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2015,(20):165-167
2009年创业板的成功推出,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越来越多,极大调动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活跃度。但是,IPO三高现象以及高抑价问题严重,尤其高抑价使得许多投资者追捧新股,导致一级市场资金囤积不利于资源配置。另外,2014年实施的首日44%的涨幅限制也对IPO折价的研究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本文将2010年1月—2015年5月底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424家公司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至2015年的首日涨跌幅基于各股的破板价计算,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以及相关性检验、怀特检验、方差膨胀因子检验等,对我国创业板IPO折价现象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得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2.
自从我国创业板从2009年10月建立后,创业板企业的IPO存在显著的折价现象.本文通过对303家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进行统计性描述和比较,实证分析了首日换手率、上市前市盈率、申购中签率、发行规模等方面与IPO折价率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商》2015,(16):183-184
创业板自2009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推出以来,为我国创新型小微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尤其是对于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成长性中小企业。由于创业板公司的上市规则与现行的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本文将通过对创业板公司建立多元线性回归定价模型以研究创业板公司IPO定价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我国创业板IPO抑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PO抑价现象在世界各证券市场上普遍存在.研究表明,成熟股票市场上的抑价率相对较低,新兴市场的抑价率相对较高.本文实证分析了我国创业板市场65家公司的首次公开招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抑价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的主要原因是该市场短期投资、跟风投资的投机氛围浓厚,投资者并没有真正建立起价值投资的理念.因此,要加强投资者风险意识的培养,让机构投资者成为创业板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相似文献   

5.
2009年10月,中国创业板市场经过10多年的艰辛筹备终于拉开帷幕。创业板的推出标志着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和发展由此开启。截至2011年10月12日,已有270只股票在创业板上市,其中236只股票存在IPO抑价现象,平均抑价率为44.476%,创业板IPO抑价现象也逐渐受到关注。通过理论综述、相关性检验、异方差检验,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首日换手率、中签率、发行市盈率、新股发行价格、公众持股数以及募集资金净额是影响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率的重要因素。进而得出结论,认为投资者从众心理和信息不对称对我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现象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6.
2009年10月底,十年磨一剑的创业板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作为一个新设的独立板块进行独立交易。创业板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创业板上市的新股上市折价现象的研究,很有理论和实践的必要性。本文以西方经典理论为依据建立模型,来解释深圳创业板市场的新股IPO折价现象。实证结果表明,折价率和发行价格呈负相关,和首日换手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建立了一个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IPO费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对于IPO费率有显著的影响。另外,平均来看,上海证券交易所IPO费率略低于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IPO费率低于B股。最后针对IPO费率与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讨论了我国股票市场IPO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我国内地创业板市场的69只股票IPO折价的实证分析发现:发行市盈率、招股数量、上市首日换手率对我国内地创业板市场IPO折价有显著影响,其中发行市盈率与该市场IPO折价率呈负相关,招股数量与上市首日换手率与该市场IPO折价率呈现正相关,三者对该市场IPO折价影响的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上市首日换手率,发行市盈率,招股数量.浓重的投机氛围存在和投资者的非理性预期,是我国内地创业板IPO折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以我国创业板市场上2009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上市前一年、上市当年以及上市后三年共五年的财务指标。利用 Wilcoxon 符号秩和检验法对不同年份的影响公司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各项财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证实我国创业板市场 IPO 效应的存在性。利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企业所属行业、注册地区、股权集中度、融资规模等因素对 IPO 效应影响的显著性及显著程度。提出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完善风险投资相关的管理机制;适当调整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和东西部上市公司的比例;加大对融资的监管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IPO抑价问题的研究对了解与降低我国创业板IPO高抑价,实现市场的有效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率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分两类,一是定性分析IPO抑价的可能影响因素,二是定量分析以创业板295个股票样本进行的多元线性回归,找出主要影响因素,据此对我国创业板IPO高抑价率的现象提出建议:第一,IPO抑价率正比于公司总资产,提出完善市场上信息的披露并加强监管的意见;第二,其反比于中签率,则应培养新时代高科技企业上市;第三,其反比于发行价,则要加强对投资者的引导,树立企业良好竞争观。  相似文献   

11.
《商》2016,(11)
目前,我国创业板市场正处于全面规划和逐步推开的阶段。上市中小企业的成长性是创业板市场发展的核心问题。选择创业板上市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在阅读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基础之上,总结归纳了上市中小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发现创业板上市中小企业除了受财务因素影响外,还受到相关非财务因素的影响。建议通过双重角度,综合改善影响因素,共同促进中小企业的成长。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67家创业板公司为样本,选取资本结构的多种影响因素,采用2010年横截面数据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指出资本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优化和管理者融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股份构成的三个因素对双重上市公司A股IPO抑价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得出三个结论:一是通过股份构成的因素对A股IPO抑价进行分析,发现流通股比例影响大且与IPO抑价正相关,法人股比例影响较大但与IPO抑价负相关。二是股份构成的三个因素对IPO抑价联合影响显著。三是发现双重上市公司中的股权结构有一定的“掏空行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于我国创业板IPO现象进行研究和论证.从文章的分析过程中可以看出,在我国创业板IPO中并不存在一级市场抑价和二级市场溢价的情况.而给大家造成这两种情况存在假象的原因是因为创业板股票一直都在创造和维持着一个高股价和高市盈率的局面.本文认为,这种高股价和高市盈率的存在主要是与我国创业板的发行要求过于严格以及投资者的不理性炒作有关.  相似文献   

15.
《商》2016,(8)
本文以新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为背景,选取股票上市首日交易机制完善后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对我国创业板IPO抑价最新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IPO抑价理论和我国创业板自身特征,尝试给出原因和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楼方芳 《浙商》2009,(22):92-92
10月30日,创业板中首批脱颖而出的28家公司同时挂牌上市。在挂牌上市的同时,这些上市公司的股东们的财富随着开市第一天股票价格的暴涨而猛增。其中,市值在10亿元以上的富豪有19位,市值在1亿元以上的有110位,乐普医疗的蒲忠杰、爱尔眼科的陈邦、华谊兄弟的王中军的市值甚至在3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17.
陈希颖 《消费导刊》2009,(12):102-102
中国A股市场新股发行高抑价现象受到了业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对于中小投资者也存在很大的套利空间。因此笔者通过对2001年4月23日至2008年12月31日上市发行的股票基本数据与二级市场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就地区因素、行业因素、财务因素、投资时机四项影响因素对IPO首日收益率进行了实证分析,最终得出了中国A股市场新股发行的一般特征,其对投资者投资新股的选择上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了2010年4月份前在创业板上市的65家公司为样本,进行回归分析,考察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资泰结构与企业规模、经营能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同时与资产有形性、股票投资收益、高管持股比例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创业板市场的壮大,创业板市场IPO盈余管理问题日益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创业板上市公司IPO过程中,为了使投资者高估企业盈利能力,提高股票发行价格,往往会进行盈余管理。然而严重的盈余管理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在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现状,在此基础上,为有效控制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傅强  胡林  李佩玻 《商业时代》2012,(14):76-79
本研究以二级市场中股票超额初始收益为切入点,选取创业板272只IPOs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市场特征、投资者情绪和新股初始收益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市场特征、投资者情绪均与IPOs初始收益显著相关,即IPOs超额初始收益来源于二级市场中投资者躁动情绪和对市场狂热追逐。研究为我国特殊资本市场IPO初始收益高涨的形成机理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