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亚双 《银行家》2004,(1):51-51
至截稿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及中国银联的代表已经赴港,就人民币卡在港提现以及香港人民币清算行申请获批等问题与香港金融管理局进行沟通。 随后从香港金融管理局传出消息,中银香港成为香港人民币业务清算行,任期三年。 按照央行规定,香港银行试办人民币业务为2004年初。业界对此普遍持乐观态度,此次人民币卡在港率先实现“全流通”可谓开门大吉。  相似文献   

2.
4月10日,中国大陆、香港两地证监会联合宣布,将在6个月内推出“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简称“沪港通”),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个实质性步伐。“沪港通”让不少人回想起了2007年底被叫停的“港股直通车”改革方案。但与“直通车”下资金单向从内地流向香港不同的是,“沪港通”下资本将发生双向流动,沪港交易所的对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国内资金与海外资金在两个市场的自由流通。这不仅有助于打破内地股市长期低迷的局面,也有利于重振香港股市的地区地位。  相似文献   

3.
4月10日,中国大陆、香港两地证监会联合宣布,将在6个月内推出“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简称“沪港通”),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个实质性步伐。“沪港通”让不少人回想起了2007年底被叫停的“港股直通车”改革方案。但与“直通车”下资金单向从内地流向香港不同的是,“沪港通”下资本将发生双向流动,沪港交易所的对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国内资金与海外资金在两个市场的自由流通。这不仅有助于打破内地股市长期低迷的局面,也有利于重振香港股市的地区地位。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京港两地秉承“优势互补,共创繁荣”的宗旨,紧密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2003年底,香港在京投资企业6888家,合同外资176亿美元,规模位居外来投资额度之首。2003年京港贸易额达到21亿美元,香港已经成为北京第三大贸易伙伴。2003年6月,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  相似文献   

5.
《金卡工程》2008,12(3):6-6
风行香港的电子货币八达通卡,目前已经进入深圳。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近日表示,在深圳某些零售场所已可使用八达通卡。八达通卡公司也正在与深圳有关机构磋商,以探讨八达通卡与深圳通卡在港深两地互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外汇管理》2004,(5):16-17
3月21日-25日,杂志社社长赵玲华等一行5人出访香港。就CEPA推行实施后,香港和内地的经济金融合作,人民币业务在港开展相关情况,以及拓展两地媒体加强交流合作的空间等问题,代表团先后拜访了香港金管局和香港银行分会、香港中联办、香港中企协、香港中银和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全  相似文献   

7.
图片报道     
8月26日,福建·香港周系列活动之一———香港银行业经验分享会在福州召开。会上,5位香港金融界资深专家分别就香港银行业发展现状、香港银行企业融资和香港银行业的监管以及CEPA给香港银行业带来的影响和机遇等问题作了演讲,并与福建省金融界同仁就闽港经济金融合作前景进行了坦诚的交流和探讨。会议由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行长、福建省金融学会会长周业睴主持,闽港两地金融界代表近80人参加了会议。日前,建设银行福州市城东支行全面开展“便捷称心”文明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图为该行300多名储蓄员在“向不文明行为、不规范服务告别”横幅…  相似文献   

8.
田雨 《中国外资》2004,(1):34-35
<正> 港资大量注入深圳和蛇口,大幅度提高了深圳港口原规划的年货柜吞吐量,2003年前10个月已经达到870万标准箱,其箱量增长速度在世界港口中最快。深圳港的货柜吞吐量是否赶上香港,挑战香港最繁忙码头地位?香港历史最悠久的货柜码头营运商、九仓集团旗下的现代货箱码头董事总经理祈天顺预期,5年后深圳集装箱码头的处理量将超越香港。  相似文献   

9.
陈文俊 《中国金融》2004,(17):56-57
境外保险公司在我国内地非法开展业务,早在1994年就已经开始,其主要活动区域集中在珠海、汕头、中山等城市以及泉州、石狮、晋江等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非法开展业务的有香港和澳门地区的保险公司以及外国保险公司香港、澳门分公司。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境外保险公司活动区域已经从广东和福建逐渐扩展到北京、上海、江苏、浙江乃至山东、四川等地。  相似文献   

10.
沪港市场建立互联互通机制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迈出了一大步,是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重要内容和推动,有利于巩固上海和香港两个金融中心的地位,在内地和香港金融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随着沪港通的正式启动,必将给内地和香港股票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