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月:苏州一带流行“走月”。中秋夜,衣着时髦的姑娘们,有的单独出外,借月幽会,与心上人倾诉衷肠;有的结伴而聚,托月寄情,抒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更多的是三五成群的妇女们,走街串巷,互拜亲朋,以寓月圆人亦圆之意。天上月亮时隐时现,地上游人穿梭往返,形成一幅韵味别致的“走月图”,这种情景往往持续到天明。行月:广西侗族流行“行月”风  相似文献   

2.
围炉话中秋     
中国人喜欢月亮,有很多美丽的传说与月亮相关。从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到“月亮其实是航天飞船”的猜测,虽然这些都没有科学根据,但并不妨碍那些美妙故事的传播。而中秋节更是围绕“月亮”进行的,所以又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中秋祭月是中秋节的习俗。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民间赏月习俗中秋之夜.玉兔东升,在月圆风清的良辰付佳夕,祖国各地民间赏月的风俗亦五彩缤纷,特色纷呈。走月:苏州赏月的习俗叫"走月",中秋之夜,衣着时髦的姑娘们,有的单独外出,借月幽会,与心上人倾诉衷肠;有的结伴而聚,托月寄情,抒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更...  相似文献   

4.
《中外企业文化》2003,(144):U001-U004
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四季时令轮转不止,月盈月亏循环不息!一年中最圆的月亮,将在今年中秋夜晚绚光彩,相信2003年的中秋月圆将为您带来今秋别具一格的新体验!  相似文献   

5.
罗堃 《潮商》2015,(4):89-91
中秋节是汉族民俗及民间祭祀的重要节日,而潮汕地区的中秋习俗,有着独特的地方特色.有俗谚说:"男不圆月,女不祭灶", 就在女人"拜月娘"时,男人们便与几位亲朋好友相约来到阳台上或登上高处,摆上工夫茶具,煮水冲茶,一边品茗赏月,一边品尝月饼.  相似文献   

6.
今年的中秋,月亮会特别圆,擦去非典的阴霾,天空是这样湛蓝 今年的中秋,月饼将格外甜,一扫沉重的心情,空气是那样新鲜 别样的中秋,别样的心情,别样的你、我、他,在月亮最圆的那一天,让我们拥抱久违的客户们,让我们拥抱新进的兄弟们,让我们拥抱更高的业绩、更强的团队、更亮丽的未来风景线……  相似文献   

7.
《中外企业文化》2003,(144):U012-U012
除了中秋的圆月,一月之中、一年之中,从地球洪荒到未来亘古,月盈月亏伴随着潮汐的涨落,循环着“月有阴晴圆缺”的自然规律,而人生的大剧台上“人有悲欢离合”的剧目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相似文献   

8.
袁勇 《陕西审计》2005,(B09):23-23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在我国的民族大家庭里,各民族都有自己别具一格的欢度中秋的习俗。有趣且具诗情画意。现汇集如下,以飨读者。傣族的“拜月”。傣族神话传说。月亮是天空的三儿子岩尖变的。岩尖刚强英勇。曾领导傣族人民打败了敌人。岩尖死后变成月亮,又为傣族人民带来光明。  相似文献   

9.
漫话中秋赏月诗“月到中秋分外明”。月亮,以其皎洁光辉,娟秀姿影,曾激起多少诗人的灵感,并发出万千诗情啊。咏月诗词在我国浩如烟海的诗文中,可说是俯拾即是。有托月言志的,也有赏月写景的;有望月思乡,也有对月恋情的。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北宋王安石的“春风又...  相似文献   

10.
月圆话中秋     
月圆话中秋“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古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中唐诗人王建的这首《十五夜望月》活画出了一幅意境悠远、情景如绘的中秋赏月图。中秋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二字,按我国古历法解释是,农历七八九月为秋季,八月居中,...  相似文献   

11.
贵州 《陕西审计》1996,(5):48-48
“月到中秋分外明”。月亮,以其皎洁光辉,娟秀姿影,曾激起多少诗人的灵感,并发出万千诗情啊。  相似文献   

12.
休闲     
月饼起源四说□李振德一说始于唐朝:相传唐明皇八月中秋夜梦游月宫,见匾上写着:广寒清虚之府。醒来后即设坛祭月,供品为定型的圆月形食品,后来发展为今天的月饼。二说始于宋朝:在北宋时的京都东京(今河南开封),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便登高楼,爬高山,以先睹明月为快事,当明月升起时就开始进行祭月活动,供有圆形似月的甜饼(月饼)、瓜果、鸡冠花之类,但以月饼为主。三说始于元朝:当时农民起义军为了秘密传递通知,专制大饼互赠,把起义通知藏于大饼馅中,约定在八月十五日晚上月亮最圆时共同起义。人们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壮举便形成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相似文献   

13.
清代才子纪晓岚在中秋月夜吟得一句上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抓住了月至十五便团圆的特点。但他苦思冥想,始终难以想出与之相对仗的下联。直到是年除夕晚上,想到明天是新年,触运灵感,随口吟出下联:“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结构严谨,堪称千古绝对。四川巫峡瑶台上有一联:“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上联以叠词的方式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秀色为内容的下联相对,工整自然,珠联壁合。每年中秋前后,正是著名的钱塘江涨潮之时,杭州的浙江贡院…  相似文献   

14.
有道是“千里共婵娟”,在欢度中秋佳节时。我国民间普遍有赏月、拜月、吃月饼等习俗,还有不少鲜为人知的奇风异俗,说来饶有情趣。偷南瓜湖南邵东及福建三明莘口一带有中秋偷南瓜的习俗。当地民谚说;“吃了中秋骂食,必定满得八十。”中秋晚,人们成群结队到园中偷南瓜,但要在仙藤旁放上相当于瓜钱的红包,园主于次日见瓜被偷,拾起红包,还要骂几句,人们说:“不骂不灵。”据说  相似文献   

15.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赏月,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以合家团聚赏月为主要内容,寓圆满之意。这一习俗的来源,最早可追溯到魏、晋时期。据《晋书》记载:“谕尚书镇牛渚,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到了唐代,中秋赏月之俗已盛行。据《开元纪事》:“中秋夕,上与贵妃临太池液池望月。”欧阳詹《长安望月诗》序:“八月中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兔  相似文献   

16.
“月到中秋分外明”。月亮,以其皎洁光辉,娟秀姿影,曾激起多少诗人的灵感,并发出万千诗情啊。 咏月诗词在我国浩如烟海的诗文中,可说是俯拾即是。有托月言志的,也有赏月写景的;有望月思乡的,也有对月恋情的。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北宋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充满了深切的怀念情绪;北宋晏殊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则是  相似文献   

17.
中秋节溯源     
中秋节是我国各民族普遍重视的传统佳节,又称“八月节”、“团圆节”,于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举行。“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古人把四季中每一季月份在开头的称作“孟”,其次为“仲”、“季”。农历的八月居“秋”的当中,所以叫“仲秋”,八月十五又居“仲秋”之中,故称“中秋”。加之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流传到民间,人们每逢中秋佳节也有祭月、拜月、赏月的习俗。到唐代后,祭拜月神后,还要赏月、吃圆饼、饮桂花酒等,以示喜庆团圆,故又称“团圆节”。 关于中秋节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一段美丽的故事。相传,…  相似文献   

18.
一抹灵月     
我总是执意的认为月是有灵性的。那首童谣“月亮走,我也走”,跟随了我小时候那些年头。岁月流逝,教育的熏陶,虽然让关于月的科学解释冲击了我的理解,但是小时候的那些印象已经充斥了整个脑袋。  相似文献   

19.
飞向嫦娥     
科学松鼠会  猛犸 《经营者》2011,(18):118-119
后羿站在地上,就像前几天的我们一样.眼巴巴的看着嫦娥在又圆又大的月亮下.独自“起舞弄清影”。现在好了,有了这位大叔的发明——Jetpack个人飞行器.走.一起给嫦娥送块月饼去。  相似文献   

20.
《山东企业管理》2011,(8):12-13
9月12日。湖南省长沙市天心阁城楼上空明月高挂(两次曝光照片)。当日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据天文专家介绍,今年中秋节的月亮在12日17时27分达到最圆.而不像俗话说的“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