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共危机管理是在公共危机发生时维持和保证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转变、协同治理的不断发展,非政府组织(NGO)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非政府组织(NGO)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却面临着重重困境。对非政府组织(NGO)参与公共危机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非政府组织(NGO)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积极性的发挥以及公共危机管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樊帅  田志龙 《商业研究》2006,46(24):6-10
非政府组织是非市场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非政府组织对市场主体———企业产生什么影响?企业在如何与非政府组织打交道?西方学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也对跨国公司与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关系进行过一些案例研究。对西方学者的相关主要研究为中国企业研究自身与NGO的关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NGO与政府的结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中国的非政府组织(NGO)与一些政府部门越来越多的并肩作战。政府的工作得到了民间的配合,中国NGO未来是否还能保持独立性?  相似文献   

4.
《商务周刊》2008,(11):12-12
在中国,任何非政府组织(NGO)在落地时都需在政府部门进行注册,政府对于那些较小的、相对更加独立的非政府组织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警惕。然而,发生在中国的这场地震中,草根组织和公民自行组建的非正式组织成为了支援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对缅甸的投资存量不断上升,而流量却出现剧烈波动和呈现下降趋势,中国对缅投资受阻.缅甸非政府组织(NGO)的发展和对中国投资的阻挠是其中的关键因素.通过研究发现,缅甸NGO乱象、西方国家支持、NGO在缅甸的影响力扩大是中国对缅投资受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NGO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是一种非赢利性、非政府、自愿自治的正规化民间公益组织,在现代社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但中国本土化NGO同西方NGO存在着诸多差别。为构建中国本土NGO理论,我们必须对它们之间差异有明确了解,这主要可以从二者先天自发获得的社会公共管理权限、同国家政权的联系紧密程度以及它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强度三个方面来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商》2016,(7)
在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趋势下,非政府组织(NGO)参与公共危机的治理已成为社会治理中的常态。但将非政府组织参与危机治理置于跨区域这一新背景中,其又呈现出新的特点与问题。本文以尼泊尔地震为例,分析出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参与跨国救援过程中中面临着的能力不足、合作层次低,缺乏沟通及角色定位偏移等困境;最后结合具体问题,构建参与行动模式,以期望为非政府组织参与跨区域公共危机治理提供行为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鸿  廖冬妮 《中国报业》2012,(18):87-88
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中国大国形象日益彰显,然而由于国家性质不同,不少资本主义国家仍对中国持有固有的敌对态度,西方传媒的报道从未停止对中国形象的歪曲。中国亟需在国际上重塑一个"和平崛起,友好合作"的大国形象。本文从中国的非政府组织与国家形象塑造的关系入手,提出中国政府应借助NGO的"非政府"性,对NGO进行内部革新,充分发挥其国际形象建构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非政府组织(NGO)是当前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每个NGO都有自己关注的相关议题。非政府组织的运作大多依靠支持者的捐赠、基金设置或政府资助。NGO非政府背景的民间组织身份,使得它能够以“第三方”的角色加入到治理过程中,并成为调节主权国家间关系的高效主体;NGO对特定议题的广泛调研能够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在世界范围内该领域的信息,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的数据资料收集,这种优势能够推进规则的完善;NGO中的一些专门机构,例如涉及医疗、环保、能源和尖端科技等领域,这些组织多是由专业人士领导的组织。未来NGO在国际规则的订立过程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正面临着公共管理模式的转变和治理结构的转型。"治理"模式就是逐步形成政府、企业、各种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互动的、政治民主化、社会自治化的新格局。在这个过程中,非政府组织(简写NGO)作为治理的主体之一,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试图观察和分析NGO的社会行动如何和地方治理结构之间互动,以及这样的互动对于社会转型的意义,探讨地方政府与NGO之间如何合理分工、合作制约,形成一个良好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1.
《商》2015,(38):50-5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小政府、大社会"模式的进一步建设,非政府组织(NGO)在国内社会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逐渐成为了社会治理结构变革的一股新的中坚力量。本文结合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会遭遇信任危机的事件,结合志愿失灵理论对我国NGO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有效的克服了危机管理领域"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同时并存的问题.NGO与生俱来的主动性、积极性、灵活性和广泛性更是为提高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笔者将通过对NGO的相关分析,来阐述自己对于非政府组织参与危机治理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响应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要求,先用"社会管理组织"对非政府组织(NGO)/非营利组织(NPO)进行定名;然后于近年国内外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从战略管理、国家与社会关系这两个视角综述了社会管理组织发展的研究现况;最后指出我国社会管理组织复杂的发展态势决定了需要创新研究方法,即引入自组织理论视角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中,社会个人普遍具有环保意识及行为能力,可令人不解的是,现实社会中却又非常缺失环保行为。对于这样一个疑惑,不同于奥尔森集体行动逻辑之解释,通过引入协同论分析方法,从系统演化的一般规律来探讨环保参与缺失的机制,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缺失集聚民间环保力量的有效组织,并认为非政府组织(NGO)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商》2015,(43)
权威国家中的市民社会和非政府组织—政府之间因时而变的微妙关系是理解中国草根NGO的生存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的两个重要的互相竞争的理论概念模型。在当下现实中,草根NGO分别要承担来自社会公共服务需求的责任和应对来自政府部门的权威力量。本文从权威国家中的市民社会与政府-非政府组织之间因时而变的共生关系这两个角度出发,探讨当前我国草根NGO的生存之道,向公众展示中国草根NGO是如何寻求在政府碎片化管理模式之下的策略性平衡,并取得自身生存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Pius  Walker  王燕文 《中国广告》2008,(2):34-35
瑞士在捐助慈善事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对于非政府组织(NGO)而言,该市场的关注程度很高而且竞争激烈。公益广告的创作多是由广告公司来牵头运作。NGO经常是将其预算划分为公共关系、  相似文献   

17.
论有中国特色的非政府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政府涵盖了整个社会。自20世纪70年代,政府改革运动席卷全球,其趋势就是疏离政府,由非政府组织(NGO)填补因政府职能转变而留下的空间,协助政府在治理公共领域方面发挥作用。经过20多年的改革准备,中国的NGO终于在20世纪末迈出了历史性的起步,却也呈现出诸多不同于西方普遍标准的中国特色。研究这些特色,有利于因地制宜地推动中国NGO的发展与完善,对于充分发挥其社会治理功能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转型期的社会组织——NGO的一种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GO是世界上的一个普识概念,泛指各种致力于社会公共事务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近年来我国被广为使用的一个新范畴,指的是在社会体系中主要致力于社会治理、提供社会服务的各种组织形式,它们有别于国家体系中的政府组织和市场体系中的企业组织,因而属于社会体系的组织。本文是在作者新近主编的《社会组织概论》一书(将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序言的基础上修改而成,提出一个认识NGO的新视角,即社会组织视角。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魏雅梦 《商》2014,(24):67-67
NGO,是英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一词的缩写,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不是政府,不靠权力驱动;也不是经济体,尤其不靠经济利益驱动。对非政府组织而言,其组织公信力指的是社会对此次组织的认可及信任程度,它通过法律约束和自律规范来体现。自律包括一套约束组织行为的伦理规范、自我评估及社会交代,其中财务管理的规范和财务的公开是核心内容。近年来,许多组织打着NGO的旗号进行诈捐,严重影响了非政府组织在社会中的公信力,进而制约了我国NGO组织的正常成长与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传统的养老模式已无法妥善解决空巢老人、失能老年等群体的长期照顾问题,以社区照顾为支撑的居家养老成为化解难题的共识。NGO(非政府组织)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领域日益发展壮大,鼓励NGO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并辅之有效的管理,是政府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水平的必要措施。本文通过文献查阅法和问卷调查,分析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状况,研究NGO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更新社会理念、推进NGO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协调机制、发展护理保险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