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年来,民宿产业竞相发展,导致竞争激烈,许多民宿转而以特色化的模式试图吸引旅客,或结合当地相关产业,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因此本研究想要探讨的是,在此过程中,民宿游客如何形塑其旅游体验以及旅游意象。本研究认为旅游体验及旅游意象呈现正相关,因此为了提升旅游意象,使游客能获得更完满的旅游经验,应优先改善旅游服务。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是生态和文化的完美结合,这也是乡村旅游近年来迅速兴起的原因之一。它不仅具有乡村人少地多所给予的生态性,而且乡村旅游景区往往基于某种特定的当地文化而生存,因此,还具有深厚的文化性,这种特性使得其为受众所喜爱。而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游客来到乡村,村中原有的住宿状况已经不能满足乡村旅游景区发展的需要,因此,对于民宿设计与管理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新时代下乡村旅游原有的民宿格局体系混乱,已不能满足游客的正常生活需求,对乡村旅游中的民宿进行设计改造意义重大。本文从注重乡村旅游视角下民宿设计与管理的意义入手,重点分析了民宿设计与管理中出现的几个问题,并给出了一些民宿的设计与管理措施,希望能对其之后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网红民宿”是近年来旅游住宿业在社会生活网络化趋势中诞生的新现象,“名宿”的网红气质有哪些构成要素,其如何影响游客的购买意愿是本文的研究内容。首先基于网络社区“小红书”上关键意见领袖有关网红民宿的笔记,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探索民宿构成网红气质的要素,其次是开展了问卷调查,以收集的556份问卷调查数据来验证这些要素对网络口碑和游客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1)民宿配置、风格设计、周边环境、直观印象、心理感受和出游形式是民宿构成网红气质的要素;(2)民宿网红气质要素积极影响游客对民宿的购买意愿;(3)“网络口碑”在民宿网红气质要素积极影响游客购买意愿中起完全中介或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丰富了民宿领域的网络口碑研究相关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民宿是乡村旅游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也飞速的发展起来,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人们的赞赏,现已成为我国乡村旅游业的一大特色。但是,由于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乡村旅游的民宿要求逐渐提高,为了在乡村旅游中,给游客带来优质的服务,应采取合适的措施,解决现阶段乡村旅游民宿所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对乡村旅游民宿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对完善乡村旅游民宿的发展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日益精彩起来,旅游已成为我们不可缺少的精神文化生活。由此,我国逐渐迎来了大众旅游时代。我国的旅游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游客对相关产业需求更加注重多元化、个性化。因此,也促进了我国民宿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实力雄厚的酒店也顺应市场发展变化,衍生出很多精品酒店、主题酒店和特色民宿等产品。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民宿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来分析民宿的未来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民宿发展越来越迅猛已然成为我国旅游经济中重要的增长极之一,但是随着快速的发展其弊端也日益显现,2017年8月份国家旅游局出台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从民宿的定义、评价原则、基本要求、管理规范及等级划分条件等多个方面对我国民宿行业的发展给出了指导性意见。标准化与规范化一直是围绕着旅游民宿的两个命题,随着国标的出台,标准规范化对现阶段民宿的影响以及未来怎样兼顾标准化与规范化是本文要极力探讨的。  相似文献   

7.
<正>全域旅游背景下,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渔民文化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文化是长岛旅游的灵魂,但经过走访调查,发现岛内民宿同质化现象严重、特色文化输出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经营缺乏规范,对此,文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解决策略,详细阐述海上民宿作为一种新型民宿应如何扎根当地并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8.
邹诗洁 《西部旅游》2023,(15):66-68
<正>乡村民宿是展现和传承乡村民俗文化的载体,因其独特的属性而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曾家山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具备发展乡村民宿的先天优势。文章通过对曾家山乡村民宿进行实地及网络调研,在了解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曾家山乡村民宿的发展优势和现存问题,并从全局意识、在地文化、软性服务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以促进乡村民宿可持续、品质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乡村民宿旅游在新时代备受欢迎,特别是在旅游行业转型背景下,乡村民宿旅游既是一种流行趋势,也是一种旅游理念。促进杭州乡村民宿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旨在稳定乡村旅游产业建设情况,整合好乡村民宿发展资源,改变以往散漫的产业发展形式,在优化组合下,实现乡村民宿旅游产业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本文针对杭州乡村民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探究应如何实现乡村民宿旅游产业的优化组合,优化产业发展模式,创新杭州乡村民宿产业的组织方式、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文章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分析民宿产品在互联网平台的海量售后评论数据,对表达推荐意愿的评论数据进行筛选,总结影响游客对民宿产品的推荐和再宿意愿的因素并形成指标集,结合影响因素所涉及的游客评论给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民宿行业管理者和经营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在出游时舍弃精美的酒店选择民宿,当下民宿成为了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民宿建造中。但是由于民宿主们急功近利和盲目模仿、借鉴,导致各地民宿大同小异,形成了千篇一律的景观模式,造成人们的审美疲劳。那么在面对这样的"民宿热潮",民宿主们应该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需求也在提升,不同行业取得不同进步。现阶段,信息技术已经被用于不同行业发展之中,共享经济也得到进一步发展。随着共享经济兴起,民宿行业发展面临比较大的困境与挑战。这就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运用不同区域的景观资源发展民宿经济。本文针对共享经济的民宿行业发展的过程、共享经济背景下的民宿发展的现状,以及共享经济背景下的民宿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民宿作为当今社会发展新兴的一种旅行住宿方式,对外出旅游的游客们无疑更多了一种选择。新疆,因地处中国西北部,亚欧大陆腹地,对中外游客有着无法比拟的吸引力,喀什,作为新疆南部的一颗璀璨明珠,因其拥有着最浓郁的维吾尔族特色与浓厚的历史人文色彩而闻名新疆,素有“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的美誉。喀什噶尔古城,作为喀什地区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景点更是成为来喀什旅游的必玩之地,作为喀什的旅游胜地,每年来此的游客络绎不绝,而结合喀什古城特色设计出的民宿,必定会成为来新疆喀什旅游最独特的旅行体验。  相似文献   

14.
构建滨海民宿集聚区选址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引导滨海旅游业转型发展和保护海岸生态环境的基础工作。从已有文献和专家访谈中提取55个滨海民宿集聚区选址评价候选指标,采用Q方法,构建了包括经济环境、旅游发展、平台条件、运营条件、地理环境以及支持设施等6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的民宿集聚区选址评价指标体系。与已有研究比较,滨海与内陆民宿集聚区选址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基本一致;由于滨海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用地矛盾更为突出,滨海地区“运营条件”“地理环境”等指标的权重明显高于内陆地区。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中“经济环境”权重最大、“支持设施”权重最小,二级指标中“合理的旅游及相关规划”最为重要、“专业人才吸引力”权重最小,反映了滨海旅游发展的相对滞后性。本研究可为滨海地区旅游业发展布局、民宿集聚区选址开发和民宿从业者投资建设等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俊  占胜蓝  郑诗琳  黄焕 《旅游学刊》2023,(10):151-159
文章以广东省网红乡村民宿H民宿为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析民宿旅游的乡村性生产与消费及互动过程,有以下4点发现。(1)H民宿的经营者以自身对乡村性的认知为基础,通过物质空间建构、文化空间营造和新媒体工具运用等在地生产实践进而表征和展演乡村性。(2)在乡村性消费中,H民宿游客的消费更多集中于农耕知识体验、自然景观环境、农家生活文化和想象“乡村”等不同层面。但由于游客对乡村了解、感受程度的差异,不同游客的乡村感知具有矛盾性与异质性,呈现为全球地方化下消费体验相异的特征。(3)游客通过再消费与传播、拒绝与批判等不同的消费行为将消费意见反馈至生产者,生产者则对应采取调整策略,并通过体验空间的重塑和知识空间的再造进行乡村性的再生产,从而形成了消费与生产的互动过程。(4)在民宿旅游情境下,乡村性在生产与消费互动过程中被建构成“舞台真实”,具有本真化和失真化的双重表征,呈现了真假混杂的特征,并随着不同主体的互动实践,呈现一种流动变化的状态,不断在本真化与失真化的连续谱上流动。  相似文献   

16.
当前,随着乐山市的不断发展,该地区已然成为了一个旅游胜地,越来越多游客前往乐山市开启旅游之行。但是,也正因为乐山市的盛名被广泛普及,该地区也对导游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乐山市的导游人才却非常短缺。针对这一情况,应加强促进乐山市的导游综合培养模式,通过采取专业化的培训以及有效措施等,加强乐山市导游综合培养模式的开展,以期为乐山市提供更多优秀的导游人才,进而有效促进乐山市的经济发展与旅游规模。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市场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想要在日益剧增的激烈竞争当中取得竞争的优势,就需要建立一套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管理体系,这能够极大地增加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还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本文对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收录的1190篇主题为“民宿”的文献进行分析,从研究热点、论文作者、研究机构、学科分布和基金资助等方面着手,探析业界对国内民宿业发展的研究旨趣。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民宿业发展的研究成果较少,还未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的格局;关注民宿业发展的学者较为分散,暂无形成研究领域内的代表性学者及理论;对民宿业发展研究保持较高关注的机构主要是高等院校,也有不少行业内的关注使得民宿业研究的机构更加多元化;涉足民宿业发展研究的学科较多,但主要还是集中在旅游与服务业板块;从研究文献的基金资助角度来看,对于民宿业研究的基金扶持不多,也说明了现阶段对民宿业发展研究的重视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19.
俞佳俐  凌理  李健 《旅游研究》2020,12(2):74-86
为分析民宿集聚现状,了解集聚区间相互竞合关系,并构建合理的乡村民宿发展图谱。文章以杭州市临安区现有民宿产业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集中指数及Arcgis地理空间技术分析临安民宿所存在的空间集聚现象。同时,基于生态学理论,以生态位角度分析民宿集聚区之间的竞合关系。研究发现:生态位最高的为天目山区块民宿集聚区。其中,天目山区块民宿集聚区在资源特色和服务特色方面具有最强的竞争力;河桥古镇区块民宿集聚区在餐饮特色及活动特色具有较高的竞争力,但在其他几个维度中,几个民宿集聚区的生态位相差并不明显,同质化严重,区域民宿发展无法得到质的提升。最后,从生态位竞合关系的角度,对临安及浙江类似地区民宿集聚区从区域整体发展及个体内部发展两个主体方面提出相关意见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旅游高速兴起的阶段中,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载体,决定着乡村旅游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本文基于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市场中的层次不齐的民宿进行研究,通过比较法、总结法以及历史发展经验得出目前的乡村民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关发展对策,总结民宿的环境营造与特色路径,推动我国乡村民宿的与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