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总会计师》2015,(3):151-153
美国的利率市场化及其影响一、美国利率市场化主要过程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美国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严重的通货膨胀迫使存款利率也必须适时进行相应的调整,但当时美国的存款机构仍然受制于Q条例对存款利率的管制,使得在两次石油危机期间出现了严重的负利率,使得在此期间银行的吸储能力受到了极大威胁,催生了利率市场化的要  相似文献   

2.
2012年6月7日,央行宣布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此前被称为"铁板一块"受视频:央行宣布降息并调整利率浮动区间制度建设尚待完善其实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我国早就已经开始,但是存款利率上限从未放开过,市场和业内人士也一直呼唤利率市场化的这一步重要改革早日到来。  相似文献   

3.
近期 ,美欧等主要国家连续提高利率 ,导致全球其他国家也纷纷提高利率 ,为应对这种全球性的加息行动 ,我国央行也于近日宣布提高美元、英镑、欧元、港元四种外币的存贷款利率和加拿大元、瑞士法郎的存款利率 ,这种现象再次引起市场对人民币利率动向的关注。人民币利率会上调吗?应该说 ,从国际国内因素看 ,人民币利率调整的压力正在加大。从国际方面看 ,目前正处于一轮全球性的加息周期中 ,主要国家和地区连续加息 ,迫使中国的利率难于置身于外。美联储(FED)为抑制通胀压力 ,自去年6月份以来 ,已六度上调利率 ,联邦基金利率累计调高1…  相似文献   

4.
我国利率调整的主要动因和可能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利率调整的基本情况,论述了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水平、金融机构的成本和收益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化是影响我国利率调整的基本因素,并预测了未来利率调整的可能走向。  相似文献   

5.
自2000年以来利率市场化在中国呼声已久,2011年初央行行长周小川再次提出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本文首先归纳了利率市场化的理论依据"金融自由化"和主流经济学家的数量分析:其次总结了世界各国利率市场化历程,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和拉美一些国家;最后的给出了利率市场化对中国可能的三方面影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利率政策的形成与发展中总结经验,分析了利率调整(上调利率和下调利率)的理论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具体的探究。另外,还重点对利率调整对整个经济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的利率政策(紧缩的和扩张的),对经济增长、居民储蓄及消费、就业、汇率、银行盈利状况以及股市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率市场化改革,即官方放松存贷款利率管制,解除对银行存贷利差的保护,使资金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充分决定。作为未来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方向,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将对商业银行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以美国和日本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为例,从资产负债表重构的角度分析其市场化改革前后商业银行的变化,以及改革过程的经验教训,以期为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和银行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13,(8):16-16
利率改革影响不大留"尾巴"为调控房产让路央行日前宣布,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本次措施共有四条:一是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二是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三是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四是为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网贷之家"的P2P网贷平台成交数据,研究了P2P网贷平台的借款利率对借款人筹资效率的影响,并且引入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借款利率通过借款金额影响筹资效率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整体看来借款利率对筹资效率存在负向影响,进一步地,这种影响在低利率区间保持不变,但在中高利率区间,借款利率对筹资效率则产生正向影响.另外,实证结果还表明P2P网贷借款金额在借款利率对筹资效率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且这种作用只表现在中高利率区间.  相似文献   

10.
《中国总会计师》2013,(7):152-153
"钱荒"的突然爆发,暴露出金融系统隐藏的不少问题,经引起货币当局的高度重视.2013年7月20日,央行宣布放簿贷款利率,这标志着我国的金融改革在经历了较长时期的蛰伏以后,重新起航.但此次利率改革只涉及贷款利率,存款利率改革尚难确定.但反观世界其它国家的利率市场化过程,则特续了较长时间.认真分析总结这些国家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我国利率调整的基本情况,论述了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水平、金融机构的成本和收益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化是影响我国利率调整的基本因素,并预测了未来利率调整的可能走向。  相似文献   

12.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市场利率逐步取代管制利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整个利率体系中由资金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即市场的成分越来越大,由央行或政府直接决定的成分即管制利率的成分越来越小。市场利率越来越接近于资金市场供求的均衡利率,应当指出,利率市场化并不意味着取消央行或政府对利率的干预,只是其干预方式由直接逐步转向间接而已。这是基于利率除了表现为资金的报酬或价格以外,它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金属宏观间接调控的一种政策工具。央地或政府可以通过基准利率的调整来影响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从而改变市场利率水平,或者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影响资金供求格局,从而间接影响利率水平。  相似文献   

13.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的运营逐渐受到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尤其是风险管理方面,其中涉及到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利率市场化改革将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挑战,比如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赢利机制、资本结构等多方面。利率市场化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水平。总之,利率市场化已经影响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如何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加强风险管理,降低银行的风险水平,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汪浩泳  向海 《企业经济》2002,(10):155-15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对国家宏观管理和微观经济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利率市场化是经济金融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需要.利率市场化是由各个金融机构根据金融市场供求状况和中央银行的指导信号自主地确定利率大小和调整利率的时机,中央银行只是通过预定年度货币政策计划,制定和调整法定准备率,再贷款利率、再贴现率,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及其他指导性窗口等,借助货币市场的内在运行机制,向金融机构传导中央银行的贷款政策、利率政策信号,从而间接影响到金融市场利率.从20世纪70年代起,许多国家放松了利率管制,实行利率市场化.纵观世界各国过去30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相对脆弱,经济市场化程度也比较低,利率市场化比发达国家更具艰难性,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应从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的经历中汲取教训.  相似文献   

15.
徐清 《财会月刊》2008,(11):50-52
本文分析了我国民间利率的特征,认为我国民间虽有利率"自由化"的特征,却无"自由化"的本质,这主要归因于我国民间利率的非市场化缺陷.  相似文献   

16.
利率市场化与房地产市场有着紧密的关系,国家利率政策的调整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沈阳房地产市场需求、供给及房地产价格受利率变化的影响情况,判断利率调整对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积极影响,并提出防范利率机制失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利率水平自上世纪90年代经过八次降息之后,降到了2004年10月29日之前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仅为1.98%的低水平,商业银行房地产抵押代款利率则为5.04%。而美国过去40年来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平均在8%—9%。以此来看,中国抵押贷款利率存在很大上升空间。数据显示2004年9月份的通货膨胀为5.2%,而调整后的一年存款利率不过2.25%。所以未来的一段时间,利率水平仍将保持上升趋势。另外美元近期连续几次加息,表明美元已正式进入加息周期。从人民币与美元的互动关系来看,调息以后,人民币利率进入一个加息周期也是必然趋势。一般认为,加息对资产价格…  相似文献   

18.
"市场机制"缺位下的利率政策与投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投资需求缺乏利率弹性,企业在申请贷款和进行投资时很少考虑利率因素,所以,利率无法在投资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中发挥作用,总量失控、结构失衡和效率低下已成为中国投资领域的痼疾。而对利率政策的调整改革,又使我们面临一种两难局面,即提高利率会触动既有利益关系,而降低利率又使投资状况更加恶化。本文的研究表明,“市场机制”的缺位是造成这种两难局面的根源所在,冲破这种两难局面的关键在于放开存贷款利率管制,进行彻底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不同融资环境下含票面利率调整权和回售权债券的行权逻辑和影响路径,挖掘与证实两者行权过程中发行人可能的违约风险信息价值,选择2014—2021年的信用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首先,当融资环境由紧缩变为宽松时,债券发行人在行使票面利率调整权时越倾向于向下调整,且高信用评级比低信用评级债券的票面利率调整幅度更大。其次,当债券发行人调整债券票面利率后的超额利差越大,投资人越不会行使回售权。最后,在融资环境宽松时仍选择向上调整票面利率的债券更可能发生违约,这就证实了该行为的违约预警价值。研究结论将为债券发行人、投资人及监管者等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利率风险逐渐凸现,但长期的利率管制使我国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只能被动应付,淡薄的主动管理意识,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又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面对这一系列的影响,商业银行必须采取措施,如加强成本控制,加大信货风险,利率风险的管理等,以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