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企业法人分支机构当事人地位的确认的必要性,对企业法人分支机构当事人地位的论证,承认企业法人分支机构具有民事主体资格,承认企业法人分支机构是相对独立的民事主体,更能促进交易的活跃与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2.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据以充当民事主体,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地位或法律资格。《民法通则》第九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这就是说,民事权利是从公民出生时起,那么胎儿可以成为民事权利的主体吗?  相似文献   

3.
探讨农民是否具有市场主体地位,应从经济法主体资格谈起.经济法主体的界定应具有其独特性,因为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不同,经济法主体处于多维度、多层次、纵横交织的社会关系网中,故应从多维的角度给经济法主体做全方位的定位,而不是单纯照搬民事主体关于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的框架.  相似文献   

4.
李园辉  孙利 《中外企业家》2012,(17):111-112
以2011年蓬莱19-3油田溢油污染损害赔偿案件中存在提起诉讼主体"错位现象"为例,论证2012年8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第55条规定我国民事公益诉讼提起主体的局限性,重点分析公民应当作为民事公益诉讼主体的理论基础及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期将公民作为民事公益诉讼之主体尽早纳入法律规定,推动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公用企业行业长期具有市场经营与行业管理相结合的特征:一方面,它们是供应自来水、煤气、电力,承担铁路、航空客货运输,从事邮电和电话业务的民事主体,另一方面在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职能上,它们又处于行业管理地位,是行政主体,有着双重的法律地位.笔者现就公用企业滥用优势地位及管制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娄晓东 《活力》2013,(12):48-48
一、民事执行权与民事审判权的共通性 (一)两者都服务于共同的司法目的 无论是民事审判权.还是民事执行权,其共同目的都是依法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法律秩序。民事请求权权能包含了保护请求权,即民事义务主体不履行其义务时.民事权利主体可请求有关国家机关予以保护。强制民事义务主体履行义务。从权利实现的公力手段看,民事请求权之保护请求权权能应当包含诉请履行(请求力)和强制执行(执行力)两项子权能.具体范围主要体现在民事诉讼的审判和强制执行两个彼此关联又相互区别的程序之中。  相似文献   

7.
吴徐群 《财会通讯》2007,(12):85-86
一、《规定》的条文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虚假陈述民事赔偿中的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作出了法律区分,完善了审计业务及其后果的法律责任界定,使我国证券侵权法律制度同国际保持一致。该规定在承继、整合和矫正既往司法解释的基础上,明确了侵权责任产生的根本原因;明确了利害关系人的范围;承认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统一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和举证责任倒置分配模式;明确此类诉讼的条件和诉讼主体列置等程序规定;明确区分会计师事务所承担补充责任和连带责任的具体情形;  相似文献   

8.
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是物业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理论界和实务界相关讨论也比较多,但现有的讨论多局限于业主委员会是否具有民事主体地位,没有或者较少地将业主委员会置于业主大会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也没有充分进行系统的理论探讨,导致业主大会虚置化和业主委员会定位不清的问题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9.
徐东  郑权 《活力》2004,(11):141-141
我国《民法通则》对个人之间合伙在“公民(自然人)”一章中作了规定,对法人之间合伙以联营的称谓在“法人”一章作了规定。它突破了传统民法的惯例,在世界民事立法史上是少见的。但由于将个人合伙和法人合伙分别规定在两章中,所以关于合伙的法律地位,既合伙是不是民事主体,历来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从条文看,可作两种不同的理解。既可理解为合伙是民事主体,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文化产品的传播与交流开始突破国家的界限,国外影视作品大量传入中国,字幕组应运而生。然而,在我国当前法律体系中,字幕组这一新兴组织,始终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改变研究视角,将字幕组法律问题的探究重心,从传统版权保护转移到字幕组法律主体地位之界定;结合相关分析,指出只有确认其作为非法人非营利组织的合法民事主体地位,字幕组才能在中国获得到更加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借鉴国外经验,提出完善备案制的立法构想,以期突破现有法律制度的困境,助字幕组在我国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物权法定主义被视为物权法的首要原则,是物权法强行性的重要表现,在确认物之归属、调整物之利用等方面发挥了其他原则无法替代的作用,在整个物权法结构体系中处于枢纽地位。但是严格的物权法定也存在一系列弊端,它使得物权体系变得僵化和封闭,这不仅限制了民事主体的财产自由,也不能吸收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型物权。我国《物权法》应该摈弃严格的物权法定,实行相对宽松的物权法定。  相似文献   

12.
消费民事公益诉讼以其重在预防、社团维权、法院主导等特有优势,在许多国家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中卓有成效。随着新修订《民事诉讼法》的颁布,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在我国也获得正式立法认可。但由于只有原则性规定,其顺利实施还需在提出主体、受案范围、审判程序等方面加以完善,同时也需要修订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之衔接配套。  相似文献   

13.
宪法承认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国有土地所有权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因此,也不应因国有土地、集体所有土地不同的“身份”而影响各自主体产权在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农村集体所有土地要与国有土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同地、同权、同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两种所有权形式,纳入同一土地市场,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4.
企业标准化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企业标准化管理中的至关重要的内容,应该引起各级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企业规范化管理应该强调全方位地承认被管理者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的价值、尊严、地位和个性,确定"人高于一切"的价值观,真正激发出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15.
黄娜 《活力》2014,(3):26-26
一、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概念 惩罚性赔偿是指民事主体违反民事法律规定,通过法院判处的由侵害人向被侵害人支付超过实际损失的金额的一种损害赔偿。惩罚性赔偿至少应包括如下几层含义:其一,它是民事主体在承担补偿性赔偿的前提下承担的责任;其二,它是由法院判处,也就是某个具体案件是否适用惩罚性赔偿必由人民法院以判决的形式作出,当事人不能预先约定;其三,判处的惩罚性赔偿金是由民事主体向另一平等民事主体支付,而非交给国家;其四,依民事特别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在自然人民事主体能力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学界对这一问题却争论不休,缺乏统一认识。本文拟对有关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使这一制度在民法中的适用更加理论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17.
张中 《中外企业家》2009,(2X):174-174
物业服务合同属于民事合同,具有一般民事合同的特征。同时,物业管理合同更是一种新型的合同,它不同于《合同法》原有的各个类型合同,就合同订立的主体、形式、程序、内容、目的等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8.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环境公益作为一种公共利益,已经在许多国家的法律中得到了承认.2015年《环境保护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诉权主体予以明确,对诉讼范围予以拓展.但是,受制于一些“原则规制”,环境公益诉讼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所以,理清当前环境公益诉讼的问题与挑战,探索环境公益诉讼由可能向现实转变的破解之道,成为当前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叶宇昆 《企业导报》2012,(9):161-163
民事再审程序是民事诉讼程序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是审级制度之外的一种独立的诉讼制度,其价值目标在于纠正错误的生效裁决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实现司法公正。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正案着重对民事再审程序进行了修订,对于解决申诉难、再审申请难的问题有所突破,但仍然遗留了一些问题:如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过多、再审程序的发动没有次数限制、规范的"再审之诉"尚未建立等。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民事再审程序的改革和完善进行探讨:建立规范的"再审之诉"、废除法院的再审启动权、限制检察院的检察监督权和限制启动再审程序的期限和次数。  相似文献   

20.
秋风 《企业文化》2003,(10):7-9
本文针对有关“私有财产条款在很大程度上是承认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地位”的偏颇之见,提出私人财产权入宪问题,是使流浪汉手里仅有的一毛钱,农民家里的一头牛,城市平民的自有住宅,与富豪保险箱里的10亿元,具有同等的宪法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