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李萍  王琼 《西部旅游》2022,(18):68-70
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教育承担着社会职业教育的重担,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为载体,培养新时代懂理论、多证书、竞赛强的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是当下高职院校专业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岗课证赛创”一体化课程体系正是基于这样的要求所形成的教育实践模式。文章在进行行业市场调研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对专业课程体系、相关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构,深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构建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岗课证赛创”一体化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开展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可以有效推进专业发展,中餐主题宴会设计作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重要技能大赛之一,其不仅可以检验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而且有助于充分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本文从了解职业技能大赛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影响入手,在此基础上分析中餐主题宴会设计大赛的重要性及其赛前准备工作,致力于充分提高中餐主题宴会设计大赛的开展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职业技能大赛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生产和经营工作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的、有组织的群众性竞赛活动。目前,技能大赛已成为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和助推器,不仅能推动专业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技能教学和实践、增强学生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还能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外在形象。文章基于中职旅游类教学现状,从以赛促改、以赛促教和以赛促学三个方面就技能大赛对中职旅游类教学的推动作用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酒店行业快速发展,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为了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以及专业能力,开始采用专业技能大赛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文章通过分析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探讨技能大赛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平台搭建、“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等方面起到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秦秀华 《西部旅游》2023,(1):100-102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对此,中职院校应通过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整合技能教学与课程思政、强化专业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三融四化五色”的校本思政育人新模式。实践证明,在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校本课程思政,在旅游管理专业理论教学中渗透现代思政教育理念,可以有效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提升中职学校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6.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酒店行业的服务更加精细,酒店管理专业已经成为热门专业,各个院高职院校需要加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培养。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需要加快应用型课程改革与建设,注重课程方法改革,以满足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文在分析项目教学法的教学依据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餐饮服务技能》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分析,提出项目教学法在本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与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7.
技能竞赛旨在与实际工作接轨、锻炼学生的实操性,并树立标准规范,正好可以弥补环艺专业教学的传统组织形式和内容。在教学改革中,以技能竞赛为参照标准来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达到"以教备赛、以赛促教"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8.
李远航 《西部旅游》2022,(18):100-102
当前,课程思政融入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思政课程教学效果,因此要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文章围绕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展开分析和论述,首先阐述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接着分析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核心应该是实践教学,应该围绕实践教学来进行当前职教课程改革,才能满足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本文拟通过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这一课题的调查研究,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苏丹 《西部旅游》2023,(1):103-105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这对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旅游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在此背景下,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课程思政是指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融入课程思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文章主要对课程思政融入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酒店管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酒店管理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概述,目前国内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出现的问题及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通过文献研究和我校情况调研,提出酒店管理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要借鉴学徒制模式合理配置人员,构建递进式课程实训体系,建立相对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多渠道融资,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因此,五年制高职学校以职业标准引领,开发符合职业岗位需求,促进学生就业,彰显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工作过程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以我校景区服务与管理专业校本课程开发为例,探究五年制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方法与程序,以期对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给予实践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现代学徒制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研究,首先阐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内容。然后分析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与意义。最后为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更好实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工作,给出采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体现院校特色、创建实训课程、加强与教学考核的有效衔接等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王冬雪 《西部旅游》2022,(12):106-108
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旅游市场规模的扩张,旅游专业人才缺口逐渐扩大。中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纷纷响应市场需求建设旅游专业,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院校旅游专业更加重视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教学,建设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能够满足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基于此,文章从旅游专业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入手,针对中职院校旅游专业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不足,探究新时期旅游专业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的建设策略,以期促进中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5.
<正>“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是目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然而目前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部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工作没有落实,尚未形成相互促进、互为补充、良性互动的格局,各行其是的现象较为突出。文章从实践层面出发,提出基于“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高职“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策略,以期为培养应用型旅游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赵学鹏 《西部旅游》2023,(20):66-68
<正>随着“1+X”证书制度的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的推进以及文旅融合发展,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以昌吉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通过访谈与观察等方式探讨“1+X”证书制度下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岗证课训赛融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即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不符合现实需求、岗位技能实践缺乏与实训针对性不强、岗证课训赛拟合度不佳、教师的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能力不匹配等,据此提出昌吉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岗证课训赛融通的改革建议,以期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国内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现阶段我国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传统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的教学需求,因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与优化。文中对于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进行了简要地论述,并针对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给出了有效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现代多变的市场的需求,只有适应市场的变化,才能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本文了解了当前高职物流教学现状,找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高职物流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经济正迈入高速发展时期,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协调速递产业与高职院校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建设,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既是速递产业的需求,也是高职院校速递管理专业需要应对的问题。通过分析"互联网+物流"新生态的特点,以互联网时代企业发展趋势及用人需求为出发点,结合信息化环境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指出高职速递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框架。  相似文献   

20.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西餐宴会服务"大赛已成为提高和评价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展示职业教育办学成果的重要形式。本文通过对西餐宴会服务技能大赛的筹备工作、实战环节进行具体分析,希望能够促进"双师型"教师拓宽视野,与时俱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改、以赛促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