。  相似文献   

2.
商世能  晁金典 《中国市场》2012,(18):103-104
把"权力关进法律的牢笼"是治理高校腐败的根本路径,为此,应构建权利制约权力、权力制约权力的法律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相似文献   

3.
韩立丽  母一鸣 《北方经贸》2014,(12):221-222
在我国现有政治体制下,政府的行政权力得以不断扩张,权力的扩大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进而滋生腐败。这种运用行政权力的方式明显存在不合理之处,是行政权力的滥用。行政权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较明显,我国行政权运行失范的控制路径是行政权社会化路径;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限政府;构建行政权制约与监督的立体化、均衡化格局;构建"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监督模式。  相似文献   

4.
晁金典  商世能 《中国市场》2012,(22):121-122
高校成为腐败的重灾区,衙门化、官本位是主因。高校腐败的后果是"富了方丈,穷了和尚"而不是"富了方丈,穷了庙",其直接后果就是广大教职员工利益受损。高校腐败的实质是权力腐败。高校反腐败离不开法律。应构建权力制约权力、权利制约权力的法律运行机制,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做到阳光反腐才是高校反腐败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5.
吕益键 《商》2014,(7):179-179,171
公民权利是组成权力的基础,但权力却有其扩张的内在倾向,我们知道没有制约的权力会侵犯私权利,所以在制度设计上,权利救济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理论上来讲,我国权力的制约有其局限性,当公民权利受到权力侵犯时如何进行有效的救济,往往成为一个理论与现实的难题。为了探讨我国现阶段下公民权利救济制度,我们应当从我国国情本身出发,归纳其本质,寻找出一条适合当代中国的公民权利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6.
网络舆论监督就是公民运用手中的权利来对抗公共权力,通过网络向掌握公共权力的主体诉求自己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在这种权利与权力的博弈中,权利可以通过对权力的制约来预防和矫正权力的异化,为我国的反腐败运动增加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权利的行使在失去制约的情况下会被掌权者滥用,失去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权力需要制约,有权的地方就应该有对权力的监督。由于我国受集权专制体制传统的影响,在权力制约机制中存在监督主体缺乏独立性、监督体制不健全等。要完善行政权力制约机制,必须将权力进行了解,优化权力配置,建立建全政务公开制度,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运行,防止以权谋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城市拆迁案中,被拆迁户为了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用《物权法》和《宪法》来对抗《城市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然《物权法》、《宪法》却终敌不过《条例》。这一现实发人深思,是什么使保护我们自由和权益的《宪法》和《物权法》居然输给了《条例》?从法理的角度看,这一现实不正是反映了权利与权力的关系?在法治的国家里,权利必须居以根本的地位,权力必须保障权利的实现,权力不得滥用,必须得到制约,而权利无疑是制约权力扩张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一、主观过错在行政处罚中的定位在我国的行政法领域,行政相对人的主观过错问题长期以来并未得到足够重视。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受"权力本位"思想的束缚,人们在观念上一直认为权力总是大于权利,故当个人的权利与国家权力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国家征税权的基本法哲学原理出发,以征税权的宪政性控制为切入点,以控权理论作为征税权控制的理论依据,从税收入宪、权力间相互制衡及权利对权力制约的三个角度探讨控制国家征税权的具体措施,用以规范政府权力运行,保障纳税人权利,力求在更广的范围内为我国宪政建设寻求可供选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律师在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是其制约国家权力、捍卫自身权利的一柄利剑。确立律师在场权是刑事诉讼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结合两大法系的理论与实践,简要分析和探讨了我国律师在场权建立的必要性及如何构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甘永宗 《中国市场》2007,3(31):114-116
对权力制约的争论多发生在具有意识形态性的价值上,而工具的普适性受制于价值争论,焦点是"适应性"问题,即权力制约机制的运行应具有一定的生态环境;我国集权传统缺乏权力制约的社会生态;构建我国权力制约可从社会生态角度完善三大环境:人民当家作主的理论环境,各种路径依赖的运行环境和提供制度保障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13.
四、改革商标确权行政终审制的必要性对行政程序的监督是必要的,“没有监督的权力容易导致滥用”,这近乎成为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或真理。因此,在法制社会,人们不断强凋权利的监督和制约,其目的也是防止权利滥用。而纵观各国的立法和实践,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行政程序制约;二是司法制约即司法审查。这两种制约形式是紧密联系着的。行政程序制约是司法制约的前提条件,而司法制约是行政程序制约的保障。虽然行政行为的监督主体和监督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实际上最完全、最有效的监督方式还当属司法机关的司法监督。从…  相似文献   

14.
田少婕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5):234-235
我国对人权概念在政治法律地位予以确认,经历了一个从讳言人权到党和政府文件予以确认、再到写入国家宪法的发展过程。人权概念写入宪法是党和国家对人权问题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也是我国法治型政府建设题中之义。人权制度发展,体现了执政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的变化和对"权利制约权力"思想的认识转变,对我国法治型政府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樊向东  崔建忠 《商》2012,(23):27-27
公司内部权力由股东会之所有权、董事会之决策经营权与监事会之监督权组成,一般公司法理论中,公司内部权力配置以"三权制约"为基本模式,随着权力重心由股东会向董事会的转移,公司内部权力配置呈现出了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阿玛蒂亚·森的权利方法提供了一个分析饥荒的一般框架,其用意在于阐述权利失败发生的本质和因为.并希望通过这一理论的提出能够解决一部分贫困与饥荒的问题.而现在这一理论不仅可以在灾害经济学上有充分的使用,还可以被用于其他涉及权利交换和实现的领域.基于交换权利理论的视角,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支持一评价"的循环模式的实现上.通过对公众享受公共产品及应得公共服务和知情权、监督权等交换权力的分析,我们可以更进一步了解政府行为的目的性,使我们可以对原先属于政治经济学的问题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并用它去解决更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国家——社会关系视域中的社会权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权力是国家权力的根源和回归,它在维护个体权利,限制国家权力和弥补国家权力功能不足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在治理方式上从统治向治理转变、在权力制约模式是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和在政府权限上从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可以保证社会权力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田轶晓 《消费导刊》2014,(3):180-180
行政执法公众参与是权利制约权力,权利与权利互动的良性制度,具有实现权力运行制衡、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高民众民主意识等功能。然而,我国行政执法参与制度存在立法过于简单粗糙、具体制度尚付阙如、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等诸多弊端。因而,需要采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具体的公众参与体制与机制、建立行政执法信息公开机制、改革行政执法方式,创新行政执法工具等措施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严习 《中国海关》2001,(4):24-25
问:为什么新<海关法>要规定"执法监督"一章? 答:执法监督是指特定的监督主体依法对行政机关及其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活动实施具有法律效力的监察、督促行为.新<海关法>中,国家在赋予海关一些新的执法权限的同时,也强调了海关义务的履行和对海关权力实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这是一种对海关管理相对人权利的事先救济,目的是防止海关权力行使的偏差对海关管理相对人权利造成侵害,切实保护海关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的承启之年,也是财税法治化进程的重要年度。2010年财税法治最值得关注的是《预算法》,草案修订"未完待续"给"十二五规划"留下很多遐想。权力制衡、权力控制和权利保护的观念在中央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立法活动中有所体现,改革正在缓慢进行。继续代发地方债到地方政府投融资活动的监管、中央与地方正在寻求建立更为合理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