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巨大,但实践的泛化造成生态旅游发展陷入困境,生态旅游形象受损。如何利用国家公园建设契机塑造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品牌,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在梳理中外生态旅游实践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基于文化观念、生态资源与实践环境等差异,中国国家公园开展生态旅游需立足国情,建议重点从5个方面探索本土化路径:一是明确开展生态旅游的现实目标是生态资源的安全,价值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二是明晰生态旅游的内涵与外延,以此严格界定生态旅游实践内容与形式;三是重点从良性互动的社区参与和科学的自然解说系统两个方面,加强生态旅游科学实践,重塑生态旅游形象;四是利用研学旅行和自然教育等生态产品消费契机,提升公众生态文明素养;五是加强生态旅游制度建设,推动国家公园成为生态旅游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旅游业在各地的发展规划与实践中不断成为支柱产业,人们日益感受到盲目发展旅游业给生态环境和社会和谐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呼吁全人类认识和开展伦理旅游.本文对近 10 年旅游伦理的相关英语文献做了归类和分析,从理论研究(包括伦理主体、伦理原则、伦理规范)和实践研究两方面进行总结,并重点评述了旅游伦理在可持续旅游范畴中的研究,从而对旅游伦理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希望以此为国内旅游伦理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旅游伦理概念及理论架构引论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夏赞才 《旅游学刊》2003,18(2):30-34
旅游伦理是近年来旅游研究关注的一个焦点。由于旅游伦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旅游伦理概念尚未形成共识。本文在有关的旅游伦理研究文秩基础上,对旅游伦理的概念、旅游伦理的主体、基本问题和理论框架进行了初步讨论,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初步旅游伦理概念和理论框架。旅游伦理是伦理学的应用学科,是关于旅游者和旅游利益相关者的道德学说;旅游伦理主体是旅游者和旅游利益相关者;旅游伦理的基本问题是关于旅游利益和旅游道德的关系问题;旅游伦理基本理论框架应包括旅游伦理意识、旅游伦理关系和旅游伦理实践。  相似文献   

4.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其对旅游地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旅游者采取环境责任行为与否直接关系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因而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成为当前旅游学界研究热点和前沿.文章对境外有关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发现现有相关研究主要探讨了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概念、维度结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等.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境外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相应评析,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特别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引入具有典型中国文化元素的变量到旅游者环境行为研究中,以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理论体系,指导我国旅游业发展实践.  相似文献   

5.
游客环境责任行为驱动因素研究——以台湾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构建了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概念模型,以台湾游客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深入探讨了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实施的复杂环境认知、态度、情感、意志的心理活动机制.研究表明:环境知识、环境态度、亲近自然旅游动机、环境行为意向、景区环境质量和景区环境政策是影响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6个重要驱动因素,其中,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意向发挥着关键的中介作用;修正后模型可解释游客的环境态度26.9%方差,环境行为意向31.8%方差以及环境责任行为77.5%方差,整个模型的解释效力较好;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形成受到个人因素和情境因素的影响,可相应划分为个人因素作用过程和情境因素作用过程两个循序递进、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过程,个人因素作用过程存在复杂的内部交织关系,并不能截然区分开来,其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形成起到了主导作用,既存在直接影响,又存在间接影响,且影响程度较大,而情境因素作用过程相对简单,仅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起到直接作用,且作用力度较小.  相似文献   

6.
基于伦理维度的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社会科学存在科学叙事和人文叙事两种知识创造模式,旅游研究应该改变片面追求"科学化"、"客观性"的现状,而对人文关怀取向的旅游研究加以重视。由于旅游不仅具有经济价值与审美价值,还有伦理价值,旅游伦理研究理应是人文叙事知识创造模式的表现形式之一。文章从旅游伦理研究的时代背景、现实问题、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并认为这一新研究范式将改变以往只注重旅游的"事实"方面而忽视"价值"方面的片面性,为旅游研究注入了人性的因素,有助于旅游研究进一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7.
受汶川地震影响,都江堰虹口乡成为生态脆弱地区,用生态伦理观引导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意义重大。基于生态伦理学研究视角,通过对都江堰虹口乡地方政府、旅游企业、当地村民和旅游者的实地调查,探索其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未充分认识到自身生态环境保护的道德和义务,旅游开发利益分配协调不佳;旅游企业管理者生态伦理意识缺失、偏离,旅游从业人员生态伦理意识淡薄;村民环境保护意识欠缺,忽视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旅游者生态伦理意识不强,缺乏对地方文化应有的尊重。为此,建议虹口乡地方政府培育乡域生态伦理风尚,协调各方利益;旅游企业应善待自然,提高员工生态意识;村民要树立环境友好精神,传承乡土文化;旅游者应坚持绿色消费,尊重乡土文化。  相似文献   

8.
流域初始水权分配是水资源管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变革和机制转换的基础性工作,更是国家水权制度建设的开端。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和美国的初始水权分配现状,研究表明国外的水权制度分配以市场为导向,更具公平和效率,而我国由政府主导行政分水,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的政治体制形成的物权公有与私有之分。通过借鉴国外经验,为我国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的优化提出有利建议,为建设生态文明型社会铺垫基石。  相似文献   

9.
肖洪根 《旅游学刊》2014,29(11):7-8
正伦理是民主社会的产物,是社区范式(community paradigm)驱动下的新思维与新实践。在思想层面,从医学以及生命科学开始,以人体或动物为研究标(样)本从而引发的伦理思考,迅速延伸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于是出现了研究道德,用于规范与审查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伦理准则与道德行为。以抽样调查、问卷、访谈等数据收集方式,提取他人就某一问题(课题)所持有的思想或看法之社会/行为研究,被提到了伦理的议事日程。社会科学中的经验研究开始尊重被试对象表达思想过程中的匿名性、保密性与自愿性。与此同时,在社  相似文献   

10.
黎耀奇 《旅游学刊》2016,(7):106-116
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目前,关于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尚停留在如何承担的阶段,关于如何停止社会责任的议题尚处于空白,需要学者们的更多重视.为了弥补该研究空缺,文章对旅游企业停止慈善性生社会责任的公众响应进行了研究.该研究使用消费者实验的方法,针对慈善性社会责任,设计3个实验对4个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当旅游企业停止承担慈善性社会责任时,会显著降低公众对旅游企业的态度评价;2)相对于利他主义动机,利己主义动机感知会增强停止慈善性社会责任带来的公众态度下降程度;3)相对于被动停止,主动停止的慈善性生社会责任会增强公众对旅游企业态度评价的下降程度;4)相对于短时间,停止长时间的慈善性社会责任会增强公众对旅游企业态度的下降程度.最后,为旅游企业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对乡村生态伦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对乡村的影响广泛深刻,对乡村生态伦理的构建所起的作用尤其引人关注.本文在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视野下,着重探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对构建乡村生态伦理的影响这一特殊而重大的课题.本文通过实地调查、问卷分析和文献检索,以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月柿生态农业旅游区为例,研究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下乡村生态意识的变迁,经过一系列分析和细心的验证、研究得出,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能给乡村生态伦理建设带来积极、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潜藏着一些值得警惕而应未雨绸缪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生态文明的关注度也变得越来越高,同时生态文明也是人类社会在物质文明发展中的一种新型文明形式,甚至还能很大程度的调动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入也推进了政策的实施,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也逐渐成为研究领域的重点分析对象。本文主要以——河南省为例来展开研究,希望能够为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黎耀奇  傅慧 《旅游学刊》2014,(6):107-116
文章系统回顾了国内外旅游研究中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现状,发现相对于制造企业,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并没有得到学术界和实践界的重视,相关的学术研究和企业实践都较为匮乏。文章通过对比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对于制造企业和旅游企业的作用和地位,指出无论是学术研究和管理实践,企业社会责任对于旅游企业来说更为重要。在对已有研究述评的基础上,文章结合国内外旅游发展的趋势和现状,重点阐述了旅游学者应该努力的方向,期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旅游学者和实践者对CSR的重视,推动CSR在旅游企业中的学术研究研究与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国家公园已经成为全球自然保护和科学利用的规范语言和普适理念,除了承担保护自然资源责任以外,也为满足人类对自然美学、环境教育、户外休闲等多方面的诉求提供了可能.在新常态下,国家公园亦已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安排,通过围绕国家公园体制改革,推动我国一直以自然保护区为主的各类保护区体系向国家公园统一体系转型,为我国国家公园系统化、科学化、规模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5.
旅游生态补偿:内涵探讨与科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环境在旅游中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到.一方面,生态/环境成为旅游地重要的吸引要素,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生态资本;另一方面,旅游活动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和整体生态服务价值的增值.因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的旅游生态补偿受到了重视.文章在生态旅游研究起源分析基础上,对旅游生态补偿的4个核心科学问题进行系统分析:①旅游生态补偿的涵义(什么是旅游生态补偿);②旅游生态补偿的利益主体(补给谁,谁出钱);③旅游生态补偿的标准(补多少);④旅游生态补偿的渠道与机制(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建立怎样的资金分配方式和政策体系).最后,文章展望旅游生态补偿的研究进行,认为需要关注3个重点问题:①从实践需求和研究现状看,目前首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是判别旅游生态补偿的利益主体和建立旅游生态补偿标准的共识;②未来研究需要具体关注旅游生态补偿的区域和产权界定情景;③未来亦需关注国外生态补偿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对目的地形象及游客忠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鹏熠 《旅游学刊》2012,27(2):72-79
在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由旅游企业经营所引发的社会责任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但学界关于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文章将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6个方面,将目的地形象划分为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两个方面,并构建了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对目的地形象及游客忠诚的影响模型.实证研究表明,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在目的地形象及游客忠诚形成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经济责任、环境责任、游客责任、员工责任和法律责任对认知形象有正向影响,游客责任、员工责任和慈善责任对情感形象有正向影响;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不仅对游客忠诚产生直接影响,而且通过游客满意对游客忠诚产生间接作用.相比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对游客满意和忠诚的影响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7.
我们对待自然空间有两种模式:保护区模式和旅游地模式,这两种模式代表了我们对待自然空间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方式.国家公园既不是传统保护区模式的重复,也不是旅游地模式的扩张,它是一种全新的自然空间体系,国家公园试图协调人类游憩利用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平衡,以达到国家公园的自然空间正义和空间生态文明.生态伦理观作为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体系,是国家公园构建这种平衡的指导.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我国要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探索基于中国特色生态伦理观念的国家公园空间体系模式是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基于凝视理论视角,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游客间的“道德式”凝视及其对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的规训意义.研究发现,旅游道德凝视依据当代中国社会所倡导和认可的旅游道德伦理规范,将“不文明旅游”识别出来,借助由数码相机、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等构筑的公共话语平台,将“不文明旅游”暴露于网络社会及其他潜在旅游者的“凝视”之下,通过由“网络围观”所构筑的“监狱式网络空间”对之进行监控并规训其他潜在旅游者,其结果促进了新的规训技术和规训制度的社会生产.这种凝视是一种特殊的游客间凝视,具有符号性、不平等性以及自发性、民间性特点.研究是对凝视理论本土化的实证尝试,拓展了旅游凝视理论的维度和内涵,对规范和管理旅游不文明行为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一、旅游伦理究竟是什么?一般认为,哲学是由求"真"的逻辑学与求"善"的伦理学构成的。无论中外,有关伦理的探索可谓历史悠久,成果丰硕。然而,把旅游同伦理这个超级大词连缀使用,则是晚近的事情。检索文献发现,旅游伦理作为学术词汇的使用,中西方都只是进入21世纪后才逐渐多了起来。由于伦理一词高度抽象,旅游一词含义宽泛,人们对旅游伦理的理  相似文献   

20.
何建民 《旅游学刊》2014,29(11):8-9
正一、我国旅游伦理问题的突出表现道德(morality)是有关判断个人与组织行为正确与错误的原则。伦理(ethics)是指约束或影响个人与组织行为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主要涉及个人与组织(企业、机构等)具有社会影响部分的行为,并具有个人自律与社会自律的性质。在最基本的行为层面,伦理也可以称为文明礼仪(civilized etiquette)。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善恶评价方式、依靠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以及社会舆论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自律性行为规范。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