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国式旅游现代化是新时代旅游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方向。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要精神,本文重点探讨了中国式旅游现代化的理论内涵、本质要求、价值逻辑、机遇挑战、实践矛盾和实现路径,核心观点如下:(1)中国旅游业发展格局面临根本性转变,中国式旅游现代化是旅游业新一轮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和重要契机;(2)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旅游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其中企业的健康活力和集聚发展是根本基础;(3)中国式旅游现代化应回应和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走和平发展道路等5方面内涵特征,审视其与旅游现代化的紧密关联;(4)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产业事业性相协同、旅游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坚持守正创新等是中国式旅游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式旅游现代化实现的关键路径;(5)中国式旅游现代化应积极融入乡村振兴、区域协调、新型城镇化等重点任务中,充分发挥旅游业发展对推动国家战略实施的作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面向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湖南旅游发展战略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袁新华 《旅游学刊》2005,20(1):48-52
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是一项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内旅游业地缘关系紧密,旅游资源富集程度不均,旅游市场对粤港澳的依赖性大,旅游企业发展水平不一,各自的资源与市场优势尚未匹配协调发展。湖南省应采取突出重点、纵横兼顾、市场运作、研究先行的旅游发展战略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  相似文献   

3.
云南旅游地域系统地位研究——兼论我国西部旅游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业已构成了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部门,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柱。旅游业发展进程和形式上的差异来源于旅游地域系统的区域差异。分析旅游区的特点,研究旅游地域系统的地位,是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研究的出发点。 旅游地域系统地位的研究,应贯彻整体分析与区域对比相结合的原则。所谓整体分析是指从全球的角度宏观分析不同大区旅游业的发展态势;区域对比是指在某个特定的大区内,对比分析同一级别的旅游地域系统,以确定其地位状况。笔者以为旅游地域系统地位上的差  相似文献   

4.
张凌云 《旅游学刊》2007,22(3):9-10
我国旅游业先后经历了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3个发展阶段.发挥了政治接待、民间外交、旅游创汇、回笼货币、扩大内需、安置就业、开发西部和新农村建设等经济社会功能.在当今的全球化浪潮下,在外汇储备高居世界第一,贸易顺差日益扩大的新形势下,中国旅游业研究应开拓视野,将旅游业上升到国家现代化战略的层面和国家整体利益的高度来认识出境旅游.  相似文献   

5.
旅游业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推进了粤港澳旅游资源的开发,构建大湾区旅游品牌,推动旅游休闲转型升级,引领大湾区旅游迈向国际化。随着大湾区协同合作的开展,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与现阶段旅游人才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将通过对旅游人才需求现状分析,提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我国旅游产业化的条件与素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达国家旅游业已经完成了由初级向高级的产业升级,实现了旅游产业化。中国的旅游产业化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相应的,我国对旅游产业化的理论研究也有许多空白。本文拟就此作一理论探索。一、旅游产业化的涵义旅游产业化的涵义,一是描述现代旅游业的业态;二是描述中国旅游业和加速向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业势。由此,可以为旅游产业化下个定义:旅游产业化是一个复合性的概念,一是指现代化、国际化、规模化和市场化的现代旅游业的业态;二是指相对落后的旅游业向现代旅游业发展并最终步入其中的业势。二、旅游产业化的基本条件实现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7.
全域旅游发展总体战略的实质是一种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模式.李金早局长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全域旅游的价值和途径》一文,对“全域旅游发展总体战略”实质的说明是:“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相似文献   

8.
2009年7月25日,由旅游时代杂志社与山西省旅游局、山西财经大学在山西太原联合举办的"2009年中国(太原)旅游战略合作高峰论坛"在山西太原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全球化背景下的旅游战略合作",旨在搭建政、企、学三方沟通的交流平台。会议上,来自政府机构、旅游院校及旅游企业的近20位嘉宾分三场分别就"金融危机下,旅游业怎样实现区域联合"、"金融危机下,旅游业如何拉动内需进行资本运作"、"金融危机下,旅游业如何做好营销"等论题展开讨论。全球化背景下,旅游业发展离不开"联动、合作、共赢"的理念,这也是本届论坛中与会者所关注的重点。现将论坛上的精彩发言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202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全国文化与旅游行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为着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旅游业进一步融入国家战略体系,2023《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以“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讨论如何推动中国旅游研究,建构旅游学自主知识体系,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不再仅局限于娱乐活动,然而在旅游业中,旅游形象设计是区域旅游策划中重要构成部分,许多旅游开发者在旅游形象设计上非常讲究与注重细节,因为这关乎着地区旅游的发展。本文主要以区域旅游形象设计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欠发达地区旅游中心地发展与演变——以南宁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欠发达地区旅游中心地随着区域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大多经历了旅游依托地向旅游集散地的发展历程.这种演变使旅游中心地所在的旅游区域随之形成旅游中心地体系,且其在此旅游中心地体系的等级也随着这一发展历程向更高等级演化.把握好旅游中心地这一演变发展规律并制定相应的旅游发展战略,是区域旅游规模不断扩展且持续良性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全域旅游作为一种以旅游业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全新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模式应运而生。发展全域旅游,既是吉林省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重要抓手,也将对经济新常态下吉林旅游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突出的促进作用。2016年吉林省举办的"全域旅游高峰论坛"以来,全域旅游发展态势强劲,省内"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由15个增加到19个,成立了吉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联盟,集安、敦化的全域旅游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朝阳产业。随着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战略发展,国际旅游岛的支柱产业必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和发展。旅游业从传统的观光休闲向康养度假转变,许多人开始关注"养生"。因此海南旅游产业可以将"养生"与旅游结合起来。本文以海南大洲岛为例,将当地特产"燕窝"与大洲岛旅游项目结合起来,借助"旅游+"的新模式,因地制宜,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探索海南旅游业态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产业一直走在技术应用的最前沿,信息技术的进步与互联网的发展重塑了旅游业运行模式,让旅游变得更加智慧.智慧旅游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等,优化旅游活动、提升游客体验,同时帮助旅游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实现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智慧化.国家旅游局制定了争取用10年时间,基本把旅游业发展成为高信息含量、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的目标.智慧旅游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加速这一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将积极改变旅游业发展战略,塑造新的旅游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5.
赵莹 《西部旅游》2022,(9):100-102
红色资源发掘与红色文化旅游业的融合是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实现红色资源与文化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能开发现代化红色文化旅游业。邢台市作为河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从相关历史事件认知邢台红色文化,了解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推广价值,探究红色资源发掘路径,助力邢台红色文化资源与文化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实现多元化推广,既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也能为红色文化旅游增添新的活力,并为文化旅游业附加更大价值,使其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旅游短缺型国家到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旅游业以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战略性支柱产业。但是,旅游业发展中仍面临着发展相对粗放、区域发展不平衡、创新乏力等方面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共享发展和共享经济的基本内涵和作用于旅游业发展的现实基础,指出其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并提出基于共享理念的旅游业发展创新的路径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产业经济学理论主要注重经济因素而较少注重社会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本文构建了基于信用资本、人力资本的产业经济增长模型,研究旅游信用资本、人力资本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影响机制,并以中国29个省市,东、中、西部不同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旅游业人力资本、信用资本积累与旅游业发展之间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私人生产性的教育消费支出和公共教育支出总体上促进了旅游业人力资本积累;旅游业人力资本积累相对于政府培育信用资本的公共支出更加有利于促进旅游业信用资本积累;信用资本对中国旅游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但这些影响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性.该研究为促进中国旅游业信用资本、人力资本积累与区域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上海旅游交通的症结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交通是产生旅游需求的“三要素”之一,搞好旅游交通是发展旅游业的必要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上海市的旅游业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但是近年来,上海旅游基础服务设施不足,特别是旅游交通设施不足与旅游业迅猛发展之间的矛盾也变得越来越尖锐,旅游交通问题已成为发展上海旅游业的“瓶颈”。为此,本文力求从上海旅游业的历史和现状找出上海旅游交通的症结所在,提出改善上海旅游交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旅游业以其前所未有的。朝阳”产业的优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成长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山西作为一个资源丰富、人杰地灵的经济欠发达省份,旅游业也日益显现出独有的魅力,尤其是假日旅游的兴起和旅游黄金周的火爆,深刻地启示我们,面向新世纪旅游业的发展,既面临崭新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和战略思索中,我认为,只有不断提高认识,实施六大战略,培育支柱产业,才能促进旅游业沿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前进。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变迁和发展中,旅游业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体育旅游形式——低碳体育观光。低碳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可能有效地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进步。本文系统分析了影响低碳体育旅游的因素,提出了促进低碳体育旅游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