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诚信与价值     
如今,人们对“诚信”一词已越来越熟悉。“诚”字有“诚恳”、“诚实”、“诚挚”等意思;“信”字有“信用”、“信守”、“信任”等含义。“诚”与“信”加在一起,意思便不言而喻。“君子一言,快马一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说的都是诚信。按理说中国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的重要精神粮食,遂川县的民间灯舞名目繁多,异常丰富。既有“单龙舞”、“二龙戏珠”、“五龙下海”、“香灾龙”等龙灯,又有“麒麟狮象灯”、“鲤鱼灯”、“兔子灯”、“香火灯”、“茶篮灯”、“马头灯”和“旱船”、“蚌壳”、“高跷”、“斗牛狮”等民间舞蹈。  相似文献   

3.
在保持主品牌的前提下,许多企业都热衷于为自己的新产品起一个“小名”。例如,海尔电冰箱、洗衣机中的“小王子”、“大王子”、“金王子”、“双王子”和“小小神童”,长虹彩电中的“红太阳”、“红双喜”等,美的空调中的“冷静星”、“超静星”、“智灵星”、“健康星”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历来喜欢“大”。住称“大观园”、“大宅门”,吃称“大菜”、“大宴席”;观有“大戏”,用有“大钱”,审案子有“大堂”;官有“大员”、“大总统”;婚事称“大喜”,文章称“大作”,春节叫“大年”,名字叫“大号”,监狱叫“大牢”……在我们民族丰富的语言中,凡与“大”字搭上边的,多有威风、豪气、仗义之意,诸如“大人”、“大丈夫”、“大男人”、“大名鼎鼎”、“大显身手”……历史上的朝代称“大唐”、“大宋”、“大明”、“大清”,农民领袖建立的政权也称为“大齐”(黄巢)、“大顺”(李自成)。一个世纪前,腐…  相似文献   

5.
吃·吃·吃     
时下吃喝风盛行,尤其是饱餐“唐僧肉”,痛饮“老公酒”的公款吃喝愈演愈烈,你吃我吃他吃,不吃白不吃。吃的名目繁多:吃“会”——研究会、现场会、交流会、洽谈会、新闻发布会等会。吃“庆”——开业典礼、厂庆、校庆、公司成立、企业升级、产品获奖等庆。吃“节”——推陈出新的传统节、洋为中用的西洋节、地方特色的文化节等节。“横”吃——横向联“喝”,“纵吃”——上级吃下级,机关吃企业。喝的价码也越来越放开,“杯盘满桌,觥筹交错”。“虾兵蟹将”先行,“乌龟王八”殿后,即使是“四菜一汤”的“工作餐”,也是“横行霸道”(螃蟹);“缩头缩脚(鳖)”、“滑腻滑瘩”(鳗),“红塔”(山)开路,“茅台”(酒)搭桥。于是有些人吃喝成瘾,“大宴三六九”,“小宴天天有”,被群众誉为是“酒精”考验的“扶瓶”干部,上  相似文献   

6.
国产、“洋货”微波炉渐得家庭厨具之热点,如何选购? 就目前看,工薪阶层一般买国产的“安宝路”、“三乐”、“砚华”、“格兰仕”;收入较高家庭一般买进口产品,如“松下”、“惠而浦”、“夏普”。国产微波炉与“洋货”从日销量上看,大抵“对半开”,二者之间的同功能、同功率的,价格相差在600~1000元之间。“夏普”多为泰国组装,“松下”原装靠得住,我店经销两年多无一返修的。国产货“三乐”、“砚华”、  相似文献   

7.
“党领导”、“自信”、“国家安全”、“民族复兴”,眼下,有些人的本子上写满了这些字眼;另一些人的本子上则写满了“改革”、“市场经济”、“国家治理现代化”。你可能会说.这两拨人太过高端大气上档次,我的本子上写下的是满眼的“房子”、“票子”、“车子”、“孩子”、“(个人在社会中的)位子”以及许多的大“?”。  相似文献   

8.
极限值和指标限定的表述用语 [答]表述极限值和指标限定的标准用语有:“不大于”、“不小于”、“大于”、“小于”、“不多于”、“不少于”、“多于”、“少于”、“不高于”、“不低于”、“高于”、“低于”等。 1.“x不大于A(即x≤A,习惯用语为‘至多A’)”,是指凡x小于A或等于A(包括A)的数值均符合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乡桥》2003,(7):46-47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浙江涌现出了一大批的服装名牌和名牌企业。截止2002年11月,浙江省拥有的服装类“中国驰名商标”8个,它们是:“雅戈尔”、“杉杉”、“步森”、“庄吉”、“报喜鸟”、“罗蒙”、“万事利”、“浪莎”。在全国公布的两次名牌服装中,浙江的下列品牌名列其中:“太平鸟”、“雅戈尔”、“洛兹”、“步森”、“杉杉”和“兔王”6个品牌,是全国服装名牌最多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10.
梁积江 《英才》2004,(11):24-24
当人们津津乐道于量子基金、老虎基金的收益与运作时,却不知他们其实都姓“私”(私募基金)。而在我国也许是传统的缘故,沾上“私”字,总是要麻烦些,“私生子”、“私心”、“私有财产”、“私募基金”等,都没有一个好的名分。单就“私募基金”而言,其处境是“妻妾身份不明”、“阴暗地区作业”。然发育丰腴的私募基金,无时无刻不在挣扎与争斗,学界业内让其“合法”、步入阳光地带的呼声也此起彼伏,甚至用上了“收编”、“招安”的字眼,再不能视而不见。“存在即合理”。先看“存在”,有关专家几  相似文献   

11.
一匹中国的黑马要驯服一匹美国的悍马——业界一片哗然。 “开国际玩笑”、“愚蠢的投资”、“中国式经营思维作怪”、“充满幻想的计划”、“出力不讨好”、“不靠谱”、“造势”、“炒作”、“做局”、“阴谋”、“圈钱”、“洗钱”……在几乎100%不被看好的质疑声浪中,弱弱传出的理解之音几乎被世人置若罔闻。  相似文献   

12.
自国企改革实行“抓大放小”战略以来,集团热可谓方兴未艾。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企业的兼并联合,规模扩张等,在各级政府那只“看得见”的“手”的穿针引线之下,挥手之间,“集团”、“巨人”、“联合舰队”、“航空母舰”一下子就被“抓”了出来,“抓大”成了“做大”,遍地集团花开。“抓大放小”战略的正确性、必要性已是共识并正在付诸实践,这应该肯定并坚持不懈。但是,什么是“大”?怎样“抓大”?在  相似文献   

13.
“外来和尚会念经”。聘请“外来和尚”,成了厂长经理们的热门话题。笔者不敢低估“外来和尚”的“道行”,但对他存有三思。一思是不是真“和尚”。凭什么说“外来和尚”是真“和尚”,是听其自诩出自某“高山深寺”及“修行”的文凭,还是看其披着袈裟、脖挂佛珠,或者听其说上两声“阿弥陀佛”、诵上两句“经文”,就认为他是个地地道道、货真价实的真“和尚”。即便是这样,文凭还有正规院校、函授、职大之别,“和尚”还有真假之别。一些善于钻营的凡夫俗子利用你“求  相似文献   

14.
零(0)是什么?零是原点、中心;零既代表“始”,又代表“终”;零表示“无”、“没有”,也表示“自得”、“圆满”、“无求”;零是“极限”、零自古是一种“道”的符标。最近我走了很多企业,也看了很多企业的宣传材料,发现“零”出现的频度不低。“零”已是众多企业管理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如,某市国税系统以“文明服务”为宗旨,提出了“六个零”的工作服务标准,具体讲:一是办税服务“零距离”。在办税服务厅开展“办税文明服务明星”、“优秀办税员”活动;设置共产党员示范岗,倡导文明用语;实行纳税服务联系卡,实现征纳心理沟通的零距…  相似文献   

15.
往来款项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填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往来款项的填列技巧 1.“收”根据“收”来填、“付”根据“付”来填。这里所说的“收”指的是“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科目;“付”指的是“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科目。也就是说,“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科目互为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科目互为根据。  相似文献   

16.
一、克服自身的短缺 当前中国企业迎接入关,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克服自身的短缺。中国很多明星企业风光两三年就垮掉了,叫短命企业家现象。如“太阳神落山”、“飞龙变地龙”、“巨人倒下”、“首富变首骗”、“秦池醉倒”、“爱多生病”、“三株现危机”、“亚细亚落日”、“赢海威患病”、“小霸王别姬”、“四通换帅”、“联想弃将”、“方正逼宫”、“幸福不幸”、“四通利方政变”(这些经济瞭望杂志都曾深入报道过),所有这些故事是每个都能写一本书。 为什么那么多的中国企业,会那么快的“江山辈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两三年…  相似文献   

17.
抢救古建筑     
王群 《中国企业家》2009,344(15):119-119
在“大国”、“崛起”甚嚣尘上的背后,中国人不乏智慧、不乏决心、不乏激情,甚至不乏财力。但关键的是,我们缺少一点“独立性”,不论是我们的“产品”,还是我们的“思想”。没有“独立性”,就不会有“独特性”;没有“独特性”,连“识别”都无法建立。  相似文献   

18.
农村信用社地处农村,依法服务“三农”责无旁贷;“绿色金融”是服务“三农”的最佳选择。人们对绿色格外崇尚。在生活中常提到开“绿灯”、种“绿地”、建“绿色屏障”等。随着金融意识的增强,对“绿色金融”、“绿色银行”、“绿色业务”格外青睐。其原因在于生态、无纸和环保。金融工作者应以客户为中心,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己任,从满足客户需求出发竭尽全力打造“绿色金融”。  相似文献   

19.
“财”是人们津津乐道、倍加关爱的东西。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财大气也粗”,所指的就是人们推崇的“金钱万能”之精髓。然而,殊不知钱财似万物,亦有其本性和常理。“精打细算,量入为出”是“财理”;“统筹宏观,润之细微”也是“财理”;“培植财源、拓宽财路,聚涓涓细流以成江湖”,“挥金拯危、熔铁为炉,锈针挑土、惜财如睛”更是“财理”。  相似文献   

20.
民生2010     
《山东企业管理》2010,(11):16-24
从“民富”到“保障性住房”、“通胀”、“教改”、“医改”、“户籍改革”、“城市病”、“食品安全”、“养老保险”……2010年,中国民生“关键词”折射出以人为本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