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我国历史悠久,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文化遗产众多,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见证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民族精神、文化意识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鲜活的生命力。民族博物馆起着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作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其肩负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2.
民族文化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发展之后到了今天的情况,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世界经济正在朝着一体化的方向进行,各个民族的文化也在相互的影响,民族地区的文化保护和传承也正在面临着更多的问题。黔南州位于贵州省的南部,其中少数民族占据了一半以上,全州有36个少数民族,属于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近些年来,文化创意已经在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都有渗透,尤其是在旅游业方面已经呈现出相互融合的态势。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文化特点,其属于我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大家的保护。但是随着民族旅游的快速发展,给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带来很大的冲击,造成了不容忽视的直接影响,现在我国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使得我国很多领域为其担忧。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了解下有关"浅谈中国民族旅游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详细内容。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非遗的展示更多的是在民族类博物馆里呈现,如何让博物馆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让更多观众直观、直接的接触和了解,需要博物馆对非遗的展示进行思考。本文将通过广西民族博物馆为例,简析非遗展示的方法和特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并将其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要求,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成为一种文化支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态文化。对于生态文化来说,由于其具有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因此对于我国多个民族来说,发扬优秀民族生态文化十分重要,因此笔者探析通过发扬优秀民族生态文化来助推民族团结进步的创建工作的路径,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陈刚 《旅游学刊》2017,(2):11-12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大量游客前往,许多省市县政府已把发展旅游作为很多地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不二选择,通过各种方式招商引资,大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取得了不少成绩.发展旅游在保护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居民收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面临着自然衰退、空心化、文化断裂、价值观失落等棘手问题.此外,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如何使当地村民真正成为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主体,从而保证人人公平享有旅游发展带来的成果?这些已经成为旅游研究人员和从业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我将从发展人类学的视角来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越来越热衷,博物馆作为历史文明的传承,承载着宣传和教育的重要社会功能,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人们对博物馆的关注度逐渐增加,博物馆的讲解工作也被重视起来,博物馆讲解不仅能够让参观者充分了解历史,还能够为参观者营造别样的氛围,还会为参观者提供愉悦并具有启发的观赏体验。新形势下,本文通过研究博物馆讲解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当前博物馆讲解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解决对策,为提高博物馆讲解水平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   总被引:85,自引:2,他引:83  
马晓京 《旅游学刊》2000,15(5):50-54
随着西部旅游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民族旅游开发也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给当地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不可避免地给当地民族文化带来一系列的负面作用。本文分析了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消极影响,探讨了西部民族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是我国传承与发扬民族历史文化的纽带,同时也肩负着教育服务和欣赏休闲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我国博物馆数量众多,其中2018年博物馆参观人数超过11.26亿人次,因此合理发挥博物馆社会职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本文就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丰富性与实效性进行全面探讨和研究,希望推动我国博物馆社会服务水平的创新与提升。  相似文献   

10.
朱健菲  易魁 《当代旅游》2022,(11):97-99+104+113-114
随着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承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博物馆红色文化已成为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博物馆作为国家文化的中枢,是民族历史和文化记忆留存的重要载体。如何增强博物馆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文化传承效能,驱动游客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并传承文化记忆是当下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为例,运用民族志研究方法,并借助扎根理论进行数据编码,以此理清了博物馆共情元素、共情叙事和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博物馆红色文化驱动游客共情和文化记忆的路径模型。  相似文献   

11.
旅游者对黑衣壮民族文化的真实性感知差异与满意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高燕  凌常荣 《旅游学刊》2007,22(11):78-84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文化异化的现象日益凸显,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在旅游活动中,游客对民族文化真实性的感知存在着3种差异:游客感知同一种民族文化的真实性程度(真实度)的差异;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真实性的感知与期望之间的差异;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真实性的感知与实际情形的差异.这3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对游客满意度有着正面或负面影响.本文将以黑衣壮民族文化旅游为例,在分析这3种差异的基础上,试图揭示这3种差异与游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民族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具体体现在衣着、饮食、住房以及语言、文字和艺术方面。民族文化旅游是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的旅游形式,在旅游中体现民族文化,让游客了解民族特色是其目的。民族文化具有不可复制性的特点,在开发旅游文化的同时,还要保护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3.
周大鸣 《旅游学刊》2014,(2):103-109
人类学因其理论与方法的独特性,逐渐被民族旅游研究所借鉴和吸纳,但在中国民族旅游的开发实践中却往往处于"非主流"的境地。人类学要想在中国民族旅游实践中享有更多的话语权,首要的任务就是用本学科的视角透视民族旅游,反思其进行中国实践时所面临的一些特定的问题,并积极推动和参与民族旅游开发的社会评估工作。其关键点在于:一是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协调机制;二是客观审视民族旅游对族群文化和族群关系的影响;三是科学考量旅游开发与当地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不仅可以带给当地居民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有效带动当地的其它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在众多游客旅游的过程中,可以深刻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对其继承并复兴,增强民族认同感,促进民族自信的形成。在全域旅游视角下,国家十分重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基于此应该加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但不能盲目进行,要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并且突出旅游特色,全面发展。现今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正处于白热化阶段,本文对其的开发和保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长期以来通过生活实践为我们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将民族体育融入到现代化的体育教学当中,是对民族体育的继承也是对民族文化的发扬,这对于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本位主要以传统武术为例,阐述了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对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在源远流长的文明发展史中,创造、积淀和传承着特色鲜明、丰富多彩、文明进步、滋养后人的优良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瑰宝,理当代代引以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正处于墩品储能的高校大学生肩负着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将实现中华名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远大抱负承接在身并传承后人的历史重任,必须加强对他们民族传统文化自信自觉观念的培养,使之对民族传统文化能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自豪自傲、自律自守。  相似文献   

17.
四川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较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在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特色化标识不够突出,很多民族文化旅游模式大同小异,没有明显的特色;管理缺失文化性,与其他旅游如出一辙,没有突出民族文化的特征;旅游产品单一,开发产品没有新意,缺少个性化的旅游产品;质量令人堪忧,还有个别的宰客现象出现,有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旅游管理专业性不强,缺乏旅游管理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8.
我国政府饱含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提出让博物馆文物活起来语典,始终被其关注和思考。这对一个城市来说可以使市民找回记忆,提升城市品位,展现城市魅力。博物馆作为传播社会公共文化的重要机构,其社会教育功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充斥着人们的视线,如今走进博物馆的观众已不满足于隔着玻璃看文物,是想近距离的去触摸和体验博物馆的老物件,那么如何发挥其教育功能呢?本文以吉林市满族博物馆开展多样展览模式让文物活起来,弘扬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为例,以翔实的数据,阐述了"行走的博物馆"下的互动体验式教育文化活动,对推动地域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非遗的价值意义和博物馆的职能入手,以蜀绣为例,分析了非遗和博物馆的发展现状以及二者相互促进的关系,认为非遗对博物馆来说有着提高展陈价值、促进自我革新和丰富文创产品的作用,博物馆也发挥了提高非遗经济收入、扩大其受众面和充当其教育宣传窗口的作用。同时,文章从完善场馆设施、培养驻馆非遗传承人、打造研学旅游教育基地、打造城市旅游符号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并深入分析非遗和博物馆的相互作用,研究“非遗+博物馆”模式在扩大博物馆服务对象范围、促进非遗的营销和发展、提高民族文化自信以及展示地域乃至中国多元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和价值,为文旅融合下日益兴盛的“非遗+博物馆”共享发展模式的创新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黔南州民族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的一种新业态。黔南州是少数民族先民居住的区域、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本文通过分析黔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基本条件、发展的具体方式、发展的驱动机制,提出发展的提升路径。需要加大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构建特色民族文化旅游线路,推进民族文化旅游资本生态正常化,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全力促进黔南州民族文化旅游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