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江苏省1990—2014年经济、社会和国土统计数据,采用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模型对江苏土地利用绩效时序演变和空间特征进行评价,并利用障碍度诊断模型对评价结果进行诊断。研究发现,省域尺度层面,江苏省土地利用综合绩效经历了一个"低绩效→中等绩效→高绩效"的演变过程;在综合绩效贡献度上,经历了一个"社会绩效主导→生态绩效主导→经济绩效主导"发展过程;土地利用绩效障碍因素经历了一个"经济障碍因素主导→社会障碍因素主导"的演变过程。市域尺度层面,土地利用综合绩效总体呈现南部较高,北部较低的空间分布状态;经济绩效呈南部地区总体高于北部地区分布,苏北和苏南地区的主导障碍因素分别是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江苏省土地利用绩效的改进路径:消除土地利用绩效发展中的社会因素障碍,重视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土地利用过程中"经济—社会—生态"三维一体协调发展;合理规划配置土地资源、以规划为引导促使土地利用绩效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2.
构建毕节市2008-2017年的耕地资源利用效益评价体系,具体包括1个目标层、3个准则层和11个可用指标层.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标准化数据的权重,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每一年的耕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指标得分线性加权求和,得出每一年耕地利用的综合效益评价值.对社会、经济和生态...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分析万州区1997-2003年土地资源利用的变化情况,评价其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带来的影响。主要利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方法,选取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3个方面24个指标进行评价分析,确定各指标权重,计算各指标的评价分值,进而评价近7年来土地资源利用的水平。通过研究发现:1997-2003年,万州区土地资源利用结构的转变符合社会经济和生态的持续健康发展要求,土地资源利用进入良性循环阶段,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呈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4.
人工林经济效果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安徽省人工林建设为背景,用贴现手段对人工林直接和间接经济效果进行全面评价。评价指标由分析指标和主体指标组成,分析指标由技术、经济、生态和社会四个方面组成,它是评价的基础;主体指标分成直接经济效果和间接经济效果,它是评价的核心。直接经济效果包括生产指标和投资指标;间接经济效果包括环境效果和社会效果。研究以安徽国家造林项目为例进行实证。  相似文献   

5.
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3个方面构建山东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加权函数法综合评价得出2001-2006年山东省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处于"风险级".进而通过聚类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土地生态安全的20个单项指标,发现经济因素是造成2001-2006年山东省土地生态不安全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山东省土地生态安全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以重庆市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6区县土地生态利用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三个层次,提取20个指标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借助SPSS软件对6区县土地生态利用现状进行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北京平原造林工程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生态文明视野,构建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打分法进行指标权重赋值,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绩效评估。对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绩效评价分为环境贡献、经济贡献和社会贡献3个一级指标,资源环境变化和生态服务功能等8个二级指标共34个评价指标内容;平原造林工程绩效得分为75.76,达到良好的评估等级。虽然工程总体绩效水平良好,但是在生态景观特色、退耕农户社会保障和生态意识提升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是后期养护和其他后续平原造林项目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环节。  相似文献   

8.
以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土地可持续评价指标为依据,从生产的稳定性、资源的安全性、生态的保持性、经济的可行性和社会的可接受性等五个方面建立了指标体系,对贵州喀斯特地区的土地利用进行可持续的评价研究,评价结果表明贵州喀斯特地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度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但是总体水平较低,特别是在资源安全性和经济可行性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伴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对构建乡镇尺度的生态承载力研究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综合指标评价法,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为例,从人居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出发选取了十二个指标对积石山县十七个乡镇进行生态承载力现状评价,并用k—均值聚类分析将各乡镇分类。结果表明,分别有三个乡镇属于高生态承载区与中生态承载区,其余十一个乡镇属于低生态承载区,分析各类乡镇三个环境之间的关系,针对各类乡镇在评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改善意见。本文主要贡献了一套易于在乡镇尺度上进行生态承载力现状分析的方法,同时为乡村振兴与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为我国其他乡镇生态承载力研究提供案例。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生态动能区划的目标、原则与方法,在对江苏省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价的基础上,综合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3方面因素,形成了江苏省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区划共分为3个生态区、7个生态亚区和33个生态功能区,为江苏省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产业布局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