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对亏损弥补应按国家有关政策进行,亏损弥补的帐务处理也应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会计制度的建立也应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但现行会计制度对亏损弥补的帐务处理违背了会计准则中相关性核算原则的要求.为了能及时、清晰地反映亏损弥补情况,应在“利润分配”总帐科目下,增设相应的明细科目以提供详细的亏损弥补信息。  相似文献   

2.
原秀玉 《新智慧》2005,(9):71-71
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实现的利润出于管理上的需要,须保持原有数额,在对净利润进行分配时,一般不直接冲减“本年利润”账户,而是设一个调整账户即“利润分配”账户来反映已分配的利润数额。在具体核算时,需对“利润分配”设置一系列明细账户,来反映利润的分配和结存情况,  相似文献   

3.
蒋苏娅 《新智慧》2005,(9):54-56
《小企业会计制度》取消了利润分配表,从而使调整报表时涉及损益和利润分配的对应项目“未分配利润”不复存在,这也使得利润表的调表分录无法编制。本试提出几种解决方案,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晓军 《新智慧》2005,(7):32-32
2005年1月1日,《小企业会计制度》正式实施。在所得税核算方面,《小企业会计制度》结合小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了应付税款法、而不要求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笔认为,应付税款法虽然可以简化所得税的核算,但可能会加重小企业的所得税负担,因此有必要对小企业所得税核算的弊端进行分析并加以处理,以推动《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5.
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实现的利润出于管理上的需要,须保持原有数额,在对净利润进行分配时,一般不直接冲减“本年利润”账户,而是设一个调整账户即“利润分配”账户来反映已分配的利润数额。在具体核算时,需对“利润分配”设置一系列明细账户,来反映利润的分配和结存情况,如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法定公益金、应付普通股股利、应付优先股股利、未分配利润等。企业实现的净利润,记录在“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分配的利润数额记入“利润分配”账户的借方。年终之前,通过两个账户的对比来确定未分配利润的数额。年终时,企业应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暂不考虑亏损)自“本年利润”账户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贷方,同时将“利润分配”账户所属的其他明细账户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的借方,借贷方相抵后的贷方余额为未分配利润,而“利润分配”的其他明细账户结转后应无余额。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利润分配”账户下有一个特殊的明细账户,即“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它的结构与用途与其他明细账户不同。其他明细账户借方记录利润分配的数额,贷方记录转出数,转出以后无余额,而“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借方记录年终从“利润分配”的其...  相似文献   

6.
朱建君 《新智慧》2005,(1):60-60
我国会计制度对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以举例的方式,列举了属于调整事项的主要事例。其中,将资产负债表日后董事会制定的利润分配方案中与财务会计报表所属期间有关的利润分配(小包括分配方案中的股票股利),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其主要理由包括:第一,企业12月31日结账并计算出利润需要一定时间,待董事会提出利润分配方案已到下一年度。在财务报告批准报出口之前,董事会制定的利润分配方案是对12月31日存在的利润所作的分配,而审议批准董事会制定的利润分配方案是股东大会的一项重要任务(见2003年CPA教材《会计》)。第二,如果将利润分配方案中与财务报告所属期间有关的利润分配作为非调整事项,那么报告期间利润分配方案中有关利润分配这一部分内容将足一片空白,这不便于股东了解公司当年的利润分配情况,放在下一年度的会计报表中反映也无太大意义(见《企业会计准则2002》)。笔认为,这些理由并不充分,而且将利润分配方案中的全部分配预案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髂事项也不合适。  相似文献   

7.
戚艳霞 《新智慧》2005,(12):19-20
近年来.我国进行了较大力度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这对我旧的预算会计制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中的核算内容、核算方法等也需要进一步改革,以适应部门预算、国库单一账户、政府采购等改革的要求。本就此作以下探析。  相似文献   

8.
《小企业会计制度》取消了利润分配表,从而使调整报表时涉及损益和利润分配的对应项目“未分配利润”不复存在,这也使得利润表的调表分录无法编制。本文试提出几种解决方案,以供业内人士参考。一、相关规定《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以下简称《准则》)规定,企业会计政策变更按规定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企业在对涉及以前年度损益的重大会计差错进行更正时,应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年初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小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规定,本年度发生涉及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应设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核算,并将调整后的该科目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二、问题实际操作中,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时,均应调整本年度的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以下合称“利润及分配表”)“上年数”的各相关项目,而进行这一调整时应注意下面两个问题:第一,如果对利润及分配表单独进行调整(指不与资产负债表合并调整),编制调表分录时,凡涉及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都直接记入利润分配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同时涉及资产负债表项目借方和贷方金额的,则用其差额记入“未分配利润”项...  相似文献   

9.
戴高传 《新智慧》2006,(4):65-65
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应收票据”科目核算企业所收的商业汇票,而《票据法》所指的票据包括商业汇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支票。会计制度没有将企业所收的银行汇票、银行本票、支票纳入“应收票据”科目核算,笔认为这是不严密的,容易造成会计核算的空白点。  相似文献   

10.
所得税法和会计制度服务重点和制定目标的不同,导致了核算时会产生一些差异。正确地分清这些差异,对于所得税额的正确计算和核算的正常进行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现行会计制度和所得税法中有关固定资产、存货及坏帐准备金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合法避税是企业和企业管理工作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本主要从利用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会计核算手段、利润分配手段以及与税务部门的沟通等方面讨论合法的税务策划方法。  相似文献   

12.
《企业会计准则2号长期股权投资》中规范的长期股权投资分为成本法核算和权益法核算两种方式。成本法核算下,投资方在被投资方寅告分配股利时确认投资收箍,这与税法规定相一致。《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除同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按照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郑选宁 《新智慧》2005,(11):68-69
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准则》、《制度》)及基建财务管理的规定,事业单位基建项目会计核算一般采用在单位基本会计核算账务体系之外,另行开立账户并建立账务体系。其特点是一切基建项目资金收支都通过这个账户进行核算,  相似文献   

14.
张铭  林志新  盛利 《新智慧》2005,(4):30-30
《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内容基本相同,但也存在着不少差异。笔认为,《小企业会计制度》中坏账准备核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张铭  林志新  盛利 《新智慧》2005,(10):30-30
《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内容基本相同,但也存在着不少差异。笔者认为,《小企业会计制度》中坏账准备核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吴明烨 《新智慧》2005,(3):24-25
一、关于“未分配利润”问题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是个结账性质的科目,除了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报告年度损益和本年度调整以前年度重大会计差错时需受用到外,日常核算一般小使用该科目,企业只是在年终时需要将“本年利润”科目及“利润分配”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全部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发生额是在结账、调账过程中形成的,该科目余额是个累积概念,从国无法分清各个年度产生了多少利润,这是它的两大特征。  相似文献   

17.
《小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新一轮会计改革的一部分。其在适用范围、科目设置、核算方法和财务报告等方面与《企业会计制度》不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特点,有利于提高会计工作水平,促进小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出台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充分认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关于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的规定,对做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改进该项工作提出了改进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汪兴元 《新智慧》2005,(1):28-30
一、关于2004年度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表的填报口径 国家新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三大部分(以下简称“新制度”)。由于新旧会计制度正处于转轨过程中,部分企业仍执行原来的行业会计制度,部分企业执行新制度。为了便于统计汇总,2004年度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表融合了新旧会计制度的报表项目,企业在填报时需要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备抵法、直接转销法是比较常见的核算坏账损失的方法。直接转销法账务处理简单,然而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及配比原则,所以我国会计制度鼓励企业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