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旅游正在逐步成为人们心目中旅游的一个重要方式。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打造要针对旅游者向往自然和乡土亲情的多元化、个性化、情感化、体验化需求,开发独具乡村特色的旅游产品。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资源来开发地区乡村旅游的资源,保护乡村旅游生态资源,走品牌化,差异化,多元化的发展道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互联网+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型。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全域旅游兴起的大背景下,关于全域旅游的研究也在进一步推进。结合"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政策,我们试将全域旅游的研究目光投向"偏僻"乡村的旅游扶贫上,对全域旅游语境下偏僻乡村旅游开发的战略及意义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休闲旅游观念正在从城市向乡村转变,而传统景点旅游模式也逐渐转化为全域旅游模式,这些都凸显了国家旅游产业发展走向的巨大变化。乡村作为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舞台载体,它的人文地域风格独特,为全域旅游主题化开拓了路径,同时它也满足了部分旅游消费者群体的有针对性旅游需求,为全域旅游实现了产业附加值的极大丰富。本文以湖南湘潭乡村旅游发展为例,探寻了该地方在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第三产业的社会地位逐步得到提升,全域旅游就是在此环境中提出的区域经济发展理念,意在通过发展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是全域旅游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乡村旅游的建立和提升帮助区域民生经济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闭环,不仅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助力,还为全域旅游的完整合提升提供了帮助。本文从全域旅游入手,以广西为例分析乡村旅游产业提升、发展的路径,希望能够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5.
2016年底,国家提出"全域旅游"的号召,实现旅游产业升级。我国的旅游市场中,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在旅游扶贫和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绩。但要实现全域旅游的发展目标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旅游配套实施的欠缺或不完善,直接导致乡村旅游者的体验受到影响,满意度不高。乡村旅游质量参差不齐,当地区域发展受到制约。本文从全域旅游发展角度,对目前乡村旅游设施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在现有条件下,完善乡村旅游设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出去旅游的频率增加了,引发了一股乡村旅游热。将我国未来的旅游推向了村休闲、养生度假康体疗养等各类乡村旅游上。这有好的一方面,也就会有差的一方面,由于乡村旅游发展较快速,农民参与度不高,导致乡村旅游整体布局散乱、经营模式单一化,严重影响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引入"全域旅游"思维概念,促进我国乡村旅游的产业转型,我们要进一步推动全域旅游思维在乡村旅游中的深入和应用。本篇文章是以海口乡村旅游发展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状况、发展前景以及现有的环境进行分析和讨论,对海口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创新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并兴起的,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乡村旅游体系已经初具规模。现实中很多人并不看好乡村旅游的发展,但从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意义上来讲,乡村旅游的兴起和发展在推进我国整体经济结构改革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乡村旅游一直是生态环保的代名词,在高楼林立的现代环境背景下,淳朴的民风、自然未经修饰的景观、原汁原味的特色产品,都是众多人追求和向往的理想生活。在全域旅游的视角下,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经济转型,转移和解决农村劳动力再就业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快速完成。总体来说,在全域旅游战略计划具体实施的背景中,其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和转型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契机,且从多个角度分析,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可行的。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的特点,对全域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与可行性进行分析,并研究现今影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最后提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深化,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走进乡村,体验清新的空气、独特的山水及淳朴的风土人情,全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出现"井喷式"增长。2016年2月,长阳县入选国家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2017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可预见,乡村旅游作为全域旅游的重头戏,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必将引领全域旅游实现质的飞越。  相似文献   

9.
正全域旅游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一种新的旅游发展观,一种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2017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全域旅游",全域旅游已成为十三五时期旅游业发展的主线。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旅游局也将2018年确定为"美丽中国—2018全域旅游年"。一、全域旅游的内涵全域旅游是指在旅游资源富集地区,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或主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以河北省平山县为例,就全域旅游视角下,如何融合发展乡村旅游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1.
<正>全域旅游不仅是现代旅游发展的新模式,更是新时期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指引。文章通过对江苏省无锡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产品层次不高、经营管理不善、基础设施不完善、市场半径不大等突出问题的分析,提出在全域旅游视角下,无锡发展乡村旅游应采取提炼并突显特色、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改善乡村旅游软硬件环境、创新乡村旅游业态等措施,以期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全域乡村旅游近年在山东各地发展的如火如荼,但还是遇到了很多瓶颈。本文作者以高职院校旅游管理教师的视角,来具体阐述山东省全域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以助推山东省乡村旅游的发展,也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域旅游战略的提出,旅游已经逐步成为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其中乡村旅游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手段之一,本项目通过实地调查、访谈调查等方法,对延边州的乡村旅游进行探究,以全域旅游的视角寻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全域旅游视角下,湖北宜昌乡村旅游不断发展,不仅为城市及周边地区的人们提供了“微度假”的好去处,还大幅提高了当地村民的收入。文章基于全域旅游视角,分析宜昌市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宜昌市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的策略,以期满足游客的多元化旅游需求,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不断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在全域旅游指导思想的引领下,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进入了全盛期。衡阳是湘南旅游胜地,特有的自然山水、人文遗迹和民俗风情为衡阳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以休闲体验为主的大众化多元消费时代,衡阳旅游业的发展一定要深入贯彻全域旅游理念,让更多的乡村生态美景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本文主要通过对衡阳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为衡阳乡村旅游业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1]。  相似文献   

16.
所谓全域旅游,即在区域性内打造一体化全方位旅游,主要把各旅游资源相互弥补,然后达到双赢。当前红色乡村旅游发展为旅游新品牌,需要通过全域旅游理念来实现和谐发展,所以,要想保证红色乡村旅游实现区域旅游效应,那么就得重点提升红色乡村旅游的魅力,创新多元化协同发展,同时把乡村旅游的共生空间拓宽,以此促进红色乡村旅游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7.
区别于传统"景点旅游",全域旅游是顺应时代发展提出的新的旅游模式,在此背景下旅游开发理念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本文对全域旅游概念创新进行分析,然后从资源评价、产业融合、规划技术、管理体制、开发模式五个方面探讨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开发理念的创新,并以全域旅游试点之一的甘孜州为例进行探讨和论证。  相似文献   

18.
<正>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文章以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区作为案例地,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分析了全域旅游背景下洪江区推进乡村振兴的成效及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以供参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全域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既可以加快城乡融合步伐,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培育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助推农民增收致富,又可以完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使乡村振兴与全域旅游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基于此,本文以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区为例,探讨全域旅游背景下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9.
全域旅游的发展是以旅游产业为核心,实现旅游资源与周边资源的有机融合,优化旅游产业结构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旅游经济收益,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本文将深入分析当前全域旅游视域下乡村旅游发展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通过生态化开发、优化游客体验、多元产品融合等手段,带动乡村旅游的有序转型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民对乡村旅游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势头迅猛。但制约和影响乡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日渐突显。对于起步较晚、基础较差、经营主体以农民为主的乡村旅游景区如何突破瓶颈,优质发展,是各个乡村旅游景区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因此本文基于企业文化管理的理念,针对乡村旅游景区普遍存在的破坏资源、一哄而上、同质发展、GDP导向等共性问题,构建了景区"文化树"管理理论模型,并从微观角度提出了模型构建落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